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6月16日,保加利亞向塞爾維亞、希臘發起突襲,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大陸東南角,是歐洲接壤亞洲、基督教文明毗鄰伊斯蘭文明的重要陣地。巴爾幹地區民族、領土糾紛複雜深遠,素有歐洲火藥桶之稱。
20世紀初,曾控制該地區五個世紀之久的土耳其政權奧斯曼帝國勢力衰落,爆發了兩次巴爾幹戰爭,埋下奧斯曼帝國滅亡的種子。
素有歐洲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
尤其是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它不僅徹底打碎巴爾幹地區的權力平衡、大大加速了一戰的爆發,還上演了一場保加利亞以一國之力對抗塞爾維亞、希臘、黑山、羅馬尼亞、奧斯曼土耳其五國的“精彩羣架”。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場開始很突然、轉折很精彩、結局很無奈的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6月16日晚,保加利亞陸軍參謀長薩伏夫命令第4軍和第2軍分別突襲駐守在馬其頓的塞、希駐軍,戰爭打響。
東北地區的塞軍猝不及防,保加利亞成功將戰線向前推進40餘公里,塞爾維亞陣腳大亂,以為大勢將去。
就在此時,第一個精彩的轉折來了:第4軍接到薩伏夫命令,突然停止進攻。塞爾維亞抓住時機,迅速調遣本土部隊,來了個絕地反擊。至7月初,第4軍寡不敵眾,慌忙撤退。
另一方面,保軍第2軍36000餘人在馬其頓東南遭遇人數多出己方近萬人的希臘軍隊,在國王君士坦丁的指揮下,希軍避開保加利亞主力部隊,從保軍兩翼發起猛烈攻勢,第2軍只好向北撤退,尋求第4軍援助。
最終,保加利亞兩股精鋭部隊在撤退的路上不期而遇,相對愕然。
薩伏夫為何突然下令停止進攻呢?
原因讓人哭笑不得:保軍在前線戰鬥正酣之時,國王費迪南和總理達納夫吵了起來。費迪南繞過達納夫,直接授權出兵,達納夫狂怒之下不顧戰局緊張,命令薩伏夫停止進攻,夾在中間的薩伏夫就這樣把國王和總理都惹怒了,還貽誤了戰機,成了國家的罪人。
就在此時,又一個精彩的轉折來了:黑山和羅馬尼亞分別以2萬、50萬軍力加入反保同盟,奧斯曼土耳其趁火打劫,悍然出動全部兵力25萬人進攻由保加利亞控制的兩國交界處色雷斯地區。
結局可想而知。
8月10日,保加利亞簽署了割地賠款的《布加勒斯特和約》,戰事平息。
短短一個多月,保加利亞從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的最大贏家淪落成最大輸家,損失了此前從奧斯曼手中奪來的大部分領土,還不得不割讓土壤肥沃、資源豐厚的黑海良港南多布羅加給趁虛而入的羅馬尼亞,可以説是雞飛蛋打。
戰勝國之中,塞爾維亞和希臘獲利最多:前者增加3.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領土幾乎擴大了一倍,人口從290萬激增到450萬;希臘也增加了67?領土範圍和61?人口。
保加利亞用事實證明:以一敵五未必會輸,但戰略和戰術上出現失誤則必輸無疑。
但問題是,保加利亞到底做錯了什麼,要遭到圍毆呢?
首先,是因為保加利亞想獨吞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也就是反土戰爭)的勝利果實馬其頓地區。
1913年3月,奧斯曼土耳其戰敗,與反土同盟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黑山簽訂《倫敦和約》,和約規定,將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土全部歸還,地中海島嶼克里特島交還希臘。
勝利果實到手了,但怎麼分呢?
圖中黃色區域為保加利亞、希臘、奧斯曼土耳其交界的色雷斯—東馬其頓地區
根據和約規定,保加利亞可佔有色雷斯地區和大部分的馬其頓,馬其頓居民以保加利亞人為主,且保加利亞在反土戰爭中流血犧牲最多,也自認為理應獨霸馬其頓。
塞爾維亞所佔領土大多在阿爾巴尼亞境內,但德、奧匈兩國不願塞爾維亞獨佔阿爾巴尼亞、獲得亞得里亞海出海口,遂支持阿爾巴尼亞獨立,塞爾維亞只好轉向馬其頓,希望能和保加利亞共享。
希臘也不滿足於佔有克里特島,希望能在馬其頓南部和色雷斯地區佔有更多土地。
黑山一直與塞爾維亞關係密切,遂想取得馬其頓東北部的新帕扎爾州,與塞爾維亞接壤,因此也站到了保加利亞的對立面。
羅馬尼亞和奧斯曼則完全是意料之外的趁火打劫。
其次,奧匈帝國戰敗,巴爾幹半島出現權力真空,其他列強想趁機扶植自己的勢力。
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地圖
早在1879年,德國同奧匈帝國就簽訂了《德奧同盟條約》,協議共同制衡俄國在巴爾幹的擴張。奧匈帝國尤其忌憚親俄的斯拉夫國家塞爾維亞,不願其勢力擴張(一旦俄國向其開戰,帝國極有可能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於是暗中挑唆保加利亞對塞爾維亞作戰,以圖削弱塞國。
1907年,英法俄三國協約簽訂,俄國信心大增,對黑海周圍領土躍躍欲試,一方面暗中幫助塞爾維亞,另一方面,為了拉攏羅馬尼亞,對其出兵保加利亞只好坐視不理。
反土同盟的脆弱“友誼”經不起利益考驗,列強之間又明爭暗鬥、包藏禍心,於是也就有了保加利亞被圍毆的場面。
那麼,這場羣架的餘波又如何攪動了整個歐洲呢?
第一、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勝利導致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企圖建立大塞爾維亞國家,其計劃包括解放被奧匈佔領的波黑地區的塞爾維亞人,加之新仇舊恨,次年,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刺殺奧匈帝國繼承人,史稱“薩拉熱窩事件”,引爆了一戰。
第二、塞爾維亞和希臘倒向協約國;協約國無法説服塞、希把已經吞入腹中的馬其頓還給保加利亞,而德、奧匈給保國開出空頭支票:勝利果實隨便拿,保加利亞遂加入同盟國陣營。
第三、在巴爾幹戰爭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機槍數量增加,飛機除進行空中偵察外,還用以實施轟炸,裝甲車和無線電等軍事技術裝備大量使用,這一切促使陸軍改用疏開戰鬥隊形,為了隱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溝,是一戰中塹壕戰和陣地戰的雛形。
從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來看,巴爾幹火藥桶的確“易燃易爆”。但其利益之爭的背後,揭示了一個歷史規律:以暴力手段打破區域均衡,必然招致更多的流血犧牲。
歷代評價
巴爾幹戰爭是標誌着亞洲和東歐中世紀社會崩潰的一系列世界事件中的一環。
——列寧
(素材源於:https://www.allhistory.com/article/5ed46527fcd3560001a2a3cf;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