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話放在自主汽車品牌與合資、豪華汽車品牌之間一點毛病都沒有。曾仰望過桑塔納、捷達的自主汽車品牌們,或許沒有預料到,自己終有一天,會賣得比前者更貴……
在自主汽車剛剛問世的時候,由於技術缺失、設計缺失等原因,被刻上了“廉價”的符號;而合資、進口車型,在彼時就是“高級、上流”的具象化符號。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十五年前,長城和本田都有極具代表性的兩台緊湊級SUV,分別是七萬元起步的長城賽弗與二十二萬元起步的本田CR-V,兩者差距達到了15萬!而在如今,長城WEY品牌旗下的緊湊級SUV VV6起步價為14.8萬,CR-V起步價16.98萬。可以看出目前汽車市場的普遍現狀:自主品牌越來越貴、合資車越來越便宜。那麼,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一副好的設計,讓自主品牌走向上坡路
在十幾二十年前,自主車企們對“設計”的概念還是很模糊的。在當時,要麼直接採用“原版車型”的設計,要麼搞出的設計不太成熟。例如曾經風靡一時的“國民車”夏利,在當時就直接採用的是其原版車型——大發CHARADE的設計形態;而隨後的江南TT,則直接用的是鈴木奧拓的設計。至於設計不太成熟的車型,那可就太多了,從“自主品牌第一跑車”,到風靡一時的“加大號SUV”,其設計形態、車輛質感都很一般。
也正是如此,早期的車型從設計上就展現出了一股“廉價”的勁兒。由於看上去很廉價,當時的自主廠商也不敢把價格往高了定。2010年之前,不管是長城賽弗、比亞迪F3還是吉利遠景,其主銷價格區間差不多都在5-7萬元的樣子。
而當時,合資車的設計自然是自主品牌無法望其項背的。不説遠了,就説當時的花冠、雅閣等車型,它們都有着鮮明的造型風格、精緻的設計細節,讓人看上去就覺得它們不便宜。
事實上,在2010年以後,各大自主汽車也逐漸意識到了“設計造型影響價格”的問題。於是,紛紛開啓了“顏值提升策略”。自主品牌中,第一台讓筆者稱讚其造型的車,就是奇瑞開發的精品小車——奇瑞A3。這輛車由賓尼法利納設計,採用了當時歐洲流行的小車設計風格。無論是緊湊敦實的車身線條,還是潮流的倒八字前臉,在當時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而在此之後,長城、長安等國產廠商,也開始了自主造型設計。第一代長城哈弗H6、長安逸動XT,這些經典車型的外觀與內飾設計,即便是放到現在,也不會顯得落伍。在這背後,其實吉利更懂得如何滿足中國人的審美。
在2015年到2016年期間,吉利開發出了中級轎車博瑞、緊湊級SUV博越這兩台“最美中國車”。以當時的眼光來看,吉利的“最美”系列着實能夠讓人眼前一亮。回形紋、祥雲等設計元素也為吉利後來的家族化設計奠定了基礎。
可以説,通過設計上的提升,自主汽車品牌實現了第一輪的“品牌向上”。上面提到的這幾款率先用上新設計的車型,其價格大多都突破了八萬元,甚至有的車型售價還在十萬元以上,並且市場對其價格接受程度還不低,變貴了的“國產車”逐漸受到歡迎。也從這一時期開始,自主汽車品牌邁向了精細化運作時代。
從堆配置開始,自主品牌逐漸走出歧視圈
讓我們把時間軸拉伸到2015之後,此時的自主品牌市場,基本上都是在十萬元左右徘徊。而此時,合資車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已然開始“以價換量”了。在合資車降價的環境下,再加上自主品牌的動力技術、底盤技術都還不夠成熟等問題,為了進一步“圍剿”合資陣營,自主品牌走上了配置、空間方面的“高性價比道路”。而這樣的路線,也是精細化運作深入的一大標誌。
其實關於“自主品牌加價增配,合資車降價簡配”這一説法,筆者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在2015年左右,筆者預算十萬多,準備買下人生第一台車。彼時,在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中糾結了很久。當時看的東風風行景逸X5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在售價9萬多的車型上,竟然配備了胎壓監測、ESP防側滑、藍牙影音、一鍵啓動等“越級配置”;而同時,賣價十萬左右的卡羅拉,則沒有ESP、沒有胎壓監測甚至連中控大屏都沒有。
