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執意排放核污染水,福島漁民憂心:剛從核災難中復甦的漁業將毀於一旦

“如果政府將核污水排入福島附近海域,我們迄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白費。”

政府執意排放核污染水,福島漁民憂心:剛從核災難中復甦的漁業將毀於一旦

福島有着歷史悠久、引以為傲的捕魚傳統,但這一傳統在2011年被無情的地震、海嘯、核災難重創。

災難降臨後,當地漁業一度癱瘓,漁民經歷了停捕、無數次輻射檢測、產品無法出口等種種艱辛坎坷。

12年後,漁民終於熬過凜冬,迎來複蘇的春天。孰料,在核災難中倖存下來的漁業又將遭受新的打擊——日本政府決意在今年春夏之交排放核污水。當地漁民擔心,12年的重建努力將付諸東流,正在復甦的漁業將毀於一旦,而自己的生活也將回到原點。

重複一個“儀式”

77歲的志賀金三郎(Kinzaburo Shiga,音譯)打了一船魚,滿載而歸,回到小名濱港。

但他不會直接把魚送入市場售賣,而是先要檢測這些魚的放射性物質含量。

自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海嘯、核泄漏事故至今,十多年來,他一直在重複這個“儀式”。

對於像志賀這樣的第三代福島漁民來説,經過那場浩劫後,過去十多年一路走來無比艱辛。

他們既失去了家園和親人,也一度失去了自己的生計。

核災難發生後,日本政府叫停福島等三個縣的沿海捕魚作業。而這些縣曾為日本提供一半的漁獲量。

禁令實施一年多時間,期間,當地漁民不能捕撈。儘管一年多後禁令解除,但是多年來,福島漁民仍然不能把漁獲物直接推向市場。他們主要做的事就是為東京電力公司收集放射性物質檢測樣本。而且,福島縣執行的檢測標準比日本國家標準更嚴格,超出標準的魚類不能上市。

直到福島縣魚類幾乎檢測不到銫等放射性物質之後,政府才於2021年撤銷對福島縣魚產品的餘下限制,大多數國家也放寬了進口禁令。

經過十多年的恢復與重建,福島整個漁業生態——包括捕撈、加工和銷售才得以重啓。

志賀和其他漁民以為十多年的噩夢終於熬到頭,沒想到又響起“晴天霹靂”——政府宣佈將從2023年春夏之交開始逐步排放100多萬噸核污染水,這一決定震驚了整個行業。

“恐怕會重回原點”

日本政府堅稱排放非常安全,因為核污水排海前會經過處理、過濾和稀釋,將達到安全排放標準,不會危害海洋環境和生物。

事實上,即便核廢水被淨化,仍會殘留放射性物質,比如氚。

隨着排放期限逼近,福島漁民擔心,無論處理過的核污水是否安全,此舉都會削弱消費者對福島產品的信心,並再次破壞他們辛苦恢復、略有起色的祖業。

福島當地漁業組織也表示,將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會影響消費者觀感,讓剛剛開始緩慢復甦的當地漁業再次名譽掃地。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不管是否經過處理,這都是核污水。(人們)很難理解什麼是安全,什麼是風險。”日本法政大學人類學家高橋聖子(Satsuki Takahashi,音譯)説,核污水帶來的最大問題之一是,一旦產品標籤上註明產地,消費者恐怕很難放心購買。

從目前來看,儘管福島漁業已經重啓,但依然脆弱,產量仍未達到災難前的水平。

日本政府數據顯示,在2011年災難發生前一年,福島沿海漁業的漁獲價值約6900萬美元。到2018年,這一數字下降到略高於1700萬美元。到2022年,雖然小幅回升至約2600萬美元,但仍然無法與過去相比。

“我知道政府決定將處理後的核污水排放到海中,但對漁民來説,這是在沒有徵得我們完全同意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志賀説,這讓他感到非常憤怒。

和志賀金三郎一樣,71歲的小野春夫(Haruo Ono,音譯)也是福島第三代漁民,50多年來一直在新地町出海捕魚。這裏距離出事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以北僅55公里。

核泄漏事故使這一地區的漁業完全陷入停滯狀態,直到12年後才逐步復甦,魚價也在慢慢上漲。但排污帶來新威脅,可能會使取得的進展前功盡棄。

“12年過去了,我們終於可以真正開始做一點生意了。”小野説,但現在又要排放核污水,實在讓人無法忍受,“我們恐怕會再次回到原點”。

福島大學研究環境與輻射的副教授和田利浩(Toshihiro Wada,音譯)表示漁民們的擔憂完全可以理解。他説,東電宣佈排放核污水,對該地區剛剛恢復的漁業來説是“不幸的”。

“一切努力都將白費”

為了消除漁民和消費者的顧慮、擔憂,日本政府和東電沒少花心思,做説服工作。

他們聲稱,日本的輻射檢測標準比其他排放核污水的國家更為嚴格。而且,此次排放也得到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批准。

東電發言人向漁民“保證”:“我們有安全處理水的設備。”

為了證明處理後的核污水安全無害,東電還用處理水養殖魚類、貝類和海藻並監測所含氚濃度,然後與在普通海水中養殖的同類海產品進行對比。

然而,在一些專家看來,所謂“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政治概念,而不是科學概念。

2012年,法國一項研究指出,氚對水生動物,尤其是無脊椎動物的DNA和生殖過程有危害。而不同物種對不同濃度的氚的敏感性差異,還需進一步研究。

即便是東電自身也承認“檢測魚類的氚含量非常困難”。

東電錶示,公司從去年開始評估氚對福島縣魚類的影響,併發布一份技術文件,指出“只有少數分析機構能夠進行這種檢測”,而且結果並不完全相同。

此外,日本政府和東電的公信力也飽受質疑。

東京電機大學研究員壽樂浩太(Kohta Juraku,音譯)在2016年撰寫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災後一系列失誤進一步侵蝕了公眾對政府與東電的信任。

例如,2012年,政府和東電向當地漁業代表提出一項行動計劃,包括在地下水湧入核反應堆建築物之前抽取地下水,並將其排入海洋。但是,後來竟發生300噸含放射性物質的水從核電站泄漏到海里的安全事故,激怒了當地漁民,該計劃被推遲到2014年實施。

對於政府與東電執意排污的決定,小野春夫憤怒地説,“他們為什麼要破壞海洋?海洋不只屬於人類,它也不是垃圾桶”。在他看來,福島民眾沒有做錯任何事,卻受夠了苦,現在又要受更多的罪。

“為什麼向福島海域排放,而不是東京或大阪?”他質問道。

對志賀來説,生活離恢復常態依然遙遠。

“我們正在主動向消費者發出呼籲,讓他們瞭解(我們的產品是安全的),但很難做到這一點。”他擔心,隨着核污水即將排放,各國可能會重新禁止進口福島魚類。

“如果政府將核污水排入福島附近海域,我們迄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白費。”志賀嘆息道。

小野春夫更對福島下一代漁民的前景感到悲觀。

“對我來説還好,我今年71歲,會繼續在海上工作,直到死去……但是那些上小學和初中的孩子呢?他們怎麼辦?對他們來説(捕魚)太不穩定了,是沒法靠這個謀生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66 字。

轉載請註明: 政府執意排放核污染水,福島漁民憂心:剛從核災難中復甦的漁業將毀於一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