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祁驛 耿子騰 通訊員 郭琳
2022年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歐盟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孫金華援引權威部門數據指出,“2021年,全國電動車發生的火災事故大概有3000餘起,根據我們接近80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它的着火概率大概在萬分之三左右,從這方面來講是要比燃油車略高一些。”
歐盟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孫金華
面對這樣不可迴避的問題,政府、廠家有哪些辦法?車主又該怎麼辦呢?
怎麼管?國標不斷提高“隨着電池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電池的能量密度越來越高,容量越來越大,其安全性能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河南省新能源電池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魏偉表示,國際、國內都出來了多個安全標準,如GB/T 18287-2021、IEC 62133、UL 1642、IEEE 1625等,對鋰電池進行了越來越嚴格的安全規定。
魏偉介紹説,在電池安全方面,政策監管一直在推進,工信部2021年發佈了《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從政策層面對電池安全做出了強制性規定,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今年3月,工信部發布的《2022年汽車標準化要點》中明確提出,要啓動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安全相關標準修訂工作,進一步提升動力蓄電池熱失控報警和安全防護水平。
針對新能源車自燃,政策同樣在推進,2021年10月19日,工信部公開徵求對《關於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其中就提及,要提高動力電池安全水平,要求企業提高動力電池的安全防護能力,並研究應用熱失控實時監測預警裝置和早期抑制及滅火措施。
徵求意見稿還指出,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事故調查分析制度,車輛發生起火燃燒、涉嫌失控等安全事故時,應積極配合相關管理部門開展事故調查,深入研判事故原因,並按照相關要求提交車輛事故數據、事故分析報告。
怎麼治?車企選擇鎖電某電池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表示,儘管車企使用了很多技術手段提升電池的安全性,但客觀來説,目前的電化學體系尚無法完全杜絕電池事故的可能性,電池包外部的損壞,充放電帶來的析鋰、枝晶等都可能造成風險。
為了增強安全性,車企在正向開發更安全的固態電池的同時,更多選擇通過後台OTA在線升級電池管理系統BMS,限制汽車動力電池可用電量,鎖定10%;限制電池最大輸出功率,鎖定為60%左右;或者直接設置在硬件散熱能力達到極限後,降低輸出,確保電池和電機安全工作。這些做法雖然會引起車主不滿,但至少保證了安全性。
也有車企選擇鎖定充電端,日前,有網友表示,他的新能源汽車為了充電安全並響應主管部門對充電安全工作的指導,充電設施SOC上限閾值為95%。
“最近所有快充樁都按照有關部門要求調整了soc策略,充到95%自動斷電。”國網河南公司的工作人員説,這樣做主要用以解決新能源車輛在過度充電時,車輛充電管理系統(BMS)未自動斷充,導致電池內部形成結晶擊穿正負極隔膜,引起動力電池短路起火的可能。
怎麼防?非必要不快充8月以來,全國多地連續高温,部分地區温度上探至40℃以上,這種天氣下,電動車更容易出現起火和自燃嗎?
近期,汽車資訊平台懂車帝在新疆吐魯番完成了對41輛新能源汽車在4040℃以上高温環境下的極限測試。測試得到了當地消防部門的支持,顯然測試方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可結果是,測試全程,40多輛車被各種“虐待”,沒有一輛車出現冒煙自燃的情況,也沒有出現電池熱管理失控。
那麼,既然高温不是主因,對於車主來説,在使用過程中,該注意什麼來避免危險?
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專業人士建議,日常用車時應把握充電時間和充電頻次,儘量按照使用説明對電池進行充電,避免過充、虧電,或長期快充。
若車輛發生外部碰撞後,建議到4S店進行安全檢查,以確保電池及其他部件完好無損。沒有磕碰也應定期對車輛線路、動力電池及電機等進行檢查保養,確保車輛各線路正常。
怎麼救?不建議車主滅火“我們在撲救(新能源汽車火災)過程中,也經常要有汽車廠家的技術人員協助。”鄭東新區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張浩展説,由於新能源汽車起火大多發生在後部電池部位,需要進行斷電處理,因此專業性是高過燃油車起火的。
“新能源汽車一旦發生自燃,火勢十分兇猛,大火往往在10秒至60秒間騰空而起。”張浩展表示,面對新能源車自燃,不主張人員自行滅火,也不主張按照燃油車的傳統滅火方式去控制車輛,以免造成人員傷亡。
消防救援人員的意見是,車主及行人在發現電動車輛起火後,應第一時間遠離車輛,到達安全區域後撥打火警電話,由消防員進行處置,不要自行滅火。
在實際救火作業中,新能源汽車電池易發生復燃現象,即便火勢撲滅以後,依然建議車主不要返回車內,以免因小失大。
這是因為,一輛電動汽車,所有高壓元件都處於通電狀態,隨時會發生高壓系統與外界隔絕失效的情況,產生電擊危險。
按照應急管理部消防局下發的《新能源汽車火災撲救規程》,此時要撥打119報警,向消防人員説明起火電動汽車的品牌和型號,方便他們查詢動力電池的種類和容量、車輛最高電壓、高壓線路走向等基本問題。
而在撲救過程中,無論車主還是消防人員,要防止吸入電池燃燒後散發的氟化氫、氰化氫之類的有毒氣體。
怎麼賠?查明原因走司法新能源汽車發生火災後怎麼索賠?2021年12月,我國出台了新能源汽車保險專屬條例。該條例將電機、電池、電控納入了保障範圍,更具有針對性,也意味着未來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不再共用同樣的車險條款。在過去的近8個月內,有不少車主發現自己的新能源車保費出現了上漲。
太平洋車險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保險公司來説,如果是碰撞產生的起火,在賠付範圍之內,但如果是電池本身造成的起火,目前是不能賠付的,“電池自燃的話,是屬於質量問題,主機廠應該對此負責”。
河南春屹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少春律師分析認為,對於消費者來説,遇見車輛起火事件後,除及時滅火外,同時第一時間應當撥打119求助,並由消防部門出具火災事故認定書,查明起火原因,如確因產品質量等問題所致,則可憑此後期協商或訴訟維權。
張少春指出,在司法實踐中,關於汽車自燃事件往往瞬間發生,如果消防部門無法出具事故認定書的,消費者應儘量保存完好“車輛”現狀,還可以申請第三方進行司法鑑定,為消費者向廠家或汽車經銷商主張權利提供證據。
“目前我接觸過幾個類似的案例,發現事故的調查、善後的結果大都不透明、不公開。”河南大周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森説,遇到起火事故後,幾乎大部分新能源車企都會選擇不公開調查和賠償,這反而加深了公眾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誤解,有關部門可以考慮強制公開政策,以滿足公眾知情權,打消用車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