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金融還是技術領域,總有人喜歡搞點“概念股”。這一次,搞“概念股”的是日本政府。4月上旬,有日本消息人士透露,從今年3月份開始,日本政府正在研究下一代國產戰鬥機的出口問題。日本政府的這一打算同新一代戰鬥機的研發和生產成本直接相關,按照目前的推算,如果新一代戰鬥機研發成功並投產,航空自衞隊將可能只購買100架左右、單機採購價格或許將達到200億日元(約合13.15億元人民幣),而總計開發費用甚至可能超過5萬億日元,因此需要增加製造數量以分攤成本。
圖注:日本X-2心神技術驗證機,僅作為技術驗證
應該説,單純從市場角度出發,日本人的眼光不可謂不毒辣。目前已經實現批量生產的第五代戰鬥機包括F-22A、F-35A/B/C和殲-20(蘇-57本來也應該算,但這種戰鬥機在首架量產機墜毀之後幾乎就沒了下文),其中F-22A早已停產、恢復生產線極其困難,且很多方面的設計已經不符合目前的潛在作戰環境、必須進行設計修改;F-35系列(主要是F-35A)雖然多用途能力強,但在飛行性能上不夠“極端”,對於一些潛在國外用户來説未必是最好的選擇;殲-20則必須首先滿足國內需求、短時期內向國外出口的可能性非常小。
圖注:F-22戰鬥機
由此一來,在第五代戰鬥機逐漸成為主流之後,國際軍貿市場上便會出現了一種非常“反常”的局面:重型戰鬥機的缺失。在上世紀60到80年代,國際軍貿市場上最主要的重型戰鬥機機型是F-4,上世紀90年代至今則是F-15系列和蘇-30系列。如果未來十年內殲-20仍然沒有投入國際市場的計劃、蘇-57又難以完全成熟,那麼希望獲得比F-35平台更大的五代機的國家和地區,就很難購買到合適的機型。而日本下一代戰鬥機恰恰就是一種類似F-22的重型戰鬥機,這種戰鬥機對於潛在買家的吸引力,當然不言自明。
圖注:B-2隱身戰略轟炸機、F-35、F-15三機編隊
因此,如果日本下一代戰鬥機能夠順利研製並投入量產,即便有日本武器裝備一貫的價格過高的毛病,如果性能達到接近F-22或殲-20的水準,也還是能夠吸引到一些潛在客户的。但問題就在於單憑日本的航空工業水平和飛行器設計能力,想實現這一目標實在是太過於困難了。眾所周知,日本在冷戰時期曾一度屬於航空工業水平較為領先的國家,並設計了F-1和F-2兩款支援戰鬥機、組裝生產了F-4EJ和F-15J兩代重型戰鬥機。可以認為,日本在戰鬥機設計製造方面具有一定技術積累,自行設計新一代戰鬥機並非完全沒有基礎。但是,限制因素卻更多。
圖注:澳大利亞空軍對F-35A戰機的發動機進行拆卸維護
①技術水平不到位,只能尋求強援
從設計角度來説,F-1和F-2基於歐美成熟機型設計,而且兩者都是以對海攻擊為主要任務的機型,以此作為以制空防空為主要任務的重型戰機的借鑑意義不大。日本雖然可以從F-35A上學習到一些東西,但對於設計第五代戰鬥機來説遠遠不夠。而且,日本從基本的空氣動力學到航工程學方面都比較薄弱,而在研發第五代戰鬥機的問題上,即便是俄羅斯這樣的一流航空技術強國都無法在十年內完成第五代戰鬥機的設計、原型機制造和試飛,對於日本來説實現這個目標就更不可能。
圖注:FOAS假象圖
日本並非意識不到自身在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為此日本選擇同英國合作。應該説這個選擇非常合理,英國在上世紀90年代的FOAS計劃中的有人駕駛機型就是不折不扣的第五代戰鬥機,該機完成了基礎設計、並製造了全尺寸模型,可以説英國在第五代戰鬥機方面的技術積累遠比日本強得多。從航空工業技術水平方面來説,日本與英國根本不能等量齊觀,即便英國的航空工業和航空器設計能力遠不如美國,曾有望獨立完成“四代半”戰機設計(“颱風”即基於BAE的EAP方案修改而來)的英國,也絕對算得上是強有力的合作伙伴。
圖注:英國六代機暴風雪全尺寸模型
②你要賣就動了強援的奶酪
但如果日本希望將其第五代戰鬥機投入國際市場,或許會讓這種合作關係變得微妙——目前英國也在研發號稱第六代戰鬥機(實則可能是“五代半”)的“暴風”戰鬥機,若日本新一代戰鬥機研發成功並對外出口,毫無疑問會搶了英國人的市場份額。因此,英國或許對日本下一代戰鬥機項目並不熱心,所能提供的技術支持也可能停留在基礎設計階段,真正涉及到氣動佈局、材料、發動機等關鍵技術方面,英國可能同樣不會提供比較全面的技術。換句話説,日本“單打獨鬥”的可能性仍然比較高。
圖注:英國皇家空軍未來空優機隊的編隊假想圖,最下為六代機暴風雪
③美國不會袖手旁觀,打壓你沒道理
另一方面,日本新一代戰鬥機動了的也絕不僅僅是英國人的蛋糕。目前美國有將F-35打造為繼F-16後新一代“國際戰鬥機”的打算,而由於第五代戰鬥機由於價格昂貴本來市場就比較小,因此日本新一代戰鬥機若成功提供到國際市場,美國不可能坐視不管。即便不在政治層面施壓,美國也能夠通過減少或停止向日本提供關鍵性技術設備影響日本新一代戰鬥機的正常生產,這種從供應鏈上游的制裁造成的麻煩,對於日本來説絕對無法克服。無法繞過這一難關,自然向其他國家出口下一代戰鬥機也就無從談起了。
圖注:F-35保養的很不錯
總體來説,日本下一代戰鬥機面臨着一個非常嚴重的發展悖論:如果日本不將該機投入國際市場,那麼該機將因產量很低而導致成本過於高昂,甚至可能會因財政上的風險而被砍掉項目;反之如果日本將該機投入國際市場,就不可避免地會與歐美國家的同類機型產生競爭,從而導致在技術和供應鏈方面受到歐美國家制裁。因此,日本雖然確實有將下一代戰鬥機出口到其他國家的意願,但奈何日本既不掌握研製先進戰鬥機的關鍵技術又不具有武器出口渠道,這種畫餅充飢式的“概念股”,終究不會真有人去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