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北國小甜瓜
我是甜瓜。
一場大選見證了:“寫文難,難於上青天。”
調侃文,慘遭踢館:“甜瓜,你拉仇恨!”
深情文,一羣人罵:“甜瓜,你丫洗地!”
危難中,錫安站了出來:“寫人不行,咱寫獸!”
水貂文,又一羣寶寶捂眼:“太殘暴了!”
獸都不能寫了,只好寫印度。
印度,最近嗨翻了。
01
“蓮花”的故鄉
美國:懂王不敵,“拜”局已定。
但拜登和哈里斯咋都沒想到:
最死忠的粉,不在深藍老區,而在印度。
大選焦灼的96小時,印度多處神廟燈火通明,
人們佩戴鮮花,晝夜不停為“拜哈組合”禱告。
選票揭曉,最先歡呼的是印度小村圖拉森德拉普拉姆(Thulasendrapuram),這裏,自稱為卡瑪拉·哈里斯的故鄉。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孩子們整齊地舉着手牌。
“雖然不知是誰,但村長讓舉,咱就舉!”
村裏的婦女,發奮塗牆:
“恭喜卡拉瑪!咱村兒的驕傲,祝福我美爹!”
圖源AP
呲花撩起來,表情都到位!
咱的忠誠和驕傲,要讓世界都看到!
哈里斯家鄉的慶祝活動現場 圖源Sky News
美國廣播公司(ABC)來採訪了!
村議員奧莫吉·蘇達哈卡(Aulmozhi Sudhakar)激情告白:“哈里斯是俺村的女兒,全村老小都盼着她當上美國副總統!俺們的祈禱應驗了,蒼天有眼吶!”
由於哈里斯的梵文名為“蓮花”,
因此村長説:“以後,俺村可能改叫蓮花村!”
印度給蓮花祝禱海報
滿街的畫像
莫老仙深感欣慰,深情發文:
“她來了,她來了!印度的‘美國副總統’來了!
她的成功,是一座歷史的豐碑!
堅信有了蓮花同志,美印關係將堅不可摧!”
在舉國歡慶的深夜,印度國會領導人索尼婭·甘地(Sonia Gandhi)含淚提筆寫下了“致副總統蓮花的一封信”:
“蓮花,我們誠摯地邀請您衣錦還鄉,訪問印度,榮耀啊,印度的女兒!”
圖源Reuters
全印上下,一片赤誠。
ABC被感動得淚眼朦朧,連夜出了新聞稿:
“蓮花,你的故鄉沸騰了……”
蓮花:“不好意思,我的故鄉在美國。那個什麼村,只是我姥姥曾住過,住得不爽,後來就搬到省城欽奈了——”
ABC:“他們説你是印度裔……”
蓮花:“對不起,我從來都自稱為‘美國黑人’,你知道,美國的黑人可遠多於印度裔……”
ABC:“人家這麼熱情,給你拉選票的陣仗都快趕上美國第51個州了,你好歹回應一下!”
哈里斯:“咋回應?那地方連我媽都不熟……”
ABC:阿三,蓮花説和你不熟啊……
阿三:沒事,拜登也是俺們的人!
02
拜登,祖籍印度?
印度人民好開森:
“曾經,我們印度是亞洲最強大的國家,
谷歌CEO劈柴哥、軟CEO納德拉,都是我們的。
現在,我們印度是地球最強大的國家,
美國副總統是我們的,總統也是我們的!”
《印度時報》報道:《不只哈里斯,拜登也有印度血統》。
2013年拜登訪印時説:“我在孟買可能有親戚。”
口説無憑,立馬集結1億人和12.5億**,
掘地三尺,必須把拜登的祖宗找出來!
然後,拜登的“曾曾曾曾曾祖父”浮出水面……
印媒説,他叫喬治·拜登(George Biden),是東印度公司的一名員工,退休後決定定居印度,還娶了一名印度女子。
1972年,29歲的拜登成為了美國最年輕的參議員,他的照片出現在了媒體上。
然後,一位孟買人給他寫信説:“我也姓拜登,我仔細端詳,越看越覺得和你長得像!咱倆啃腚是親戚,都是殖民時期英國東印度公司一員工的後代……”
拜登挺忙,就沒理會。
2013年訪印,不知道是尬聊無意,還是為拉近距離,説起了此事。
當時阿三沒啥熱情,但今時不同往日,這可事關“國運”吶!
於是印度媒體花了大量時間去核實拜登的家譜,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然後宣稱:“雖然喬治拜登沒找到,但我們找到了拜登的兩位祖先克里斯托弗·拜登(Christopher Biden)和威廉·拜登(William Henry Biden),他們都是東印度公司的職員!”
《今日印度》今天發文:“印度孟買有5個拜登。”
印媒配發圖片:印度拜登大聚會
真是喜從天降,印度人樂壞了。
如此,美國總統、副總統都是印度人,
四捨五入,美國政府不就等於印度政府嗎?
還敢説我們印度不是地球第一強國?!
印度公知,簡稱“印知”,吹捧着:“待我拜登和蓮花坐穩皇位,就可利用美國暗中幫助印度,天下,還不是盡歸我有?!”
