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在學術界有印第安人是殷商後代的説法,是因為美國考古學家在新墨西哥州加州和亞利桑那州多個巖壁上發現了殷商的甲骨文。因為文字及文字篆刻事件比哥倫布美洲早了2800年,所以有的專家認為是商朝人最新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那麼這種説法是否準確呢?
關於印第安人來源主要有五種學説。第一種是“歐洲移民説”,這種説法認為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從歐洲大陸向北經冰島和格陵蘭島進人美洲的,也有人認為,歐洲人是通過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的。第二種是“南太平洋島嶼説”,這種説法認為亞洲人經過南太平洋的島嶼,逐步移入美洲。也有人認為,是本來就生活在太平洋羣島上的波利尼西亞人通過南太平洋島嶼進入美洲的。第三種是“非洲移民説”,這種説法認為非洲黑人,特別是努比亞人、馬里人,都有可能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第四種是“亞蒙人種説”,這種説法認為是蒙古人種的亞洲人,在4萬年和1.8萬年前,通過白令海峽結冰的“走廊”,從阿拉斯加進入美洲大陸的。其中這四種説法最有可能性的是第四種,畢竟從人種來説印第安人更像黃種人。
除了這四種説法之外,近些年還流傳着“華人説”,該學説認為印第安人是我國殷商時期華人的後裔。周滅殷商後,殷商殘餘王族率領一支民眾從結冰的白令海峽遠遷而去。但是這種學説尚未被廣泛的認可。
據《左傳僖公十六年》中載“六鷁退飛過宋都”。“鷁”就是蜂鳥,中國從始至終都沒有蜂鳥這種動物,作為美洲大陸廣泛存在的鳥類,居然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1000多年前出現在中國古文的記載中,着實讓人匪夷所思。而且宋國又是商人的後代建立的國家,不由的讓人懷疑是當年亡國之後離開華夏大陸的殷商後裔,從美洲大陸帶回來的。上世紀70年代,香港學者衞聚賢也曾在《中國古代美洲交通考》中撰文説過這件事:殷人亡國後,逃亡到了美洲,殷人後裔曾派人回到中原,帶回六隻美洲特有的蜂鳥。
中國古代的先民們擁有着豐富的航海經驗,這為殷人在亡國後東渡大平洋到達美洲大陸提供了技術、理論支持。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載:“東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國”。《海外東經》也有記載:“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由此可見早在殷商之前古人們就認為在遙遠的東方還有一片大陸。
此外還有一件十分湊巧的事,在殷商亡國後,遠征東夷的大軍很快就沒有消息了,既沒有回國救援也沒有被西周派兵去圍剿的記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們離開華夏大陸了,而在這批殷商大軍從華夏大地上消失後不久,遙遠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區突然興起了一種有着亞洲特徵的奧爾梅克文化,兩者在時間上的聯繫不由讓人想入非非。最關鍵的是後來在美洲大陸上發現的奧爾梅克文化時期的文物明顯地具有殷商文化的特徵。如在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出土的假斧與殷商的玉圭如出一轍。
據紐約《世界日報》1996年11月1日報道:北京商代問題學術專家陳漢平,在9月華府舉辦的一項美洲奧爾梅克文明展覽中,發現一件1955年墨西哥出土的拉文塔第4號文物的玉圭,刻有4個符號,是3千多年前中國商代的甲骨文。陳漢平讀出了這4個豎型排列的符號的大意:“統治者和首領們建立了王國的基礎”。
隨着越來越多的考古證據的發現,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不管是中國的還是美洲的官方歷史教科書都會將這批橫渡太平洋、促進美洲文明發展的殷商勇士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