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學者網站3月13日發表一篇題為《中國人對發達國家有何看法?2021版》的文章,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亞當·劉(音)、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副教授李曉雋和美國賴斯大學政治學副教授方松英。文章稱,中國人對美國負面看法略有下降。全文摘編如下:
2020年11月,就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夕,我們在中國進行了一次民意調查,探尋中國公民對包括美國在內的14個發達國家的看法。這項調查受到皮尤研究中心一項調查的啓發,也是對它的補充——皮尤研究中心調查了這14個國家的公眾對中國的看法。重要的是,我們發現中國人和美國人不喜歡彼此的程度是相似的,77%的中國受訪者表示非常或有些不喜歡美國。我們提出,中國對美國的反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內雙邊關係前所未有的惡化。
隨着美國新總統的上台,中國的輿論發生了變化嗎?
在拜登宣誓就職後,我們於2021年1月25日至2月2日對1018名中國成年人進行了第二次調查,看看中國公眾對這14個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看法自特朗普離任以來是否發生了變化。
我們提出了與大選前那次調查相同的問題:“你對以下國家有何看法?”
第二次調查的結果與第一次大體一致。具體而言,對美國持負面看法的受訪者仍然最多,72%的受訪者對美國持有非常負面或有些負面的看法,排在後面的是美國的親密盟友:日本(58%)、澳大利亞(54%)、加拿大(46%)和英國(45%)。與第一次調查一樣,歐洲大陸國家的情況更好一些,對它們持負面看法的中國受訪者比例為30%或以下。
上述兩項調查體現的模式表明,中國輿論的潛在趨勢在這三個月裏是穩定的,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仍將如此。任何單一事件,哪怕是像美國總統選舉這樣的重大事件,都無法徹底改變潛在的情緒。
然而,在我們這兩項調查中,中國公眾的看法有一些小變化值得注意。
首先,美國不受歡迎的程度從77%降至72%。不確定的程度——即選擇“不知道”的受訪者比例——在兩項調查中對美國來説都是一樣的,均為3%,因此這種變化意味着好感度提高了5個百分點。中國對美國的敵意似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與特朗普的總統任期有關,而不是與美國本身有關。因此,美國領導層的更迭可能導致第二次調查的對美好感度略有上升。
其次,對美國的親密盟友來説,雖然加拿大和英國的不受歡迎程度幾乎沒有變化,但對澳大利亞持負面看法的受訪者比例從47%上升到54%,上升了7個百分點。這一變化反映出中澳關係進一步惡化。
第三,中國人對歐洲大陸國家的看法保持穩定,負面看法沒有增加,對某些國家還略有下降。
總而言之,美國總統大選似乎導致中國受訪者對美國的看法發生了微小但積極的變化。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