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察衞星是情報信息來源之一,也是情報體系關鍵組成之一;偵察衞星目前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電子偵察、二是光學成像、三是雷達成像,它們各自承擔起相應職責,為情報體系輸送所需要的信息。光學衞星圖像我們經常能看到,但雷達成像就非常罕見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近期合成孔徑雷達(SAR)拍攝畫面,再與光學成像衞星比一比,究竟有何不同。畫面上,是新浦造船廠碼頭SAR成像畫面,能穿透頂棚看到藏在裏面的艦艇。
新浦造船廠(自行搜索在哪),是主要的軍用艦艇製造基地,為了防止光學衞星成像偵察,去年在碼頭加裝了巨大的頂棚;從光學衞星成像圖片來看,的確是起到了很好的隱蔽作用。
巨大的頂棚能很好地將處於試驗中的彈道導彈潛艇給隱蔽起來,不讓外界通過光學偵察獲知它的詳細情況。
畫面上是未加裝巨大頂棚之前的新浦造船廠碼頭,彈道導彈潛艇與試驗設施在光學衞星面前無處可藏。
合成孔徑雷達為什麼能穿透遮擋物而獲得被隱蔽物體的信息呢?這是因為合成孔徑雷達利用斜側視模式成像,可有效地識別偽裝和穿透掩蓋物,精掃模式下空間分辨精度能達到0.3米。
合成孔徑雷達既可以衞星搭載,也能有人或無人飛機搭載,已經成為當今最主要的探測/偵察模式之一。圖為合成孔徑雷達成像的新浦造船廠碼頭和廠區,雖然有頂棚遮擋,專業人員仍然可判讀出有價值信息。
畫面上今年1月1日的光學衞星成像,疑似為新浦造船廠某種用途測試站。
轉換成合成孔徑雷達成像,其地形地貌以及建築物體呈現出了更多的信息。
下面,來對比新浦造船廠以及周邊的光學衞星高清圖像效果。由於光照充足以及沒有云團遮擋,高清星圖整體觀感非常清晰。
新浦造船廠碼頭已經加裝了巨大的頂棚,通過測量可以獲知一些基本尺寸信息。
新浦造船廠的廠區高清星圖,該廠能建造和改裝一般技術層次水面艦艇和潛艇,還能承擔全部試驗任務。
新浦造船廠附近的新建築羣之一,似乎是兵營。
新浦造船廠另一個區域正在建造的120米長維修船塢、約245米長的L型橋墩,還有一些沉箱。由上可見,光學成像和雷達成像衞星相輔相成再加上其他技術偵查手段,就能很大程度上獲知想要的信息;當然,反偵察手段也在進化,這也屬於“矛盾之爭”,究竟誰更厲害,在戰場上就能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