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出中華情 港澳台青年就地過年不孤單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不少在內地(大陸)工作、學習、生活的港澳台青年主動響應政府“就地過年”號召,留在內地(大陸)過春節,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貢獻。

  為讓就地過年的港澳台青年度過一個不孤單、有温度的春節,全國青聯舉辦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年’出中華情”系列活動,各地青聯組織廣泛開展走訪調研、新春慰問、聯誼聯歡等活動,與港澳台青年一道共迎新春、同品年味,感受別樣的春節。

  “春到九州,兩岸青年思一統”“五光十色,港澳兒女賀三春”……北京青聯組織製作了新春對聯,送“福”到港澳台青年手中,這一副副對聯不僅是對新春的祝福,也寄託着對港澳台青年深沉的盼望。

  “福字有很多種寫法,但每種寫法都有着同一個內涵——家。”在山東青聯組織的港澳台青年新春慰問活動上,山東省青聯委員、青年書法家協會副會長賈長慶向港澳台青年解釋道。書法、對聯、毛筆,一下子引發了港澳台青年的共鳴,不少人表示小時候就用過毛筆寫書法,“水墨丹青,承載着中華兒女的氣節與風骨”。

  除福字、春聯外,還有電子賀卡、微信祝福等。全國青聯專門製作了線上賀卡,向港澳台青年社團和青年骨幹傳遞新春祝福,表達對推進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少年融合交流的感謝;廣西青聯開展了新春視頻慰問活動,通過視頻連線送出祝福;天津、上海、江蘇、浙江、海南等地青聯組織也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向長期聯絡的港澳台青年表達感謝和祝福。

  在南方小年夜,全國青聯聯動北京、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省級青聯,組織開展了“年”出中華情主題直播活動,帶領港澳台青年走進北京胡同、探訪泉城民俗、體驗苗族文化、欣賞自貢花燈、品嚐南昌福羹,慶祝新春的到來。直播活動引發海內外網友廣泛關注,超400萬名網友線上收看,其中港澳台地區達51.99萬人次。

  “穿越了海峽,兩岸從來是一家”,一陣陣歡聲笑語從福建南靖土樓傳來。這是福建青聯組織的“土樓故里過大年”活動,40餘名台灣青年齊聚世界文化遺產南靖土樓景區,在各式土樓中體驗舞龍舞獅、製作木板年畫等極具特色的新春民俗項目。台灣青年遊平動情地説,在這裏有家的感覺。

  在武漢大學,湖北青聯組織30餘名留校過年的港澳台大學生一起剪窗花、吃年飯、過大年;在湘江邊的紅房子裏,湖南青聯開展了一場別具湘味兒的新春聯誼,20餘名港澳台青年歡聚一堂,打餈粑、寫春聯、畫糖畫、包餃子;在南昌的街頭巷陌,江西青聯帶領在贛的港澳台學生品特色福羹、看城南龍燈,探尋傳統年味兒……

  來自香港的南昌大學學生周家億説,大家在一起過年,讓自己感受到了這個冬天的温暖。

  新春預示着希望,期寄着未來。在這新的一年裏,不少港澳台青年已經懷抱着希望和夢想,努力向前奔跑。

  “雖然不能回家過年,但有了更為充足的時間學習,希望未來能夠在大灣區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更快適應職場環境和氛圍。”參加廣東青聯“展翅計劃”港澳台專項的香港實習生謝彬華説。像他一樣的港澳台實習生在內地(大陸)還有300餘人,他們利用寒假的時間自我充電,為來年積蓄能量。

  在重慶銀行實習的澳門學生蔡文博也有同樣的感受,他看到重慶青聯發佈的實習信息就主動報了名,他希望利用寒假充實自己,未來能夠繼續在內地深造和發展。

  留在北京過年的台灣學生蘇雍竣是一名北京冬奧會志願者,能在冬奧會這一體育盛事中出一分力,他倍感榮幸,並希望北京冬奧會圓滿成功,向世界展示中國風采。

  在中國傳媒大學就讀的香港青年李卓瀅也積極投身冬奧會志願服務。她説,“南方孩子對雪的嚮往是不變的,中華兒女對祖國繁榮昌盛的自豪也是不變的”,希望港澳台青年能更好地把握機會,與祖國同頻共振,接續奮鬥、擁抱未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金卓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2 字。

轉載請註明: “年”出中華情 港澳台青年就地過年不孤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