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老年代步車”成不少市民出行代步“新寵”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綜合

交管部門提醒:便捷背後隱患多,為了自己和家人更應遵守交規、有證駕駛

街頭隨處可見老年代步車的“身影”

因操作簡單、小巧便利、充電即用,“老年代步車”(三輪、四輪電動車)逐漸成為部分市民出行的代步工具。對於該類車輛上路行駛存在的安全隱患,部分使用者表示“不得而知”,而更多的使用者則選擇“視而不見”。近日,記者就三輪、四輪電動車上路行駛存的影響與安全問題進行了走訪調查,市民對其優劣評價勢褒貶不一。

多數市民認為老年代步車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希望駕駛人員遵守交規、安全行駛

早上8時許,集寧區民建大街和建設路交匯路口的車流中,不時會出現“老年代步車”的身影,其中有三輪的也有四輪的,而駕駛這些電動車的司機大多是中老年人。老年代步車價格相比汽車而言便宜得多,

而且不用駕照、不燒汽油、無需強制繳納保險,也正因為這眾多的“優點”,讓其深受中老年人的青睞。

市民張大爺年近70歲,平時經常駕駛着他的“小車”載着老伴一起去買菜、接送孫子。他告訴記者,老年代步車不僅遮風擋雨,而且小巧便於停放,接送孩子和日常出行的要求都能滿足,方便得很。談及安全問題時,老人則表示,只要自己小心,不違規就不會有大問題。其實和張大爺有着同樣看法的老年代步車駕駛者多數都有着與他相近的看法,大家普遍認為,只要自己小心駕駛,安全問題自己可以“掌控”。與此同時,記者就老年代步車上路行駛是否對交通有所影響及他人也眼中的安全隱患問題也隨機採訪了幾位市民,其中多數市民認為老年代步車在路面上行駛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市民呂寶霞告訴記者,自己經常會在路面上遇到“老年代步車”,然而對於司機的“駕車司機”技術,呂女士深表懷疑。她説:“老年人嘛,可能因為年齡的因素本身反應比較慢,還經常穿插在機動車之間,機動車本來行駛得就比較快,這樣對他們對機動車都比較危險,再一方面好像他們也沒有駕駛本、保險,一天大街上行駛,確實不太安全。”她建議老年代步車即便上路,也應該靠邊行駛,不影響機動車行駛的同時也保障了自身安全。

“我個人覺得老年代步車的安全隱患還是挺大的,平時在路上就遇到過(老年代步車)隨便佔用非機動車道、各車道之間隨意變道、有時開得快急剎車、有時又遲遲不起步,導致時間短的綠燈路口過不了幾輛車,經常隨便停車、隨便開車門,總之違規的行為還是挺多的。”市民曹春輝認為,“現在路面上類似車輛越來越多,希望相關部門對其進行嚴格的相關治理,應該強制老年代步車上牌照、打保險,上路行駛前也像機動車司機一樣先到車管所學習交通法規,這些駕駛員大多都安全意識薄弱,在道路上行駛交通隱患太多了,萬一出了事故對大家都不好。”

“這個車對老人出行來説確實非常便捷,但正因如此更應該穩駕慢行,遵守交通規則。因為畢竟開車的多數都是上了歲數的老年人,一定不要開得太快。”市民謝媛説。

在調查中記者觀察發現,不少老年代步車的車主確實如市民反映的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加之老年代步車車體較輕,行駛速度快的話確實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進入機動車道後,不遵守交規的行為也較為常見。採訪中多數市民都表示,希望老年代步車的駕駛員可以遵守交通規則,規範行車,為自己為別人的安全負責。

交管部門採取措施積極治理,規範其駕駛行為安全上路

在記者走訪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不少市民對老年代步車的安全隱患存在極大的擔憂,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在駕駛機動車的過程中也曾受到過老年代步車的干擾……老年代步車一方面因亂停亂放、違法行駛等問題遭到不少市民的吐槽,另一方面又承擔着老人代步出行、接送孩子上下學的現實需求。對於下一步將如果規範老年代步車上路行駛的問題記者也諮詢了交管部門工作人員。

“為了迎合創城工作的順利開展,針對近期內老年代步車違規行為頻繁,我們交管部門也進行了積極的勸導治理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理,就目前行駛情況來看成效明顯。現在針對老年代步車開展的主要工作就是進行勸導教育,同時發放宣傳材料、科普法律法規,加強學習引導。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希望老年代步車駕駛員自覺踐行《交通法》相關規定,文明駕駛,安全上路。”烏蘭察布市公安局集寧區分局交通管理大隊五中隊中隊長劉衞新表示,對於老年代步車的治理工作會交管部門會常抓不懈,也希望廣大司乘人員積極配合交管部門做好這項工作,共同為爭創文明城市做貢獻。

烏蘭察布市公安局集寧區交管大隊宣教辦主任劉彩玲也表示,目前交管部門對其治理是以源頭、路面管控和宣傳教育為主,引導駕駛人辦理相應的機動車駕駛證,也提醒想要購買此類車輛的市民,提前辦理有效機動車駕駛證,再去購買可以上牌照的正規車輛,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家人,共同創建和諧有序的文明城市。

近幾年興起的老年代步車,看似便利,但無論從質量還是上路行駛來説,都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於這些“老年代步車”各地的管理措施也不盡相同,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強該類車輛的監管力度,防止各類交通事故的發生。(記者 李夢娜)

【來源:烏蘭察布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