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琳
12月29日,壽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聚力高質量發展 建設高品質城市”發佈會,邀請市農業農村局主要領導介紹全市農業發展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全市以技術升級、鏈條追溯推動由“增產”向“提質”轉變。總投資15億元的蔬菜小鎮、總投資8.5億元的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等一批現代化園區成為濰坊國家農綜區的重點支撐項目,全面推廣大型水肥一體機、智能温控、自動補光等新技術和區塊鏈全程追溯系統。由趙春江院士領銜規劃設計的佔地8萬平米的“中國壽光型智能玻璃温室”,應用120多項專利技術,可比“荷蘭模式”温室降低耗能一半以上。
建立二維碼追溯體系,健全質量安全“紅黑名單”
壽光高質量發展農業堅持走綠色化發展之路。市財政每年拿出近3000萬元資金,開展設施蔬菜“沃土工程”,推廣微生物肥料、秸稈還田、綠色防控等七大土壤改良模式,目前累計推廣水肥一體化21.2萬畝,推廣土壤改良技術30萬畝,每年推廣綠色防控技術1萬多畝,蔬菜秸稈年處理量達100多萬噸。
推進農產品質量“智能追溯”。在全省率先推廣了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探索建立了二維碼信息追溯體系,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紅黑名單”管理和信用評級分類監管制度,將全市劃分為28個監管網格,配備56名監管員,開發完善智慧監管服務平台,對全市蔬菜大棚、合作社和農資門店進行GIS精準定位,網格化監管實現數字化智慧化,蔬菜生產、農藥實名制銷售、蔬菜質量檢測、蔬菜交易等大數據資源實現互聯互通、智慧分析,蔬菜質量實現全程可追溯。
截至11月底,共抽檢蔬菜樣品10.6萬批次,農藥576批次、肥料230批次,蔬菜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9.6%以上。
五千多種蔬菜、種苗、農資實現網上銷售
打造壽光蔬菜“金字招牌”,編制了品質蔬菜產業發展規劃,聘請專業機構對“壽光蔬菜”品牌進行了頂層設計,“壽光蔬菜”成功註冊為地理標誌集體商標,成立了“好品山東·鄉村名品”濰坊雲倉,壽光蔬菜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首批50個特色農產品優勢產業集羣之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認證基地達到41家、3.13萬畝,數量和麪積居全國縣市之最。
全面實施提升農民合作社水平專項行動,深入開展“空殼社”“回頭看”專項清理,截止目前,全市2128家果蔬類合作社,已創建國家級示範社3家、省級示範社17家、濰坊示範社48家;已申報註銷“空殼社”335家,另有520家達到規範提升要求。
與京東物流、阿里巴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天貓開設壽光蔬菜旗艦店,阿里全國首個“數字農業產業帶”落户壽光,5000多種蔬菜、種苗、農資實現了網上銷售。
“種子”上做文章,打造“中國蔬菜種業硅谷”
緊扣“種子”這個核心,以種業研發、品種推廣搶佔現代農業制高點,打造“中國蔬菜種業硅谷”。
先後與10多家國家級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合作關係,中國農科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農業農村部蔬菜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壽光分中心等一批國字號平台相繼落户,探索了院地合作實體化運行新模式,中科院瀋陽生態應用研究所、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每年派遣40名專家和研究生,常駐壽光開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省級種業技術研發中心達7家,自主研發蔬菜新品種達140個(其中獲得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的82個),國產蔬菜種子市場佔有率達到70%以上。
今年,面對疫情影響,壽光將種博會和第21屆菜博會在網上同期舉辦,展示405家科研機構的4280多個蔬菜新品種。12月8日,舉辦了秋季種博會,展示400多家企業的3300多個品種。全市年繁育蔬菜種苗達17億株,成為山東省第一批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種苗繁育基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