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兇》如何贏得高口碑?主創欲超越美劇

《白夜追兇》如何贏得高口碑?主創欲超越美劇

  《白夜追兇》如何贏得高口碑

  拍攝時長120天,名不見經傳的網劇《白夜追兇》昨晚播出第一季大結局後,贏得網上9.1分的最好成績,與《我愛我家》和《戰長沙》等神劇口碑持平。32集的《白夜追兇》被主創定性為“硬漢派刑偵罪案劇”,整體制作上可以看出堪比美劇的鮮明風格與緊湊節奏。此外,在故事架構、導演手法、演員表演、服飾道具甚至配樂方面,此劇均呈現出精良水準,這部佳作宣告着網劇拼套路的時代由此成為過去,而開始迎接一個拼審美的時代。

  主創的野心是“超越美劇”

  《白夜追兇》導演王偉此前在與網友的互動中,有刑偵劇的粉絲將《白夜追兇》與美國刑偵劇做比較,王偉的回應是,“感謝,我們早晚超越他們。”

  《白夜追兇》在整體上確實可以與優秀美劇比肩。從故事情節上來説,信息量最大的第一集,往往是決定觀眾能否追看的關鍵,在用一組血案的特寫鏡頭開場後,又用6分鐘的時間交代了人物身份與故事脈絡,就在孿生弟弟關宏宇“跳入”鏡頭,並且揭示出他因為遭通緝,與哥哥關宏峯身份互換的時候,不少觀眾拍案叫絕:“追定了。”

  作為國內一部“現象級”的網絡罪案劇,《白夜追兇》並不像其他大IP那樣有原著小説。這部環環相扣懸念迭起的作品,最初構想起源於編劇指紋的另一本小説。《白夜追兇》的總策劃王平介紹説,在2013年的時候,她先看到了編劇指紋所寫的小説《刀鋒上的救贖》。雖然在接觸後才知道,小説的改編權已經被其他公司購買,但王平還是與指紋聊得非常投契:“我們都對國內的罪案劇的現狀不滿意,總覺得可以做出來真正尊重觀眾智商的罪案劇……”於是,在2014年,他們便合作完成了《白夜追兇》的原始劇本。

  《白夜追兇》呈現的導演手法與節奏,是觀眾大呼“過癮”的另一個原因。導演王偉表示,拍攝全程,“美劇的節奏”始終是他反覆拿捏的尺度,在劇中一些敍事相對平庸的地方,他會選擇提升攝影機架高視覺角度。在拍攝支線時,他選擇用快節奏的敍事方式拍攝;拍攝主線與支線結合時放緩節奏;而拍攝純主線時將節奏放至最緩慢,“這時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眼神都很重要。”

  此外《白夜追兇》寫實、專業的細節呈現,也是其“良心”所在的體現:作為刑偵劇,最為重要的推理環節,在劇中層層展開,既有專業刑偵學的內容,又有犯罪心理的分析。編劇指紋出身法學世家,他自己有着十餘年的律師經歷,這讓劇本在專業的同時,又非常貼近現實,其中大量案件來自指紋的親身經歷和新聞報道的事件。

  潘粵明奉獻“戲精”演技

  《白夜追兇》的一個設定是“硬漢”,而看過劇的人會發現,這不是一個硬漢,而是兩個人格分裂的“戲精”。主創團隊為什麼會選擇近些年一直沉寂,並且在觀眾中認可度並不高的潘粵明?優酷自制劇負責人袁玉梅在接受採訪時説,在她心中,這部劇的主角不應該是一個莽漢,而應該是一個外表儒雅、骨子裏卻非常堅毅的男人。直到某期《跨界歌王》,潘粵明在舞台上唱了一首崔健的《快讓我在這雪地上撒點野》,歌唱中途,他將話筒架踢翻,雙膝跪地,引來全場歡呼,袁玉梅看到了長得這麼温柔的一個人身上的爆發力。而潘粵明唱李宗盛的歌時,又會感覺到他內心情感的豐富,“他心中是有那種歷練和滄桑的,所以那一刻,我覺得他跟角色對號入座。”

