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張藝開
9月30日凌晨,-2°C的塔河列檢作業場,一列列裝載煤炭的貨車靜卧等待接受“體檢”。
大興安嶺古蓮河煤礦生產的煤炭主要通過鐵路運輸至黑龍江省內各大電廠,貨車檢車員就像車輛的“醫生”,需要24小時不間斷地為來往車輛“把脈問診”。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車輛段塔河運用車間便是電煤列車駛離這裏的第一道安全關卡。隨着供暖季的到來,日均有超過10列電煤外運,比平時多了約四分之一,除了吃飯時間,“醫生”們幾乎都在線路上“巡診”。
1時40分,值班室通知全組40882次51輛始發作業,2時20分準時發車。接到通知後,檢車員張永林與他的工友邸立柱迅速整備着裝,清點工具,手握檢點錘,走向了他們的“主戰場”。
張永林與邸立柱橫越線路落實指看標準。趙海峯 攝
“夜裏視線不好,咱們一定把車檢查到位。”深夜作業,張永林從不敢大意,不斷提示對面檢車員邸立柱,為了保證列車安全正點發出,他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對25輛貨車進行徹底的檢查,並把發現的故障處置完畢。
車列通風后,張永林同邸立柱開始車輛技術檢查作業,伴隨着“叮叮鐺鐺”的錘擊聲,張永林在車下鑽進鑽出,動作行雲流水,一身作業服在凜冽的寒風中顯得格外單薄。
張永林正在檢查軟管。趙海峯 攝
“嘶嘶嘶~”“不對!”憑藉着多年的檢車經驗,張永林當即斷定是連接軟管破損,導致車輛漏風,他們二人迅速取來了新軟管和工具,張永林和邸立柱配合着關閉了兩側的折角塞門,阻斷風源。二人密切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將破損的軟管換新,把事故消滅在萌芽中,為電煤列車正點發出爭取了寶貴時間。
張永林正在檢查轉向架內端配件及車體底部配件。趙海峯 攝
給車輛“體檢”的工作看似簡單,但要想把每輛車大大小小近300個零件檢查到位,實際上並不容易。為保證檢查質量,檢車員必須嚴格執行好“跨軌、俯身、探身”的作業標準,一天工作下來需要行走10多公里,累計步行2萬多步,彎腰檢查千餘次,無論對體力還是對毅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今晚的月亮真圓啊,保障好節日期間的煤炭和貨物運輸,讓大家都過個團圓節,我覺得很有意義。”在檢車員崗位工作了34年的張永林心裏明白,列檢工作雖然辛苦,但對鐵路運輸安全的保障作用卻很關鍵。
作業場星光點點,張永林和工友邸立柱與圓月相伴, “車輛醫生”為一列又一列鐵路貨車“把脈巡診”,守護着車輛運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