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指尖城市】記者手記:城市的下一站 應當通往幸福
“2020·指尖城市”主題採訪活動結束,記者跟隨採訪團先後在杭州、嘉興、蕪湖、合肥、天津五市領略了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進程。本文記述記者此行印象較為深刻的體會。
評價一個城市,看它怎樣對待有特殊需求的羣體。
老年人、兒童、孕婦、殘疾人、不識字的人、生病的人、腿腳不便的人、不想開通移動支付的人……可以説,作為城市居民,不論是誰,都有可能對公共服務“有特殊需求”。即使現在沒有,今後也很有可能有。
一個城市的文明、安全、開放、友好、便利最能體現在什麼地方?
不是數據庫有多麼大而全,也不是用上了多新的技術,更不是政務中心的電子屏有多麼氣派。
而是有沒有為與城市相關的人羣提供安全便捷、相對平等、不斷完善、有反饋機制的公共服務。
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氣度,在於如何平衡追求高效與確保兜底、發展趨勢與行為慣性、近期成果與遠景目標之間的關係。
期待智慧城市的建設能真正改善削弱羣眾“獲得感”的痼疾。
城市生活中,哪些問題在削弱羣眾的“獲得感”?
交通堵、環境差、辦事難、看病難、秩序亂……可喜的是,通過技術手段,很多問題有望得到改善和解決。
杭州的交通治理、烏鎮的一物一碼、蕪湖的政務網門户辦件、合肥的城市生命線工程、天津的陽光政務,都提供了相當可借鑑的“樣板”。
可以説,這也是一次城市賽道上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公共服務的水平越高,才能對人才和資金形成更大的吸引力。生活居住環境、營商環境、就業環境等的改善,都依賴於此。城市治理的成績單,是可以由人才和資金用腳投票投出來的。
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當技術不遺餘力為實現這個目標發揮作用的時候,城市的嶄新面貌將在不遠的將來顯現。(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