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給大眾、日產經銷商“坑騙”中國消費者的勇氣?

是誰給大眾、日產經銷商“坑騙”中國消費者的勇氣?

多行不義,必自斃。

文章關聯汽車業上市公司:

  • 上汽集團(SH:600104)

  • 東風集團股份(HK:00489)

10月19日,上汽大眾、東風日產兩家企業的兩家經銷商4S店,被《新京報》曝出砸車“創收”(定損前員工操錘砸壞完好零件),以及員工存在虛假清洗保養,截留超量油液等問題。這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和譴責。有法律專業人士甚至稱,這已經構成了刑事詐騙。很快,兩家涉事企業東風日產與上汽大眾發文回應,分別將對涉事經銷商進行整改和責令限期停業,並接受相關調查。21日,《新京報》再次回訪發現,東風日產4S店仍正常運營,上汽大眾相關4S店則暫時停業。

是誰給大眾、日產經銷商“坑騙”中國消費者的勇氣?

雖然事情因為主機廠上汽大眾和東風日產的快速介入,看似告一段落,但細思極恐。是誰給了大眾、日產經銷商坑騙中國消費者的勇氣?或者説為何這些經營多年的合資車企經銷商要如此鋌而走險,甚至不惜觸犯法律?以後這種情況還會發生嗎?
對此,筆者認為,有幾點原因不容忽視,也要引起消費者、汽車企業,以及經銷商的重視。

首先是經銷商依然抱着“賣方市場”思維定式,也就是依靠自身在汽車銷售和售後服務環節的強勢地位和信息不對稱,非常容易在一些燈下黑的環節,攫取利潤和好處,從而傷害消費者利益,甚至觸犯法律。

然而,隨着科技互聯網的發展,中國汽車消費者對汽車售後愈發瞭解,保險等機構就騙保等行為加大監管打擊力度,想搞貓膩兒的風險和成本也在增大。後續若如媒體視頻中取證,有砸壞好零部件的騙保行為,那麼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也不是一句空話!

其次是經銷商經營情況使然。眾所周知,從2018年開始,中國汽車經銷商的日子已經沒有從前好過。去年,價格倒掛、賣車賠錢更是逐漸成為汽車經銷商的常態。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新車銷售平均毛利率竟然達到-3.6%。

是誰給大眾、日產經銷商“坑騙”中國消費者的勇氣?

也難怪,迫於經營壓力,有些經銷商敢於蔑視法規法律,或是突破誠信經營的道德底線,在消費者不好察覺或者不懂的地方下黑手。殊不知,誠信是企業的生命。
那些截留油液、虛假保養的齷齪勾當,也終有見光之日。這種行業黑洞,也總會有人發現。

再次,是汽車品牌的監管問題。上汽大眾、東風日產,都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合資車企,在各自上市母公司上汽集團和東風汽車集團也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這件事對兩家上市母公司而言,也是有損名譽和信譽的。正如中國有句古語:子不教,父之過。

雖然廠商是合作伙伴,但主機廠(汽車企業)在這個關係中佔據絕對強勢地位,各種要求和規章制度也多由車企來監管,為什麼在關鍵時候,監管就缺位了?所以,某種程度上,上汽大眾和東風日產4S店發生這種事情,更是車企監管的疏忽,甚至可能默許經銷商售後的行為,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現在市場環境不好。也就導致像網友對此事的評價:賺錢沒有底線,沒有你想不到,只有你不敢想。明明涉嫌騙保,可能存在犯罪行為,但在官方回覆卻成為“監管不力”,一下子先把自己洗清。

是誰給大眾、日產經銷商“坑騙”中國消費者的勇氣?

回想起去年上汽大眾主力B級車帕薩特和SUV途觀在中保碰撞A柱斷裂,一向以皮實著稱的大眾,怎麼會不如日系車和一些中國品牌呢?事後,上汽大眾高層竟然認為,小範圍偏置碰撞測試實際發生概率小。

似乎,廠商的日子都不好過了。根據上汽集團公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汽大眾銷量為103萬輛,同比大跌25.92%,被一汽-大眾遠遠甩開。不難發現,中國消費者對上汽大眾不再像過去那麼迷戀。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即便在大眾汽車SUV攻勢的支持下,上汽大眾淨利潤也呈現大幅下滑,拖累了上汽集團業績表現。

最後,對消費者而言,要切實保護自己的權益,尤其是知情權和生命安全。雖然大品牌、大企業容易讓人相信,他們會把消費者當成上帝看待,但有時候(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人家卻把你當成待宰的羔羊。與此同時,不少消費者自己在與廠商打交道時,放棄了自己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這也變相助長了廠商為了攫取錢財,得寸進尺,甚至侵害消費者利益和生命安全的囂張氣焰。所以,就像有人在留言區評論:“所以每一次保養我都會親自守在旁邊。”汽車廠商也不要忘記,給用户承諾透明車間的初衷,不要陽奉陰違。就像不少餐飲企業經歷陣痛後,紛紛將廚房開放,搞成透明廚房,讓消費者放心,但最終效果,還是要服務提供者把控。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只有從監管層面加強立法和懲處力度,汽車廠商遵守職業道德、加強管理,消費者切實保護和行使自己的權力……這樣才能把縫隙消除,讓廠商沒有膽量去宰割自己的上帝。將心比心,能夠獲得用户的信賴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貪圖小利而失去德行,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13 字。

轉載請註明: 是誰給大眾、日產經銷商“坑騙”中國消費者的勇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