此後,2015年到2016年期間吉利推出的博瑞、博越,雖然價格上去了,但它們卻把“性價比”發展到了高潮。當時,博瑞的起售價接近12萬元。但要知道,博瑞是一台不折不扣的中級轎車,並且該有的配置都有;而當時,邁騰這樣的合資中級車雖然也降價了,但也得19萬多才能買到。也正是這樣的越級競爭,不僅讓自主品牌的市場價格逐漸上漲,更是進一步擠壓了合資車的生存空間,逼迫它們下降。在2017年之後,邁騰的起步價跌破19萬元……
其實,在自主品牌們的“高性價比”時代,把舒適配置、被動安全配置一股腦往車上“懟”,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如何在智能化時代提升自主車型的性價比?那就必須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於是,“性價比時代2.0”,拉開了自主車型智能化的序幕。
其實不管是智能安全還是智能交互,國內各大主機廠在這個產業鏈中的地位是OEM廠商。圍繞OEM,周邊的配件供應商才是主角。在我們熟悉的智能網聯繫統上,國內的供應商從一開始就有優勢。依託BAT(百度、阿里、騰訊)三家的車聯網技術,上汽、吉利等自主廠商的網聯化起步也比較早,很快在國內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在2015年之後,憑藉着前沿的車聯網技術,自主廠商的智能互聯也逐漸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甚至有很多合資品牌都在尋求與“BAT”合作。
但智能安全(ADAS)這一塊的前裝/後裝市場,卻長時間被大陸、博世、Mobileye等海外廠商壟斷。自主汽車品牌在當時想要趕上潮流,通過豐富的智能安全配置來吸引消費者,就必須使用海外廠商的ADAS產品。用了海外ADAS廠商的產品後,配置上去了,如果不提升價格的話,利潤點相應地會降低不少,依然無法與合資競爭。
在2016年的時候,“國產ADAS之光”出現了。浙江福瑞泰克作為國內首批ADAS廠商,進入到自主汽車廠商的供應鏈之中。在大陸、德爾福、Mobileye等老資歷海外ADAS供應商的陰影下,福瑞泰克可以説是在夾縫中求生存。規避海外品牌的技術專利、從零開始打造雷達視覺傳感器和控制系統、在不降低部件性能的情況下控制成本……這些問題都是這家國內初創ADAS廠商面臨的困難。
但是,在支持國內車企開發ADAS系統的過程中,福瑞泰克也能很好地基於對中國交通場景和中國道路的深刻的理解,深入洞悉國內主機廠的需求。因此,“自己人做自己的事兒”也能夠在保證產品質量性能的前提下,縮短產品開發週期。更重要的是,福瑞泰克在與自主車企的合作過程中,相比於外資ADAS企業,能有更高的開放度和靈活度,從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國內汽車廠商的開發難度。
一邊克服困難、一邊秉承開放包容的合作理念,福瑞泰克的ADAS產品逐漸成熟,並且成為主流。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目前吉利推出的小型SUV——吉利繽越,搭載了福瑞泰克全套的ADAS系統,從主動剎車、車道保持到盲區監測,樣樣都有。並且,還做到了識別率高、安全性表現出色。
更重要的是,雖然吉利繽越作為一台小型SUV,縱向對比以往的國產小型SUV,其7.58-11.98萬的價格雖然有一定程度的上漲;但是橫向對比同級別的合資SUV,吉利繽越能夠以不到十二萬的價格,讓用户享受到ADAS帶來的便利與安全,無論是性價比還是質價比,都要更高。
在這一波競爭中,不僅是吉利,長安、長城、奇瑞等車企,就連國內的供應鏈廠商,也紛紛開啓了“越級競爭”的策略。從當時看,自主車型的價格雖然遠低於同級別的合資車,但卻屬於“隱性增長”,隨着時間的推移,自主品牌單一車系的高銷量車型價格逐漸向上。而真正讓自主品牌揚眉吐氣的,還得是“核心技術大發展時代”的來臨。
掌握核心技術,讓國貨真正變得更強
