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瀏陽現象”能否複製推廣?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綜合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11月2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瀏陽現象”能否複製推廣?》的專家觀點。

  今年是新醫改的第11個年頭,從“摸着石頭過河”到有跡可循,各地試點陸續交出不同的成績單,瀏陽也是其中之一。把鄉鎮衞生院建成超級鄉鎮醫院的探索,瀏陽的做法值得各地推廣借鑑嗎?

  湖南省衞健委基層衞生處處長陳鴻君認為,瀏陽衞健主管部門給予政策支持,保證社區醫院的合理利潤,有效調動了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同時,把公共衞生服務與醫療相結合,提升了羣眾對於基層醫療機構的信任度。另外,大力發展重點專科和特色專病,從羣眾醫療需求出發,推進基層醫療服務的供給側改革。在他看來,這些都可供其他地方學習的經驗。

  “基層醫療機構薄弱,是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原因,也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2009年啓動的新醫改提出‘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目標,但基層醫療機構的能力還是相對比較弱。”中國人民大學衞生與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俊教授認為,瀏陽通過做強專科,把醫療能力做起來,把治療費用降下來,這是全國其他地方值得借鑑的。

  “但各地在學習推廣醫改經驗時,要考慮不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不同醫療機構的特點,不能簡單照搬照抄,不搞‘一刀切’。”王俊強調,“瀏陽醫改實踐既離不開背後的體制改革,也缺不了改革一線操刀人的魄力和智慧。”

  “‘瀏陽現象’的另一個意義是健康扶貧。”王俊指出,“因病致貧是貧困人口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瀏陽鄉鎮醫院發展,補齊貧困地區健康發展短板,能夠有效減少因病致貧返貧。”

  “新醫改以來,許多地方的基層醫療機構作為公益一類單位,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具體來説,機構的必要支出(包括人員工資)由財政全額安排,同時醫院收入要全額上繳。這樣雖然有利於切斷個人收入和機構收入之間的利益鏈,卻也容易形成大鍋飯現象,挫傷基層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無論是基本公共衞生或是醫療服務能力就都被弱化了。”中國人民大學衞生政策研究與評價中心研究人員孔國書説,“而瀏陽從自身實際出發,基層始終保持了比較彈性、靈活的運行機制,績效評定、薪酬分配方案等,能夠有效激發醫護人員的積極性,這背後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然而,也有專家對“瀏陽現象”存在擔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房莉傑提醒,瀏陽如何把握好鄉鎮醫院的公益性和營利性的關係,是相關醫院和衞健主管部門需要時刻關注的課題。

  她説:“基本公共衞生服務是不賺錢的,全科醫生服務的利潤率很低。如果讓一個醫院自己選擇,它肯定優先發展賺錢的專科服務,而忽視前兩類服務。”

  在一些專家看來,瀏陽這種超級鄉鎮醫院的發展趨勢,儘管對醫院本身有好處,但可能造成對基本衞生服務的忽視。

  部分專家表示,各地效仿,可能造成不同層級醫療機構之間的同質化競爭,從而不符合新醫改倡導分級診療、分工合作的“頂層設計”初衷。

  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社會學系副主任姚澤麟説:“瀏陽基層醫院通過引進成熟人才,把鄉鎮衞生院變成超級鄉鎮醫院,發生‘逆吸’的現象,能夠實現醫改‘強基層’要求,但可能對‘保基本’構成負面影響。因為專科發展與保基本或者説提供初級醫療衞生服務,很難統籌兼顧、相得益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