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
美國總統拜登的“歐洲行”,核心部分七國集團(G7)峯會已經結束。拜登舉着“美國回來了”的旗幟而來,但並未出現夾道歡迎的場面,卻聽到了英國民眾抗議“七國集團”在抗疫和恢復就業方面無能的聲音。至少到目前為止,無論是歐洲大國官方的表態,公眾的反應,媒體的報道,都看不出“美國回來了”受到歐洲歡迎的跡象。
拜登“歐洲行”的目的,第一,為了“重振西方陣營”,突出“共同價值觀”,鼓吹強化意識形態的作用,以“民主國家”和“非民主及威權國家”劃線區分陣營。第二,為了動員盟友和“夥伴”共同應對中國,拜登拋出所謂“把世界重建的更好”的“倡議”,宣稱要“協助貧窮國家興建基礎設施”。歐洲媒體指出這是為了對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不過,連美國媒體也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一帶一路”倡議的本質特徵是“共商共建共享”,核心是共享,基礎是平等共贏,美國顯然做不到。
拜登想通過“歐洲行”修復被前總統特朗普破壞的美歐關係,但特朗普時期積累的美歐矛盾,由於拜登政府尚未大幅修改前任政策而不會化解,日前炒得很熱的“竊聽門”事件也使得雙方見面難免尷尬。拜登還想得到歐洲盟友,特別是法、德、英三大國對美國“領導地位”的擁戴。不能否認,歐洲仍要維繫與美國的盟約,但媒體普遍認為美歐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6月11日,參加七國集團峯會的領導人在英國康沃爾郡卡比斯貝合影。圖源:新華社
拜登想拉歐洲共同對抗中國,但實際上很難達到目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G7峯會前夕公開表示法國和歐洲“應有獨立立場”,在印太防務問題上不與美國結盟。他説,中國不是北約峯會的核心議題。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在會前表示,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問題上,世界需要同中國合作,離開中國氣候問題永遠無法解決。意大利總理德拉吉在發言中強調歐中制度不同,但可以合作。這些話顯然是在提醒拜登:歐洲不會盲目跟着美國結夥對抗中國,因為這不符合歐洲的利益。馬克龍、默克爾早就明確表示過這種態度。峯會後馬克龍舉行記者會講得更加透徹,他説,“七國集團”不是“敵對俱樂部”,與中國發展夥伴關係需要“坦誠與尊重”。
可以預見,拜登的“歐洲行”很難達成目標,美歐關係裂痕不斷加深,再也不可能“回到從前”。(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前駐外大使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