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百餘項改革跑出工程“加速度”

社會投資項目辦理時限壓縮至45個工作日以內,政府投資項目壓縮至100個工作日以內——以推進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為出發點,本市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成效顯著。截至目前,100餘項改革配套政策已陸續出台並全面實施,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辦事成本。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中,我國辦理建築許可指標3年內由172名提升至33名,北京作出了大國首都應有的表率。

本市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百餘項改革跑出工程“加速度”
資料圖 城市副中心燈火通明 白繼開攝

從申報到取得許可僅用半天

從2021年開始,本市實行商品住宅用地分批次集中供應。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如何幫助企業儘快開工建設?規劃審批部門率先發力。

今年2月,北京順義新城第13街區的一宗住宅用地掛牌上市後順利成交。“審批集中通過平台進行,不用再自己單獨找各部門跑手續,方便!”企業經辦人錢程説,以前居住小區的各項配套要向不同部門移交,這就意味着得一趟一趟來回跑,層層審批下來,花上兩三個月甚至半年時間也不意外。如今,有了“多規合一”平台,10餘個部門同時跟進、實時反饋,高質高效的審批為企業減負。

最終,僅用時23天,“多規合一”協同會商意見就出具完畢,較以往審批週期壓縮近50%。單就規劃許可證而言,自企業申報到拿證,僅用時2個工作日,較此前的7個工作日大幅縮減。

到了7月,這一審批速度再次刷新。7月1日,豐台區小瓦窯村舊村改造XWY-13地塊和房山區拱辰街道FS00-LX05-0045地塊項目喜提規劃許可證,從申報到拿證僅用半天。

大幅提速的背後,是集中供地項目實行“告知承諾+全程網辦”方式辦理規劃許可證的新舉措。符合條件的項目建設單位在線上提交申請材料和承諾書後,審批部門在受理後的半個工作日內即做出許可決定。

“用地清單制”減時限降成本

圍繞手續前移、避免重複論證、一次告知及成果提供等關鍵因素,本市推行“用地清單制”改革,為企業減時限、降成本。

具體來説,就是在土地出讓前,通過“多規合一”平台組織各部門和市政公用服務企業,開展地質災害、地震安全、壓覆礦產、水土保持、防洪、考古考察勘探等評估工作,並對歷史建築保護、古樹名木、危化品安全、地下管線等進行現狀普查,形成評估評價結果和普查意見清單,一併納入土地供應招拍掛文件,在土地出讓時交付開發企業。

“這一項舉措可以為企業縮減約52個工作日,每公頃的費用可以降低約63萬元,企業的成本大大縮減,帶來了滿意度的提升。”市規自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推行“用地清單制”以來,已有近50家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

企業拿地後,合同簽訂的時限也大幅縮短。記者瞭解到,過去招拍掛出讓合同簽訂包括合同條款擬定、自然資源部系統報備、內部籤批等多個環節,法定辦理時限為10個工作日。實行集中供地政策後,本市通過前置合同條款擬定環節、後置部系統報備環節等多種方式,縮短出讓合同簽訂時限,減輕競拍企業資金壓力。目前,企業競得土地後,30分鐘立等可簽出讓合同。

“多測合一”改革全面鋪開

對標國際先進,本市自2019年起不斷調整完善社會投資低風險改革政策,將低風險項目適用範圍從2000平方米擴大至10000平方米,並搭建了“一站通”系統固化改革流程。對於新改擴建項目,目前辦事環節最少只有3個,即“一表受理”規劃許可與施工許可、施工中一次檢查、“驗登合一”,最多僅需9個工作日。以門頭溝區水閘路16號西的永輝超市項目為例,從申報規劃許可證到完成不動產登記,包括施工在內用時6個月,其中相關部門手續辦理時間僅為5天,大幅縮短了建設週期。

數據顯示,低風險項目重塑審批流程後,已有近3000個項目受益。

改革不停步。今年6月,在前期低風險項目“多測合一”改革的基礎上,通過朝陽區、海淀區、大興區、通州區試點,進一步覆蓋主要工程建設項目。由此,本市“多測合一”改革全面鋪開。

所謂“多測合一”,就是在項目從立項用地到不動產首次登記的過程中,將相關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有機整合,實現一個階段、一次測定、數據共享、相互認可。申請單位取得“多測合一”成果後,通過登錄“一站通”服務平台,填寫和提交相關資料後,即可便捷完成竣工驗收和不動產登記的銜接。對建設單位來説,測繪工作所需時間降低了約20%,成本降低約20%。

(原標題:本市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百餘項改革跑出工程“加速度”)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陳雪檸

流程編輯:u027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0 字。

轉載請註明: 本市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百餘項改革跑出工程“加速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