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949年5月29日出版的人民日報頭版。 資料圖片
如今,夜晚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熱鬧非凡。 王 岡攝(人民圖片)
“那天早晨,我上班經過南京路,看見許多穿黃色軍裝的解放軍戰士抱着槍,和衣睡在路邊。我當時就奇怪,解放軍戰士怎麼都睡在地上?”72年前上海街頭的這一幕,範洪濤永生難忘。
1949年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解放軍嚴格遵守“入城守則”,不入民宅睡馬路,以此作為送給上海市民的一份“見面禮”。“解放軍到底不一樣啊!我記得,南京路上掛滿了橫幅和彩燈,老百姓發自心底歡迎解放軍。”輕拂着記者鋪開的人民日報老報樣,92歲高齡的範洪濤指尖微顫。
1949年5月29日的人民日報頭版,幾乎整版都是關於全國最大城市上海解放的報道。泛黃紙頁上的鉛字,記載了上海人民的喜悦:“他們貼標語、掛漫畫、扭秧歌,向解放軍獻花。其中有一條標語寫着:‘我們的日子來了!’”
歷史並未遠去。72年後,記者走進商鋪林立、遊人如織的南京路步行街,看到永安百貨頂樓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上海解放的第一面紅旗曾在相同的位置高高升起;樓對面,上海第一食品商店內人氣很旺,廣播“上海解放”的第一聲就是從這裏發出;往北,依稀可見修繕一新的黃浦劇場,那是《義勇軍進行曲》第一次唱響的地方……
改天換地的解放,讓昔日“冒險家的樂園”真正變成“人民的路”。今天,在城市建設者的悉心守護下,作為上海地標的南京路歷久彌新。
“上海解放前,南京路是蠻繁華的,但那個繁華屬於有錢有勢的人,平頭百姓只能住在路兩旁的舊里弄,一家好幾口人擠在一個不到10平米的亭子間,真是‘螺螄殼裏做道場’。”73歲的張宛青在南京路附近一條弄堂住了一輩子。領着記者穿過一扇石庫門,順着木台階上樓,她回頭一笑:“兒子、女兒都買大房子了,但我不願搬走。”
逼仄的弄堂生活,為什麼反倒過出了癮頭?一進張宛青家裏,記者似乎找到了答案:煤球爐子早就換成瓶裝液化氣,洗手間安了抽水馬桶;屋外的上街沿也墊高了,鋪設了排水口,下雨天不用再愁屋裏“發大水”;站在陽台四望,不遠處,錯落有致的高樓大廈成了別樣風景。“到夜裏,步行街上霓虹燈全都亮起來,老漂亮的!”
張宛青説,這還不是答案的全部,“阿拉對南京路感情深,因為這裏老温暖嘞!”
這份温暖,來自守護南京路的一羣衞士,延續了70餘年。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警備區某部三營八連進駐南京路,擔負警衞等執勤任務。他們身居鬧市,一塵不染,全心全意為民服務,被上海人稱為最可愛的“霓虹燈下的哨兵”。
在南京路步行街西端新建的下沉式廣場,記者看到一塊巨型浮雕,刻畫的正是這支“南京路上好八連”與上海人民的魚水情:神色堅毅的戰士,有的緊握鋼槍,站崗放哨;有的鑿石鋪路,幫忙建設;有的修鞋剪髮,服務市民……旁邊鐫刻着毛澤東揮毫寫下的《八連頌》:“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而今,每月20日,在這座巨型浮雕旁的路邊,接替“好八連”承擔南京路執勤任務的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十中隊戰士們,總是早早支起棚子,擺開電推子、螺絲刀、血壓儀等器具,幫來往行人修修補補、答疑解問。
從修解放鞋、傘具、半導體收音機,到修皮鞋、手機、鐘錶,再到測量血壓、提供法律諮詢,這項傳承“好八連”精神的為民服務活動已堅持39年,戰士們的新技能越學越多。
“你看,我們踩的這些大理石地磚,也是當年戰士們聽説南京路步行街修建工期緊張,自發幫忙一起鋪的。兩邊不少高樓,戰士們都參與過建設。”走在步行街上,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原副政治委員夏光榮對記者説。他今年50歲,早已轉業,但南京路是他和戰友們心中的“母親路”,他們忘不了在這裏揮灑過的青春和汗水。
南京路步行街更長了!去年9月12日,步行街完成東拓項目。沿着這條融匯海派風情與全球時尚的百年老街,人們可以一路走到外灘,聆聽黃浦江上航船往來的汽笛聲,遙望浦東新區開放包容的國際範兒,感受新時代上海澎湃不息的大都市活力。
夜晚的南京路,霓虹漸次亮起,光彩耀目;哨兵肅然挺立,堅守崗位。記者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眼前的上海老字號商鋪和各大國際品牌門店交相輝映,鐺鐺車搭載着市民和遊客,不時傳來天南海北的口音。此刻,記者腦海裏迴響起範洪濤老人反覆唸叨的話——“現在,阿拉幸福感老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