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時刻!“東數西算”國家工程全面啓動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李水青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2月18日報道,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後,又一大國家級超級工程來了!
本週,“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啓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啓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並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羣。這標誌我國“東數西算”項目拉開序幕。
東數西算,就是在西部大規模建設數據中心,既支撐東部算力需求,也帶動西部發展。
數據和算力,正在成為像水、電一樣的生產力要素,影響“國運”關鍵。
而現在,國家出手,再度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從全國角度一體化佈局,通過這個新時代超級工程,大刀闊斧地對全國算力資源進行調整配置,解決數據中心能耗高、數據資源利用效率不足、區域發展不協調等長期存在的問題。
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佈局設計。
一、圈定8大樞紐、10大集羣,大型數據中心都建在這裏近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啓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以下簡稱“國家樞紐節點”)。
就在本週四,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同志就實施“東數西算”工程答記者問,詳細解讀這一超級工程的背景、重要意義及總體思路。
何謂“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顧名思義,這是國家支持的、雲網融合的、全國資源一體化配置下圈定的數據中心建設區域。2021年5月,在貴陽召開的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正式啓動,經過半年多籌劃終於塵埃落定。
成為國家樞紐節點,意味着什麼?
讓我們首先來看看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在《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等文件中的指示:
“原則上,對於在國家樞紐節點之外新建的數據中心,地方政府不得給予土地、財税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國家樞紐節點以外的地區,統籌省內數據中心規劃佈局,與國家樞紐節點加強銜接,參與國家和省之間算力級聯調度。”
也就是説,今後,大型數據中心將主要佈局在國家圈定的這八大地區,其他地區,就不太適合倒騰超過3000個機櫃的大型數據中心了。
在這八個國家樞紐節點的基礎上,國家還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羣,包括張家口集羣、蕪湖集羣、和林格爾集羣、中衞集羣等。
可以看到,這些集羣都是當下數據中心基礎較好的地區,比如西部寧夏的中衞,截至2021年10月就已建成亞馬遜、美利雲、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天雲網絡、創客超算6個超大型數據中心,服務器裝機能力達到60萬台。而劃定這樣的物理邊界,也是為了進一步避免國家樞紐節點出現數據中心盲目發展情況。
同時,各地的數據中心建設也明確了綠色節能、上架率等發展目標。比如,集羣內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指標控制在1.25以內,數據中心平均上架率不低於65%。這也為各地建設數據中心設計了門檻,一些企業的數據中心可能要告停或調整。
二、“東數西算”正式啓動,網絡要求不高的業務先西遷伴隨着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圈定,我國“東數西算”工程也正式全面啓動。
“數”指數據,“算”是算力,即數據的處理能力。
根據官方解釋,“東數西算”指通過構建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佈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
當下,算力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算力設施成為像水力、電力一樣的基礎設施。截至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標準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每秒一萬三千億億次浮點運算)。隨着數字經濟發展,全社會對算力需求預計每年仍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然而,我國數據中心大多分佈在東部地區,隨着東部地區土地、能源等資源日趨緊張,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難以為繼。
再反觀我國西部地區,可再生能源豐富,具備非常好的發展數據中心、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條件。
這時候,我國體制優勢就充分體現了——站在全國“一張圖”的角度一體化佈局,國家推動優化算力資源配置。
根據計劃,對於後台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對網絡要求不高的業務,可率先向西轉移,由西部數據中心承接。
不過,受限於網絡長距離傳輸造成的時延,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等因素影響,西部數據中心並不能滿足所有算力需求。因此,一些對網絡要求較高的業務,比如,工業互聯網、金融證券、災害預警、遠程醫療、視頻通話、人工智能推理等,仍可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東部樞紐佈局。
“東數西算”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南水北調”等國家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構想始於1952年,2002年正式開工,歷經十年到2012年才建設完成,如今這一跨世紀工程已經惠及4.38億人,4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經濟發展格局因調水得到優化。
當下,算力正成為像水力、電力一樣的生產力要素,這一點正在被高層極大認可。而舉全國之力推動的“東數西算”工程,也有望成讓其為像“南水北調”工程一樣影響國運的關鍵之舉。
那麼“東數西算”工程可能帶來什麼樣的實際影響?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人在昨日發佈會上的解讀,工程的意義將包括以下幾大方面:
一是有利於提升國家整體算力水平。通過全國一體化的數據中心佈局建設,擴大算力設施規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實現全國算力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二是有利於促進綠色發展。加大數據中心在西部佈局,將大幅提升綠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納西部綠色能源,同時通過技術創新、以大換小、低碳發展等措施,持續優化數據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三是有利於擴大有效投資。數據中心產業鏈條長、投資規模大,帶動效應強。通過算力樞紐和數據中心集羣建設,將有力帶動產業上下游投資。
四是有利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通過算力設施由東向西佈局,將帶動相關產業有效轉移,促進東西部數據流通、價值傳遞,延展東部發展空間,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實際上,根據國內數據中心產業鏈玩家的區域佈局,“東數西算”也將促使一些玩家的數據中心項目不能繼續,或者需要調整計劃,因此產業格局也有可能被改變。
四、“東數西算”下一步如何走?下一步,如何加快構建“東數西算”一體化的算力體系?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人回應:“下一步國家會加大統籌力度,發揮政策疊加效應,一體化推進算力優化佈局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提升8大算力樞紐的影響力和集聚力,牽引帶動全國算力一體化協同發展。”
具體來説:
一是加強網絡設施聯通。加快打通東西部間數據直連通道,打造一批“東數西算”示範線路。優化通信網絡結構,提升國家數據中心集羣的網絡節點等級,提高網絡傳輸質量。
也就是説,西部不僅要建設數據中心,還要鋪設更多的運營商網絡。這將改變我國網絡設施在北上廣深等我國東部地區分佈過於集中的格局。
二是強化能源佈局聯動。加強數據中心和電力網一體化設計,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向數據中心供電。支持數據中心集羣配套可再生能源電站。對落實“東數西算”成效突出的數據中心項目優先考慮能耗指標支持。
三是支持技術創新融合。鼓勵數據中心節能降碳、可再生能源供電、異構算力融合、雲網融合、多雲調度、數據安全流通等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加強對關鍵技術產品的研發支持和規模化應用。
四是推進產業壯大生態。支持完善數據中心產業生態體系,加強數據中心上游設備製造業和下游數據要素流通、數據創新型應用和新型消費產業等集聚落地。支持西部算力樞紐圍繞數據中心就地發展數據加工、數據清洗、數據內容服務等偏勞動密集型產業。
結語:8大算力樞紐,打造全國算力一張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這8個地區成為我國的國家算力樞紐,不僅肯定了當地的大型數據中心發展前景,更要求其他地區與其配合協調,是整個中國算力“一張圖”的整體資源配置。
當下,隨着數字經濟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新基建”建設,這不僅體現在2022開年以來全國超25萬億元投資中的“新基建”權重上,也體現在全國一體協調調配資源的舉措中,為我國在全新的國內外局勢下,實現數字經濟發展“超車”帶來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