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多數人不願去申請汽車報廢車主我差那幾百塊
在一些城市的角落或不知名的馬路旁,輪胎沒氣、輪轂生鏽、車身滿是樹葉灰塵的“殭屍車”,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這些無人搭理的殭屍車,本該走報廢程序,去它該去的地方,身上的零部件和材料,或許也應該將餘熱發揮殆盡,而不是在路邊或某個角落接受日曬雨淋、漸漸腐朽。
按照管理辦法,對於報廢汽車,即便是一些還有價值、還能發揮餘熱的部件,也要當做廢金屬回爐,因此報廢車就淪落到俗稱的“論斤賣”地步。
不難想象,隨着經濟水平的提升,一千元在今天能幹啥?對於一些高收入人羣,與其花時間去申請、走程序報廢,不如就讓它晾在一邊自生自滅。有車主還明確表示:報廢真的拿不回幾個錢,除非你真的是缺這幾百塊錢吃飯。
參考2019年的數據,去年全國汽車回收數量為195萬輛左右,報廢回收率只有可憐的0.75%,與歐美國家的3%-5%不在一個等級。
與低迴收率相對應的,是我國的機動車註冊登記量逐年增加,根據公安部數據,截止2020年6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6億輛,其中汽車2.7億輛,上半年,機動車新註冊登記1414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部分人的觀念裏,它並不知道還有車輛報廢這東西,認為報廢車就應該是隨手一扔不用理會。
在此形勢下,報廢機動車回收改革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能提高車主的申請報廢積極性,便能減少一些“社會垃圾”。而提高積極性的關鍵,還是在於價值回報。
如果説以往報廢車不論價值高低,價格都是死的,那麼現在依據新的管理辦法,報廢車的價格有了彈性區間。
舉個例子,我們現在去修理廠修車,更換的通常是全新配件,但如果能提供剛剛説到的再製造部件,對於車主來説,也能省下一筆費用。另一方面,既然報廢車以後不是“按斤賣”了,那麼報廢車車主也能從中得到更多補貼,從而提升主動申請車輛報廢的積極性。
與機動車年檢相似,廣大車主也希望機動車報廢管理辦法能夠不斷改進,畢竟只有從源頭上提升車主的積極性,才能真正減少那些所謂“煞風景”的殭屍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