誰都知道,汽車也是一件消費產品,而產品的售價是與自身價值成正比關係的。而一輛車的價值來自於何處?其實除了設計、配置外,包括髮動機、變速箱、底盤在內的三大件才是最根本、最能體現產品價值的。所以,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向上,實現價格突破,還得在這一方面下功夫。其實在三大件核心技術方面,國產在突破這一關卡的時候,也面臨着當時ADAS供應鏈方面的問題。
國產廠商三大件技術被“卡脖子”,筆者對一件事有着十分深刻的記憶。那就是在2014年左右,長城集團初次嘗試進軍高端,準備開發出一台基於縱置平台打造的中大型豪華SUV,來挑戰當時的漢蘭達,這便是長城的哈弗H8計劃。在長城的規劃中,一切都很美好:
哈弗H8有着機械性能更好的縱置平台、有着更強勁的2.0T自研發動機、有着豪車上才有的ZF 8縱置式變速箱。但是,從計劃露出到最後的上市,哈弗H8連續跳票數次。背後的原因,就是在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匹配上,被卡了脖子。造車是一項系統化工廠,發動機變速箱的匹配,並不是簡單地把兩者連接到一起就可以了,為了滿足平順性、換擋邏輯、換擋效率等需求,需要進行一連串的調校、測試。
當時長城只有一台代號為GW4C20的2.0T汽油發動機,這台發動機的數據很不錯:160kW、324N·m……動力性直逼當時漢蘭達搭載的8AR-FTS發動機。但是,由於長城沒有做過這台發動機與ZF 8AT變速箱的匹配,在開發過程中變速箱與發動機的匹配程度不是太好,換擋頓挫、傳動效率和邏輯混亂等問題困擾着工程師們。
為了“趕工期”,長城最後匆匆為哈弗H8匹配了一台6AT變速箱之後,這輛車便匆匆上馬。“當時宣傳的是8AT,現在為何是6AT?”在市場的不解下,哈弗H8最早的市場表現並不是很好。直到2017年,長城才做好了這台發動機與8AT變速箱的匹配,但彼時,哈弗H8這台“落後”的中大型SUV已經回天乏術,市場最終也沒有接受這台“價格上去了”的車型。
正是2017年這個時間節點,讓長城以及其他自主廠商,真正意識到了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實現品牌向上、價格向上。
其實在深入開發動力總成的過程中,長城集團走的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長城集團在2018成立年蜂巢易創科技公司之後,並沒有很快享受到新技術帶來的福利。在當時,長城現有的幾台發動機,雖然把動力性能做上去了,但在油耗控制等方面,還是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後期研發中,蜂巢易創可以説是花了血本,來研究如何提升動力效率。
最早,長城自己的發動機是沒有35Mpa高壓直噴、可變排量機油泵、DLC塗層等技術的。在幾年的研發過程中,蜂巢易創和之前提到的福瑞泰克一樣,基本上算是從零起步,一步步積累了上述的這些發動機技術。在推出新一代4N20高效率2.0T發動機的同時,還做出了全球首台橫置9DCT濕式雙離合變速箱,並且開發出了適用於混動車型的9HDCT變速箱。雖然在此短短帶過,但其中的艱苦程度,卻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目前,長城集團在橫置平台的車型上,發動機與變速箱可以做到100%自主研發;在縱置平台的車型上,也把ZF 8AT變速箱的匹配做到了十分成熟的地步,其車輛匹配的成熟性不亞於海外搭載同款變速箱的車型。
在核心技術方面,與長城一樣實現快速進步的,還有長安汽車與吉利汽車。十年前的長安,靠着老舊的小排量自吸發動機過活,雖然過得還算不錯,但苦於核心技術的缺失,在合資車企面前仍然抬不起頭;今天的長安,不僅有了傲人的藍鯨系列模塊化發動機,還與法國邦志、日本愛信精機達成協議,用上了它們最先進的變速箱並且在動力標定上做得不錯。而十年前的吉利,也是靠着豪情電噴發動機在低端市場苦苦求生;但在今天,通過收購沃爾沃、與沃爾沃乘用車實現技術共享等一系列的動作,吉利擁有了全套的先進技術平台。
其實説起吉利與沃爾沃,在這背後也有着一系列的故事,其精彩程度絕對不亞於“農村男孩迎娶城市白富美”的經典逆襲劇情。説來,早在2002年,當吉利還只能生產“自由艦”的時候,其創始人李書福就提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構想:“我們要去買沃爾沃,現在起就應該做準備了!”
