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之腎”重新通絡 白洋淀漁民初嘗生態福利

(中國減貧故事)“華北之腎”重新通絡 白洋淀漁民初嘗生態福利

中新社雄安9月3日電 題:“華北之腎”重新通絡 白洋淀漁民初嘗生態福利

中新社記者 宋敏濤 楊在揚

“30年未見的野生葫蘆片子魚能成羣地看到,最近我還捉了十多條兒時能見到的刺泥鰍。”邵莊子村村民邵小貝是白洋淀土生土長的漁民,年近五旬的他向中新社記者細數着幾十年來白洋淀的變化。

“華北之腎”重新通絡 白洋淀漁民初嘗生態福利
8月中旬,一艘遊船在白洋淀一處荷花塘邊駛過。 中新社記者 宋敏濤 攝

白洋淀是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泊和濕地生態系統,總面積366平方公里,有“華北明珠”的美譽,在調蓄洪水、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繫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又稱“華北之腎”。澱中143個澱泊星羅棋佈,3700條溝壕水道縱橫。

邵莊子村位於白洋淀東北部,屬於澱中村,隸屬於河北雄安新區安新縣,邵小貝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

“一個魚倆眼,光吃沒攢”,澱里人常用這句俚語形容邵小貝的祖輩、父輩們靠打魚為生的窘迫光景。靠天吃飯,漁獲也不固定,當地人又把這種生存狀態稱為“打活天”。

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白洋淀興起了網箱養魚,一畝水面的網箱投入魚苗一千斤,產出五六千斤屬正常收穫,漁民變身水產養殖户,大幅增收,大家爭相效仿。

好景不長,因為高密度的網箱養魚,大量魚飼料、糞便發酵讓水質富營養化,再加上清水補給不足、上游企業排污、澱內村落生活污水直排,導致白洋淀水質急劇變差。“一天四卡車,超兩萬斤的死魚往外拉,血本無歸!”邵小貝説,那些年時常會看見白洋淀水質變壞後養殖户們遭受的無妄之災。

“華北之腎”重新通絡 白洋淀漁民初嘗生態福利
白洋淀78個澱區村均建有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做到了垃圾日產日清,污水從此不再排入白洋淀。 中新社記者 宋敏濤 攝

生態發展,綠色優先。2016年底,白洋淀全部取締澱區網欄網箱養殖。2017年,雄安新區的設立給白洋淀帶來煥發生機的新機遇,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並大力推進白洋淀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保護。

底泥清淤、澱中澱邊村污水垃圾廁所等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全面整治“散亂污”企業、啓用白洋淀引黃泵站為澱補水、實施白洋淀水質深層次治理工程、對白洋淀流域地下水污染狀況全面摸底等,從地上到地下,從上游到下游,從減污到補水,舉措全面,成效明顯。

不讓一滴污水進入白洋淀,這是白洋淀環境保護與治理的一項硬指標。北京排水集團雄安新區運維負責人劉嶽華表示,“今年3月底投入運營的白洋淀農村污水、垃圾、廁所等環境問題一體化綜合系統治理先行項目,對78個澱區村的污水進行全收集全處理,做到了垃圾日產日清,污水從此不再排入白洋淀。”

數據顯示,白洋淀水質改善效果明顯,今年1-6月,湖心區斷面水質為Ⅳ類,部分水域能達III類標準。水量大了、水位高了、水質好了,一些消失的魚種又回到白洋淀安家,各種珍貴的鳥類也成為澱區的常客。

“華北之腎”重新通絡,生態環境的改善帶來遊人如織。2017年,邵小貝開始經營“農家樂”,水鄉特色餐飲、體驗捕魚摸蝦和澱區漁家生活,吸引着京津冀甚至山西、陝西遊客到訪。

“華北之腎”重新通絡 白洋淀漁民初嘗生態福利
8月中旬,白洋淀澱區邵莊子村村民邵小貝正在進行網絡直播。 中新社記者 宋敏濤 攝

特別是2018年,邵小貝開通網絡直播,掌船攜客穿梭於葦蕩荷花深處,向遊客講述着“小兵張嘎”“雁翎隊”的抗戰故事。線上線下齊互動,昔日漁民變“網紅”,邵小貝的收入也翻了番。

邵小貝的“互聯網+生態旅遊”的經營模式並非個例,僅邵莊子村就有20餘名如他一樣的“網紅”,粉絲數萬者更不在少數。

過了十月,白洋淀即將進入旅遊淡季,邵小貝已在盤算着通過網絡營銷模式把當地葦編、蒲扇等水鄉特色產品線上銷售。目前,邵莊子村已成功引進同濟大學、四川美院、西頓照明等10餘家企事業單位入駐,研發蘆葦飲品、建築燈飾、手工藝品等幾十種產品。

在生態優先理念之下,白洋淀迎來了產業升級與生態改善的良性循環,白洋淀裏眾多邵小貝們也在體驗着漁民的變身和生態的福利。(完)

【編輯:李駿】

【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與互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4 字。

轉載請註明: “華北之腎”重新通絡 白洋淀漁民初嘗生態福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