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恆站在河邊,回憶當時被洪水沖走情景。
被洪水沖走10個小時後,7月21日早上楊旭恆(左一)成功靠岸,這是被營救後的情景。受訪者供圖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呂高見文圖
時隔倆月有餘,站在洪水肆虐的地方,新密市雙洎河仍滿目瘡痍,橋樑沖塌,河堤被沖毀。如今雖經過恢復重建,但村民家房屋被水泡過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
7月20日當天,新密遭遇特大暴雨,多處出現羣眾被困險情。危難之中見真情,身為民警的他和戰友一起連續轉移、營救羣眾51人,自己卻不慎被洪水沖走3公里。萬幸的是,漂流10個小時後終獲救。
從救人到自救,再到救人,新密市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副所長(現任新密市公安局副局長),楊旭恆被稱為“警界傳奇”。他是如何煉成的?到底什麼力量讓他捨命救人?近期,記者利用近一週時間深入楊旭恆工作、生活過的地方,調查走訪尋找答案。
重走被水淹之路,村民滿眼都是感激
9月中旬,記者趕到了楊旭恆當時被洪水沖走的地方實地進行走訪,河道內的水已經見底,露出高低不平的石頭,往日渾濁的河水也已變得清澈,自西向東緩緩流淌。
沿着河道走訪,部分已恢復災後重建,被沖垮的橋面也重新澆築了混凝土,能夠保持正常通行。
在河邊一棟兩層高村委會廢棄的樓房中,記者看到,牆體上被水泡的痕跡有一人多高,仍然清晰可見。
“當時多虧了楊旭恆警官他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説起當時情景,今年75歲的五組村民程女士感慨萬千。她告訴記者,7月20日下午,村裏的水到腰深,情況十分危急,感到後怕時候,民警趕來了。
村民王飛翔回憶,洪水來臨時,幾個民警抬着老人,派出所挨家挨户去家裏查看,幫助轉移羣眾。包村民警,羣眾有訴求,他們都會力所能及去幫助。
城關鎮派出所副所長謝言文也是參與救援的其中一名民警,他説,當時轉移到西瓦店小學的羣眾,大概六七百人。
對於一些身體殘疾的村民,民警就把他們背了出去。在楊旭恆失蹤瞬間,水很大,無法施救,謝言文眼看着警車閃着警燈,往東側漂,卻無能為力。
對丈夫捨身救人不意外,但感到後怕
“作為妻子,我還是很擔心丈夫的。”9月14日下午,回憶事發情景,楊旭恆的妻子張丹平幾次哽咽。對丈夫捨身救人不意外,但感到後怕。在家裏丈夫是比較細心的一個人,經常在工作,上下班不固定。
得知丈夫被洪水沖走消息,還是在新聞上看到的,視頻看了幾十遍,看一遍哭一遍。她知道丈夫會游泳,不會有事,但心一直懸着,沒底。
在醫院看見丈夫那天,整個人都蒙了,不知道會那麼危險,也是最疲憊的一次。丈夫靜靜地躺着,腳在外面露着,每個腳指頭上都有劃傷,深的,淺的。丈夫一直在安慰她,沒事,要瞞着父母。
“如果爸爸被洪水沖走了,你就沒有爸爸了。”張丹平給孩子説,孩子就忍不住哭,不敢讓老人看到。
萬一丈夫失蹤找不到了,真不知道以後該咋辦,“雖然説現在人安全了,對我來説還是不敢想象的。”
“丈夫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穩重,踏實。工作性質忙。”張丹平坦言,偶爾也會埋怨丈夫,不顧家。“孩子常説,我要當羣眾,因為爸爸説,他説服務羣眾,會保護羣眾。”現在丈夫睡覺經常會説夢話,夢中喊“抓人”,是把警察職責銘刻在了心上。
一萬元獎金,全部捐給了受災羣眾
“跟闖關似的,不知道那4座橋是怎樣過來的。”楊旭恆説,真的不敢想象,當時雨下得非常大,有一絲恐慌感,但是想得更多還是堅信自己要活下來。
楊旭恆成功上岸後,拿着借來的手機伸到窗户外面,尋找信號,手機信號斷斷續續,最終報警成功。
7月29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了“尋找暴雨中的凡人英雄”活動,楊旭恆榮登凡人英雄榜,並獲獎金1萬元。楊旭恆將所獲得的這筆獎金,全部捐給了當地受災羣眾。
一名紀檢幹部這樣評價楊旭恆,他為人坦誠,胸懷坦蕩,生活樸實。10年以來,沒有任何負面投訴。
新密市公安局局長姬勇斌回憶當時情景這樣形容,城關鎮災情最嚴重,水很大,雨下得更大,剷車都過不去,其他車輛可想而知。此外,一旦泄洪,羣眾生命就會出現危險。
“往下游尋找,通知下游的人員找,要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價展開救援。”姬勇斌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當時得知楊旭恆失蹤的消息後,心情很複雜,開完會已經凌晨兩點多,後續基本沒有睡覺。
咱們的同志找到了,還活着。楊旭恆憑着頑強的意志,過硬的技術獲救後,大家當時心情特別激動。楊旭恆事蹟對新密公安也起到積極的作用。下一步會掀起向楊旭恆同志學習高潮,為新密平安保駕護航。
“心中裝着人民,腳下充滿力量。”姬勇斌告訴記者,當時不管安排楊旭恆,還是公安局其他民警去救援,都會義無反顧,圓滿完成任務。
綽號“大包”,連續三年被評“三好學生”
楊旭恆是河南警察學院警察管理系2011屆畢業生,2008年考入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警察管理系(河南警察學院前身),在校期間曾多次榮獲獎學金,連續三年被評為“三好學生”。
熟悉楊旭恆在校時的隊長劉桂玲老師和滕敬老師回憶,上學時,同學們都親切地叫楊旭恆“大包”。這是褒義詞,因為,隊裏但凡有髒活累活,同學們只要有啥難事愁事找到他,他都大包大攬,力所能及幫辦。
滕敬老師説,一次,楊旭恆所在的七中隊有位女生突然暈倒,學校新校區當時地處偏遠不好打車,他立刻揹着那位女同學從學校一直送到醫院,輸完水後又護送女同學安全返校。
2008年,新校區剛剛啓用,百端待舉,條件艱苦。2008級的師生也因此被全校師生戲稱為“拓荒者”。課餘時間除草搬磚、義務勞動時,楊旭恆總是説:“我來吧,我有勁!”
劉桂玲老師回憶説:“大學三年,楊旭恆當了三年寢室長,主動幫助大家打掃了三年的宿舍衞生,也幫助同學們提了三年的開水。他還是七中隊的紀律委員,雖然話不多,但是工作起來一絲不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凡成大事者,都是從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小事成長起來的,浩然正氣,也是從平凡的小事中培養起來的。
楊旭恆正是靠着紮實的基礎,一步步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