六年後,吉利集團的夢想尚在。2008年底特律車展期間,李書福終於見到了福特汽車CFO道恩·雷克萊爾(當時沃爾沃還在福特旗下),在用了半個小時説出收購沃爾沃的意願後,這位福特CFO不屑一顧地問道:“Who Are You?我憑什麼賣給你?”
雖然碰了一鼻子灰,但吉利集團收購沃爾沃的決心越來越堅定。當福特遭遇金融危機,真正想賣掉沃爾沃的時候,吉利還是在那裏等着。以至於後來的核心知識產權轉讓問題,福特與吉利也糾纏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終的結果,大家當然知道,吉利不僅收購了沃爾沃乘用車,還收穫了一大批新的技術,並且讓沃爾沃實現了再度崛起,而吉利汽車也通過新技術的注入實現了品牌向上。
隨着核心技術的升級,自主品牌也逐漸有了衝擊高端的信心。在目前,長城、吉利均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無論是WEY,還是領克,它們旗下均有車型的售價成功突破到15萬以上。而對於合資品牌來説,最為致命的是,自主車型價格雖然水漲船高,但消費者的認可程度也不低。因此,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合資品牌似乎只能以降價的形式投入到市場競爭中。
面對自主品牌圍剿,合資降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其實,説到這裏“國產車為什麼越來越貴”這個問題,已經有答案了。那麼,合資車、豪華車為什麼會越來越便宜/降價幅度越來越大呢?其實在這背後,原因來自整個國內汽車市場的變化以及合資車企內部的變化。
一方面,是自主品牌影響力、品牌力提升,合資車企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另一方面國內的汽車市場進一步透明化,尤其是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造車成本可以很直觀地展現在消費者面前。
而自主品牌由於研發成本、設計成本、製造成本上升,車價水漲船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消費者普遍都能接受;而合資品牌依託前期的積累,其利潤點普遍較高,所以降價銷售對於車企而言只是少賺一點,因此英朗、科魯澤等合資轎車甚至敢下探到十萬以內。而這,就是汽車行業信息逐漸對稱帶來的紅利之一。
最後,造成這種現象的,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主、合資都在爭奪市場份額,尤其是近年來,兩者的售價界限逐漸模糊。舉個例子,以往的緊湊級車型市場中,自主品牌的售價本來是在10w左右、合資則處於20w區間。但合資爭中低端、自主衝中高端,因此則出現了自主、合資爭奪15w市場的情形。也正是如此,合資品牌在競爭激烈的車市中,只得通過降價,來取得市場份額。
再舉個很明顯的例子,在十年前,一台別克君越得二十多三十萬,一台途觀也差不多是這個價。但在今天,十五萬可以買君越、二十萬以內可以買途觀。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合資品牌也只能壓縮利潤,主動降低身段。可以説,在這十幾年來的爭奪中,自主車企們真正站了起來。
結語
如今的汽車產品,早已不再是曾經的奢侈品。
當汽車走入千家萬户,國內的汽車市場也正在健康有序地發展。而在這背後,無論是自主廠商還是合資廠商,都有不小的貢獻。正是由於它們的存在、由於它們的良性競爭,汽車才成為了一件普通的消費品。
毫無疑問,自主廠商在這背後的作用是更值得肯定的,從“被擠壓”到“崛起”,從“粗放管理”到“精細化經營”,在不斷的成熟與完善中,最終構建起了如今的強大市場體系。在這一部奮鬥史中,我們看到了國產車企們的“脊樑式”支撐作用,也看到了國產車企們不負時代所託,變得更大、更強。
未來的汽車市場,必定有自主車企們更廣闊的舞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