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留給比亞迪的時間還有三年

由 濮陽南煙 發佈於 綜合

來源:華商韜略(ID:hstl8888) 作者:張靜波

2011年,比亞迪遭遇了創業以來最大一次挫敗。

那年9月,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它成了眾人的炮轟對象,有專家憤慨道:“政府對發展電動車這麼激進,比亞迪是有責任的!”

會場外,這家企業更是四面楚歌:銷量暴跌、股價暴跌、經銷商集體退網……很多人認為,比亞迪要完蛋了。

10年後再看,當初這些判斷,都成了笑話。

01

“這是一場危險的遊戲”

全球第三,超越大眾,僅次於豐田……

對中國車企來講,這樣的成績幾乎是天方夜譚。但眼下,它正成為現實,奇蹟的創造者是比亞迪。

更離奇的是,僅僅幾年前,這還是一家眾人眼中“土得掉渣”的企業。

這一切的源頭,需要從20年前講起。

2002年10月,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在深圳總部召開股東大會,議題只有一個:收購秦川,進軍汽車行業。

很多人聞言反對,但大部分人選擇了沉默,因為他們知道:不管怎樣反對,王傳福終究會按自己的意志做決定。

不但要造車,還要造電動汽車——這就是王傳福的意志,也是偉大夢想。

這個夢想嚇壞了香港資本市場,基金經理們威脅要拋光比亞迪的股票。王傳福卻嘲諷對方:目光短淺,一眼只能望兩三年。

儘管外表堅定,但王傳福的內心也有掙扎。

在收購協議簽字前幾天,他一字一頓地問身邊人,“我們有戲嗎?”得到的答覆是:

“這是一場危險的遊戲。”

王傳福的擔憂、身邊人的回覆,都不無道理。

20年前,中國汽車產業剛剛起步,別説電動車,連燃油車都還沒整明白。

放眼全球,擁有百年曆史的美國通用汽車,剛剛在電動車EV1上鎩羽而歸,特斯拉那時尚在襁褓中。

整個市場,無人看好電動車。

冰冷的現實,很快就重創了比亞迪。當他們試圖尋找零部件供應商時,對方要麼不合作,要麼乾脆報出天價。

既然沒人願意陪着冒險,比亞迪只好自己動手。最終,比亞迪煉成了垂直一體化大法——除了輪胎和玻璃,什麼都自己生產。

大法雖好,但怎麼活下去還成問題,只有活下去,才能實現偉大夢想。

在大洋彼岸,特斯拉的辦法是融資。20年36輪融資,先後燒掉了200多億美元。

王傳福的背後,沒有強大的資本市場,他活下去的辦法是向現實妥協,靠造燃油車來養活電動車。

即使造燃油車,比亞迪面臨的難度,也是地獄級的。2003年,比亞迪耗資過億,造出了第一款新車,內部代號316。

興奮的王傳福,邀請全國經銷商來參觀,換來的是一片搖頭。一怒之下,王傳福揮起了鐵錘。

那一天,天空飄着小雨,又陰又冷,所有人的心情都跌至了冰點。

但這個讀遍了汽車類書籍,聲稱造車就像造玩具的男人,並沒有放棄。

他很快吸取了教訓,在模仿豐田花冠的基礎上,造出了比亞迪F3。這款產品迅速席捲全國,成為一代神車,也造就了比亞迪的銷量冠軍。

02

“比亞迪要完蛋了”

故事如果到此結束,那今天的國產車,也只不過多了一個燃油車巨頭。

暫時向現實妥協的王傳福,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偉大夢想。2007年,在深圳坪山基地落成儀式上,他語出驚人:

未來是混合動力、電動車的天下。

這是比亞迪首次明確自己的新能源戰略。但王傳福在電動車上的佈局,早在造車之前就已經開始。

2004年,比亞迪微電子成立。兩年後,比亞迪電動汽車研究所成立。

這種按部就班的謀局布子,在2008年開始突然提速。那一年,比亞迪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F3DM。

