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年輕人越來越熱愛國潮文化,衣食住行都有國潮元素的影子。在年輕人聚集的平台,民樂、中國舞、傳統戲曲等傳統文化十分流行。你喜歡國潮風格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2012名受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8.6%的受訪青年喜歡國潮風格。92.4%的受訪青年期待越來越多的國潮元素出現。對於國潮文化,60.3%的受訪青年認為守正與創新同等重要。
受訪青年中,80後佔17.3%,85後佔16.5%,90後佔32.4%,95後佔11.7%,00後佔22.1%。
88.6%受訪青年喜歡國潮風格
動畫設計專業的大一新生葛凱奇,在生活中很喜歡國潮風格,“因為國潮風格在充分彰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前提下,順應了時代審美的潮流,比如,將極具古代特色的標誌性建築與當下流行的服飾、食品和日用品結合在一起,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生活中,88.6%的受訪青年喜歡國潮風格,其中33.8%的受訪青年非常喜歡。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黃合水説,國潮是將大家能夠識別出來的中國元素融入商品或服務之中,以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同。這裏,沒有“中國元素”不為“國”,沒有一定規模消費者的認同和消費,不成“潮”。
黃合水説,國潮文化產生的原因有多個方面。首先是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我國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國民的民族自信心空前提高,對國產商品和服務的信任程度也有大幅提高。第二,我國企業經過幾十年摸爬滾打,邁過了產品或服務參差不齊、優劣難分的階段,達到了基本可以讓消費者信任的水平。第三,國潮是在新一代消費者中流行的。而新一代消費者成長在中國經濟迅速成長、產品質量快速提升的年代,他們對市場上產品的信任度較高。第四,近些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以及中國企業的無情打壓,一方面迫使中國企業加強內部銷售,另一方面激發了國民的愛國熱情,兩個方面力量的交織,催生出“國潮”。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蘇俊斌認為,國潮是中國人自己的時尚潮流,國潮的誕生是建立在與其他文明比較之後的自覺自信之上。
調查中,92.4%的受訪青年期待越來越多的國潮元素出現。65.4%的受訪青年覺得國潮元素應該體現在大眾藝術文化作品中,56.1%的受訪青年認為老字號國貨品牌的創意再生需要國潮元素,50.2%的受訪青年認為應該體現在傳統IP的文創周邊產品中,47.8%的受訪青年期待主旋律影視作品中的國潮元素。
天津某高校大三學生陳佳怡説,大IP、文創、影視劇作品等都是很好的傳播方式,讓我們的文化不被遺忘,精神得以傳承。“我周圍的漢服愛好者,會查閲各種資料學習,都希望比別人多知道一點。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為傳統文化的傳播努力”。
“我希望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更多國潮元素,通過對服飾、場景的感受讓更多人看到和了解國潮。”四川的何雨家説,國潮風是現在年輕人的新寵,大家在追隨和探索的過程中,對國潮有了越來越多的興趣和期待。“老字號和‘新國貨’也在積極進行消費升級,它們順應消費者的喜好和期待,不斷提升創新能力,通過國潮產品進一步增強品牌價值”。
葛凱奇覺得國潮元素應該在文創等產品中應用,比如手寫筆記本、書包、學生水杯、中性筆等,因為大部分使用這些物品的都是學生,這些國潮產品可以提高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74.5%受訪青年覺得國潮文化的流行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心
黃合水説,國潮文化的流行,主要是帶動青年更多地瞭解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讓青年對祖先的聰明才智感到驕傲和自豪,激發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創造慾望,提高國人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當然,也要注意不要把一些糟粕當成優秀文化加以弘揚。
調查中,74.5%的受訪青年覺得國潮文化的流行增強了大家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72.2%的受訪青年認為能感受到傳統文化藝術的薰陶,69.8%的受訪青年認為可以增強對歷史的認同感,60.4%的受訪青年認為會助力傳統文化的傳播,43.7%的受訪青年認為會帶來獨具一格的潮流風尚。
“以前我們都在追趕外面的世界,如今,我們把目光放回到自身,會驚訝地發現,我們擁有如此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創造能力。”蘇俊斌説,我們自己的文化能夠讓國人充滿信心地去肯定,這是非常積極的現象,對年輕一代的影響也是非常正面的。
“很多東西説得再多,不如親身體驗一下感受強烈。國潮文化的興起讓我更加自豪了,也讓我更加樂意去慢慢了解一些事物。”陳佳怡説。
“越來越多的人受到國潮的影響開始創作、思考,迸發出新的思維火花。”葛凱奇説,國潮文化吸引了全世界更多的人瞭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而更好地瞭解今日之中國。
葛凱奇説,國潮本身就是創新的產物,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動力,創新的傳統文化,才能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步。
對於國潮文化,21.3%的受訪青年覺得守正重要,18.4%的受訪青年認為創新重要,60.3%的受訪青年覺得同等重要。
“國潮進入大眾視野,面臨的爭議很多,所以守正很重要。守正可以讓我們瞭解國潮最本質的內涵,等真正理解了再創新。”陳佳怡希望,國潮文化的發展能夠慢下來、穩下來。
“我們所繼承的物質和精神文化傳統,進入當代國人的生活場景,大多都經過了適應當代生活場景的創新。”蘇俊斌認為,守正與創新是依存關係,沒有針對當代場景的創新,傳統就會喪失生命力,守正也就無從談起。反過來,脱離對文化傳統的守正基礎,創新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片面追求新奇異是無法被老百姓所接受的。
黃合水説,優秀文化是千百年來先輩智慧的結晶,必須傳承併發揚光大。這裏所説的優秀文化,不僅僅是一些符號、器物、技巧,更包括各種價值理念,比如精益求精、勤勞、博學、節約、自律、誠信、兼聽則明、廉潔奉公、友善、尊老愛幼、推陳出新等。
“優秀文化精髓通常指的是深層的價值理念。但這些抽象的價值理念需要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的器物或藝術作品來承載或演繹。”黃合水説,當代青年要傳承好優秀傳統文化,一方面可以利用閒暇時間,多接觸、學習,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要志存高遠,好好學習領會國家和社會倡導的各種價值觀念,並努力踐行。因為這些價值理念本身就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