張文宏 | 維持社會秩序與活力的動態平衡
李友梅教授等著《解碼社會建設的思想邏輯》,全面總結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以來的社會建設歷程,運用翔實的史料從社會學視角梳理了中國共產黨社會建設思想的發展脈絡。
從這部專著中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百年社會建設的歷程,一直聚焦於秩序與活力的動態平衡這一重要主線並與時俱進。社會的秩序與活力是一對矛盾,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社會秩序的基本穩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凝聚民心,維持社會團結,調動各方積極性,鑄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合力。而激發社會活力,可以調動不同階層、不同羣體的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使各個階層羣體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維持社會秩序與活力的動態平衡,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理念。
1921—1949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過程中,初步探索出動員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推翻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的社會革命和社會建設的經驗。這個時期各個階層和羣體特別是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因為對中國共產黨反帝反封建、建立新中國的奮鬥目標形成了高度認同,在工人運動、農民運動中迸發出空前的熱情,推動了新制度的誕生。這個階段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秩序解體、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成形、社會活力持續高漲的時期。
1949—1977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通過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等運動,在社會建設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制度重建,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以及與其相適應的一套社會管理制度,包括單位制、人民公社制、户籍制、街居制等。這套制度遵循着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以集體主義工作倫理和平均主義分配原則為核心。社會生產與生活有序地組織起來,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觀開始形成。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社會秩序保持高度的穩定,但是社會成員的流動性、積極性和活力不足,社會的自主性和權益意識也被遮蔽,自我調節的機能比較弱。
從這部專著中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百年社會建設的歷程,一直聚焦於秩序與活力的動態平衡這一重要主線並與時俱進。社會的秩序與活力是一對矛盾,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社會秩序的基本穩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凝聚民心,維持社會團結,調動各方積極性,鑄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合力。而激發社會活力,可以調動不同階層、不同羣體的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使各個階層羣體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維持社會秩序與活力的動態平衡,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理念。
1921—1949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過程中,初步探索出動員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推翻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的社會革命和社會建設的經驗。這個時期各個階層和羣體特別是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因為對中國共產黨反帝反封建、建立新中國的奮鬥目標形成了高度認同,在工人運動、農民運動中迸發出空前的熱情,推動了新制度的誕生。這個階段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秩序解體、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成形、社會活力持續高漲的時期。
1949—1977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通過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等運動,在社會建設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制度重建,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以及與其相適應的一套社會管理制度,包括單位制、人民公社制、户籍制、街居制等。這套制度遵循着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以集體主義工作倫理和平均主義分配原則為核心。社會生產與生活有序地組織起來,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觀開始形成。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社會秩序保持高度的穩定,但是社會成員的流動性、積極性和活力不足,社會的自主性和權益意識也被遮蔽,自我調節的機能比較弱。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城市國有企業體制改革以及對外開放制度、高等學校招生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創新政策的推動下,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斷增強,社會多樣性和個體化不斷增加,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市場機制在調節“秩序與活力”的關係平衡時,雖然使社會活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但由於市場邏輯滲透到社會生活領域,帶來了民眾生活預期不確定、民眾幸福感獲得感與經濟發展不同步等新問題,對“秩序與活力”的平衡帶來了新的挑戰。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令,社會建設的重點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在社會建設領域,積極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優化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發展社會組織、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各類社會建設的制度創新在更高層面和更大程度上實現了“秩序與活力”的動態平衡,是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在新時代的集中反映。可以預見,隨着“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穩步推進,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社會秩序將變得更加和諧穩定,社會活力也將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
作者:張文宏(上海大學社會學院院長)
編輯:於穎
責任編輯:任思藴
來源:文匯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