第二年,比亞迪一口氣採購了200多噸磷酸鐵鋰,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賣家。甚至,還佈局鋰礦,殺進光伏產業。在燃油車一統天下的年代,比亞迪在電動車鏈條上的佈局,幾乎領先了一個時代。

也正是因為這種領先,讓它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以IGBT芯片為例。2005年,比亞迪剛組建IGBT研發團隊時,整個車規級市場,幾乎看不到任何需求。

三年後,當它收購寧波中緯,準備自己生產芯片時,質疑聲排山倒海而來。在很多人看來,比亞迪接手了一個月虧5000萬的大窟窿,一個看不到任何盈利希望的爛攤子。

比這些質疑聲更可怕的,是來自行業和市場的否定。

2011年9月,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比亞迪遭到了眾人炮轟,一位專家憤慨道:“政府對發展電動車這麼激進,比亞迪是有責任的!”

言外之意,比亞迪將汽車行業引向了電動車的歧途。

在會場之外,比亞迪更是四面楚歌:多年的激進擴張,引發大量的質量投訴,最終導致銷量暴跌、股價暴跌,經銷商集體退網……很多人因此認為,比亞迪要完蛋了。

這些變故集中爆發,超出了王傳福的預期。更糟的是,他期盼的那個“電動車的天下”,沒有及時到來。

事實上,即便三年後的2014年,新能源汽車政策落地,電動車也沒有立刻爆發,反倒是燃油車不斷井噴。

在這個漫長的產業等待期裏,王傳福只能一邊目送吉利、長安絕塵而去,一邊用燃油車賺來的錢,艱難地維繫着自己的電動汽車夢。

但這種堅持和隱忍,也讓比亞迪煉出了刀片電池、DM-i混動等技術,最終在電動車時代到來時,全面爆發。

03

“我們就這麼走,錯就錯了”

為了夢想,與現實妥協,在妥協中,又不忘堅持自己的夢想。

這樣的生存哲學,在過去20年,被王傳福和比亞迪演繹到了極致。

電池是電動車的核心技術。當年,通用汽車之所以放棄電動車,就是因為鋰電池技術還不夠成熟。

在鋰電池領域,一直存在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兩種技術路線之爭。

選哪條路,在比亞迪內部曾有過分歧。2005年,數名技術高管在董事長辦公室,與王傳福展開了激辯。

在他們看來,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更有前途。但王傳福認為,三元鋰電池用到大量鈷和鎳,都是中國稀缺的,將來大規模商用時,會被卡脖子。

從大學開始,王傳福與電池打了半輩子交道。他最後拍了板:“比亞迪只有做磷酸鐵鋰,在中國、在世界才有出路。”

但他的這個判斷,在現實中卻先後數次遭到打臉。

先是加拿大魁北克水電公司,向中國發起了磷酸鐵鋰專利戰。

緊接着,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納入能量密度指標,三元鋰電池開始井噴,而磷酸鐵鋰電池不斷被邊緣化。受此影響,比亞迪將動力電池的王座拱手讓給了寧德時代。

在現實面前,比亞迪再次選擇了妥協,它沒有固執於磷酸鐵鋰,而是同時生產兩種電池。

但妥協的另一面,則是不忘堅守。即便被大多數車企拋棄,甚至只剩下自己孤軍奮戰,比亞迪也從未放棄對磷酸鐵鋰電池的再研發。

最終,憑藉2020年發佈的刀片電池,比亞迪以一己之力,將磷酸鐵鋰電池拉了回來。

比亞迪的生存哲學,最極致地體現在它的外觀設計上。

一直以來,比亞迪的車型設計都被認為“土得掉渣”,尤其是那獨樹一幟的漢字按鍵。

但無論吐槽再多,王傳福依舊我行我素,“中國人要有骨氣和信心……為什麼不能用?我們就這麼走,錯就錯了。”