  有評論説,《白夜追兇》讓潘粵明“翻身”,指其前些年因為離婚事件“人設崩塌”等。其實,潘粵明這樣的演員,不存在什麼人設的問題,從他以往的作品梳理發現,他的作品角色跨度頗大,從軍人到學生到民國少爺,從警察到殺手,性格也是不一而足,但潘粵明的每次表演,都能讓人物“立得住”。

  《白夜追兇》的表演難度在於,潘粵明同時要出演性格截然不同的孿生兄弟關宏峯與關宏宇,還要在劇中兄弟身份互換,扮演哥哥的弟弟以及扮演弟弟的哥哥,而潘粵明通過他為人物設定的細節,讓兩個人物特色鮮明的同時,還呈現了兩種狀態下的不同心態。

  為了區分兄弟倆,潘粵明在扮演關宏宇時,除了表情更豐富以外,還給他設計了一個經常扭動脖子的小動作。在晝夜交替,兄弟身份互換時,弟弟關宏宇以哥哥的身份坐在出租車上前往警隊,此刻他搖開車窗伸手抓取無形的空氣,一邊嘴角微微上揚,那種深沉偽裝背後的雀躍心態呼之欲出;當關宏峯在兇手面前偽裝成弟弟時,他又刻意地挑了挑眉毛以示人物的輕佻。不可否認,潘粵明的表演,為整部劇的成功打下了半壁江山。

  網劇已開始內外兼修

  《白夜追兇》第一季的大結局樣式在國產劇中較為少見,觀眾帶着解惑心態想看到一個完整的故事,劇情卻在揭示更大的懸念後戛然而止,兄弟之間謎一樣的微笑吊足觀眾對第二季的期待。對於兩季之間的關聯,王平透露説,第一季要解決的是誰陷害了關宏宇?大家看出來是關宏峯,那麼第二季要解決的問題是,誰陷害了關宏峯?

  如何將一部罪案題材的網劇拍得如此吸引人,王平給出的答案是“作品中表現的人性”。她認為人性的矛盾是永恆的話題,刑偵罪案劇是用極端的情況,把人性的複雜、極端推到極致。為什麼《白夜追兇》能向前走了一步,就是作品探討了人性的豐富,在善惡之外還有多少可能性,“雖然我們劇中有瑕疵、有槽點,但觀眾還這麼寬容,我想這是原因之一吧。”

  除了《白夜追兇》,今年同屬於刑偵罪案劇的幾部網劇也在播出後收穫叫好聲一片,網劇高分作品的風光背後是視頻網站自制劇能力的崛起。這不由得讓人將自制網劇與目前台播版權劇進行比較,比如最近剛剛播畢的《那年花開月正圓》,演員陣容強大,製作也不能説不用心,但仍舊收穫“高開低走”的口碑,不少觀眾看完表示,大女主劇情節走向相似度太高,缺乏新意。而新意恰好是網劇的長項,大膽起用新人也是網劇行業的慣例。《白夜追兇》的導演王偉,此前只是一個不曾獨當一面的B組導演。青年人才湧入網劇行業獲得機遇,已不是個別現象。

  袁玉梅是網絡自制劇《萬萬沒想到》的製片人,她見證了網劇從最草根走到現在終於可以登上大雅之堂,“早期大家對故事的要求比較高,對製作的要求比較糙,到了現在,終於是要內外兼修了,你的敍事要好,製作要精良,絕對不能出現辣眼睛的東西,這對行業來説是個極好的事情。”袁玉梅覺得,這個過程中不變的,是他們在不斷尋找用户的喜好,因為網劇市場是真正要用户買單的。按照電視劇行業常規的形態和標準,通常是電視台的幾個主任來決定一個項目的生死,或者説有沒有IP,有沒有大明星,但互聯網是非常公平的,所以像《白夜追兇》這樣的作品才能脱穎而出。

  《白夜追兇》是不是優質網劇時代的開篇之作,目前下結論為時尚早。在電視劇行業,一個題材一旦被引爆,就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與業內人士的參與,但是好的劇本、精良的導演製作以及恰當的表演,才是確保一部劇被觀眾認可的前提,如果只是一味地題材重複,那麼網劇也好,罪案劇也好,都逃不過早前婆婆媽媽倫理劇與大女主劇被觀眾捨棄的最終命運。

  本報記者 邱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48 字。

轉載請註明: 《白夜追兇》如何贏得高口碑?主創欲超越美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