燃鵝,現實啪啪打臉。
1843年,威廉·拜登從東印度公司辭職,後來去了緬甸,在仰光中風去世,終年51歲,和印度木有半毛錢關係。
克里斯托弗-拜登,的確是在印度定居了,晚年幫助了一些孤兒,做了一些慈善,成為印度馬德拉斯(現在的金奈)的名人,於1858年去世,馬德拉斯大教堂內還有他的墓和紀念碑。
克里斯托弗-拜登墓碑
不過,他沒娶過印度女人。
美國史學家隨後闢謠稱:“未發現克里斯托弗和拜登之間存在任何直接聯繫。”
喂喂喂!攀親戚也要含蓄一點好不好?
看到這裏估計很多瓜友看不下去了,東印度公司是什麼鬼?
那是當年英國殖民印度的工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其瘋狂掠奪直接造成了印度19世紀的大饑荒,數千萬人喪生……
當時印度平民的慘狀
正常人都會嗤之以鼻,同仇敵愾。
燃鵝,印度媒體是這樣寫的:
“克里斯托弗-拜登在印度期間非常受當地人的尊重,廣泛開展慈善事業……”
此國統治我200年,25次饑荒,餓死印1/3人口,
印度:我們由衷地感激它!
瓦拉納西的小學生,家裏窮得飯都吃不上,
但依舊是清一色的“英式教育”,
皮鞋,襯衣,領帶必不可少。
這樣的神邏輯,很印度,
可能中國人,永遠也參不透。
03
印度如火熱情,美國人卻不太買賬。
印媒找到祖宗當天,《紐約時報》就發文:
“印度不要太樂觀,莫迪在意識形態上和川普比較相似。而拜登曾多次批評過莫迪的排外主義政策……”
《紐約時報》截圖
莫迪此前和川普的鐵,酥翻了全世界。
手牽手,一起走。
深情相擁
相見恨晚
拜登沒上台,就對莫迪頗為不滿,
現在上台了,對前來跪舔的前川普好基友,會點頭嗎?
印度:不管你點頭搖頭,咱都是一家人!
此處甜瓜非常嚴肅地科普一下:
大多數印度人真的分不清“點頭搖頭”。
在北印度,點頭=委婉拒絕。
△有些印度人會點頭説出拒絕的話
印度人很少得頸椎病,人人都是“頭語”十級。搖頭,在印度可以表示“是”,也可以表示“否”,還可以表示“不置可否”,有時還表示“只可意會不能言傳”。
點頭如搗蒜,在印度,是禮貌的最高級形式。
甜瓜特意針對搖頭的問題,採訪了一位印度同事,他用咖喱味爆炸的英語講了1個小時,我只簡單明白了一點:
表達“同意”的搖頭,頭是左右震動,從右轉左,振幅有韻律,嘴角含笑。
具體要看當時的心情、環境、天氣等等綜合判斷,
所以“印度人的搖頭是啥意思”,是道送命題。
對於一個連“點頭YES,搖頭No”都拎不清的國家,真的就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了。
甜瓜説
基於令世界女性聞風喪膽的原因,估計少有人會把印度作為旅遊的首選地,因此,雖然相隔不遠,但印度還算神秘。
印度人是兜裏揣着100塊,能吹出四千萬的種族。
這種“家裏有礦”的自信,渾然天成。
很多人會好奇:哪兒來的自信呢?
來看下面這張圖,你發現了什麼?
是噠,除了隔着一座喜馬拉雅的中國,
印度周邊的國家都有兩個特點:1小,2窮。
最大的巴基斯坦,88萬平方公里出頭,其他全是“小”。
因此,環視四周,
印度298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可説“一覽眾國小”。
然後是窮,
印度的赤貧人口世界聞名,但在1億人印度“人”眼中,其他12.5億都可忽略不計,再看看周邊“環印貧困帶”,不免心生感嘆:咱果真是又富又強!
然後,是信息的閉塞。
印度只有72%的男性和62.8%的女性識字,
目前智能手機普及率不足30%,
年出境不足3000萬人次(有錢的翻來覆去,沒錢的……錢都沒有,能叫“印度的人”嗎?)
有人説還有英語呢,印度人英語很好噠!
印度自稱為全世界説英語人數最多的國家,但其實真正可用英語交流的人口不足10%,其中,第一語言者不到30萬人(僅佔總人口的0.02%)。
官方統計:印度的英語人口只比梵文多一丟丟。
所以,知道什麼叫無知者無畏了嗎?
順道提一筆強姦,也都和無知有關。
據印度政府統計:該國每3分鐘就有一起性暴力犯罪,每15分鐘就會發生一起強姦案,當然更多的黑暗會被直接隱瞞不報。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90%印度女性離開丈夫就沒法生存,她們中的大多數人沒上過學,沒有任何經濟能力,無知,讓她們只能甘當男人的附屬品。
這,就是無知的可怕。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中國講求“實幹興邦”,印度講求“多説興國”,沒辦法,婆羅門專業吹捧4000年,依然坐得穩穩當當。
來感受一下風靡全印的開掛神劇:
神一樣的武器——香蕉篇。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就問你怕不怕?服不服?!
不過話説回來,對待印度,還真的不能輕敵。
印度通過58年“卧薪嚐膽”,要雪1962年之恥,
前段甜瓜寫的邊境文,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翻翻,
處心積慮的軍事準備,不得不防,
雖然從綜合國力、後勤保障能力等方面,阿三必敗,但畢竟太能舔,又甘當大頭賣血買武器,正所謂“至賤則無敵”,如果疫情結束,有了美國人的幫助,很多事情又可能發生妙的變化。
毛主席説: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而相信只要我們足夠重視,
挾“美”自重 的印度,終將反噬其身。
新聞|故事|留學生
編輯|魚仔
排版|魚仔
校對|魚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