王傳福對漢字的情結,或許源自他早期的一次出國經歷。當時,他到國外出差,對方海關執意要看他的返程機票,生怕他賴在國外。

這讓他感覺受到了侮辱,事後,他撂下了一句狠話:“讓我留下我都不願意。”

但即便固執如此,該妥協的時候,王傳福卻絲毫不含糊。

2016年,王傳福從大眾挖來沃爾夫岡·艾格,擔任比亞迪全球設計總監,並在深圳打造了一座先進的全球設計中心——黑水晶。

艾格的加盟,為比亞迪帶來了全然不同的新設計語言。

從宋MAX開始,比亞迪漢、海豹……被人吐槽了很多年的比亞迪,突然脱胎換骨,發佈了一系列令人尖叫的產品。

從技術到品牌,當比亞迪補上設計這塊最後的短板時,它的爆發也就水到渠成了。

04

王傳福=愛迪生+韋爾奇?

技術創新,講究的是節奏。

任正非曾説過:領先半步是先進,領先三步成先烈。科技史上,因為佈局太超前,死在半路上的企業不計其數。

比亞迪在電動車賽道上的佈局,幾乎領先了一個時代,卻最終活了下來,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它既懂堅持又懂妥協的生存哲學。

而這套哲學的精神之源,正是王傳福。

這個喜歡標榜自己“搞自然科學出身”的企業掌門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更像是一個技術控。

他喜歡讀書,辦公室的書架上,堆滿了技術類的書籍。

他的生活很單調,每天工作12個小時,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工廠、實驗室,和工人們一起抓研發進度。

王傳福很享受這種身份,不管什麼場合、見任何領導,都喜歡穿工服戴工牌。

對技術的痴狂,讓王傳福對自己的眼光和能力非常自信,有時甚至表現為是自負。

他曾經説過:“我不相信我們中國人造不出最好的汽車。”

他更蔑視西方的技術壁壘,在他看來,這就是對手給後來者營造的一種產業恐嚇,讓其知難而退。

當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斷言,大陸就是以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芯片時,他回懟道:芯片又不是神造的,而是人造出來的!

這樣的自信,也讓王傳福在比亞迪內部,説一不二。

當年決定進軍汽車產業時,有記者曾問他,這是你個人的決定,還是集體討論的結果?王傳福答道:

“我的意見就是公司管理層的意見。”

自信的人,通常都很固執、不懂得妥協。但如果你據此認為,王傳福也是這樣的人,那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自信並沒有讓王傳福變得死板。只不過,他的妥協裏總帶着幾分技術控的執拗。

據彭博社報道,王傳福早年曾去香港見投資人。

路上,這位董事長被下屬建議,捯飭一下自己的外表。而他的解決方案是:花幾美元,從路邊小販那裏買了一件新襯衫。

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曾經這樣形容王傳福:

“這傢伙簡直是愛迪生和韋爾奇的混合體。他既能像愛迪生那樣解決技術問題,又能像韋爾奇那樣把要做的事情搞定。”

很多人光注意到前一點,卻忽視了後一點。

對企業家來講,光有夢想還不夠,還要能把事情搞定。為此,他必須知道哪些自己能做,哪些要求助於現實。

沒有這種妥協,比亞迪不可能熬過漫長的產業等待期。

2008年,王傳福曾吹過一個牛:比亞迪2025年要做到全球第一。因為這個牛,王傳福被嘲笑了很多年。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早在2003年,在“忽悠”技術專家廉玉波加盟比亞迪時,王傳福就給他講過這個夢想。

以比亞迪目前的勢頭來看,這並非完全不可能。

距離2025年,還剩三年。留給王傳福的時間,不多了。

參考資料:

[1]《王傳福:比亞迪,築夢四時》商界

[2]《王傳福忍痛砸毀316 比亞迪孤注一擲F3》搜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