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古往今來最具價值的稀缺資源,它的本質是消除不確定性,能令疑慮變篤定,化惶恐為從容,提升個人、組織乃至國家行為的成功概率。知己知彼,方百戰不殆。
作為決策工具的信息本身並不具道德屬性。然而,它的獲取與使用,在不同人手裏卻會產生善惡不同的結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正用情報機構替代客觀科學的美國,就是最鮮活的反面例子。
資本逐利,不在乎漲跌,只求預期穩定,而信息顯然是實現該目的的最有力工具。二戰之後,美國耗費巨資與時間,依憑技術的領先優勢,打造了一張覆蓋全球無死角、滲入他國社會毛細血管層面的情報信息網。
在這個密不透風的暗箱世界裏,上至國家首腦、商賈鉅富,下至販夫走卒、孤寡老幼,只要資本召喚,對個人隱私的圍獵,便日夜無休;無證之罪的炮製,便立等可取。世人熟知的斯諾登、阿桑奇,只揭開了冰山一角。
早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中情局(CIA)就發起“知更鳥計劃”,憑藉這一項目在世界範圍收買記者和機構蒐集情報。該項目負責人之一菲利普·格雷厄姆正是當時《華盛頓郵報》的出版人。CIA曾承認,“知更鳥計劃”已“招安”了全球至少400名記者和25個大型組織。
1964年8月4日,時任美國總統約翰遜宣稱兩艘美國軍艦當晚遭到北越魚雷艇襲擊。3天后,“東京灣決議”通過,越南戰爭全面爆發。但最終解密資料證實,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提供了假情報,只為給蓄謀轟炸北越的政客一個藉口。
1990年10月,美國HBO電視網播放了一則CNN提供素材的新聞:一名“科威特志願者”作證伊拉克士兵衝進科威特的醫院,將育嬰箱內早產嬰兒扔在地上,致使300多名嬰兒死亡。這則新聞點燃了美國民眾對伊拉克的憤怒。三個月後,美國國會通過對伊宣戰決議,海灣戰爭爆發。然而一年後美媒爆料稱,“育嬰箱事件”完全是美方炮製的謊言,該“科威特志願者”不存在。
1999年,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發起多達59項指控,造謠在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工作的美籍華裔核武專家李文和是中方間諜,為了誘導李文和認罪,FBI甚至“釣魚執法”,逼迫李文和“認小罪、免大罪”。然而經歷一年半的審理,終因控方證據不足而當庭釋放。美國聯邦法官帕克稱,這一案件中美國有關部門的行為“令整個國家和每一位公民感到難堪”。
從東京灣的魚雷到科威特的育嬰箱,從當年的“李文和案”到今天的新冠病毒溯源,從製造個人冤案到給整個國家潑污水……重翻經年累月的“經典新聞”,任何人都可看出,這個頭號資本主義國家的本性,在二百多年來並未有絲毫改變:一切國家行為的核心目的,只為服務壟斷資本。
而負責攫取、操控信息的情報機構,是維繫其霸權架構的兇悍走卒。一己私利之外,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信息獲得與發佈的合法性、合理性,所產生結果的惡劣性、危害性等等,通通都不在華爾街、硅谷與軍工複合體老闆們的考慮之列。
那推動生產力進步的科學,在他們眼中地位又如何?一俟與資本的利益相悖,瞬間棄之如敝履。福奇老先生這兩年過山車似的“奇幻之旅”,已夠有説服力。
人類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信息的價值有增無減,歷史對信息使用者的判定,也從不會停止。正義力量在覺醒、在抗爭,霸權主義在瓦解、在衰落,隱形黑手編織的那張充斥着骯髒、無恥、血腥的謊言之網,也必然隨之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