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至2020年醫保談判比較
數據來源:國家醫保局、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歷經企業申報、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等環節,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步入談判階段。記者瞭解到,醫保目錄現場談判即將展開。
在我國生物技術突飛猛進、創新藥產業加速崛起的大背景下,更多國產創新藥正加速向醫保目錄挺進。機構數據顯示,此次約有20個國產創新藥品種或將進行初次談判,疊加已納入品種的新增適應症,本輪醫保談判中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頗多。
約20個國產創新藥首次談判
根據此前公佈的《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簡稱《方案》)以及往年醫保談判進程,業內普遍預計今年的醫保目錄談判啓動在即。國家醫保局此前曾明確表示,如進展順利,本次目錄調整工作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力爭明年1月開始落地執行。
據多家券商研究機構梳理,今年預計約有20個國產創新藥品種進行初次談判,包括PARP抑制劑、BTK抑制劑、ALK抑制劑、ADC藥物(抗體偶連藥物)、CAR-T療法(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等,涉及貝達藥業、百濟神州、恆瑞醫藥、澤璟製藥等多家上市藥企。其中,復星凱特定價達120萬元的CAR-T療法阿基侖賽備受市場關注,有機構指出,作為貴价新技術代表,該品種談判結果將密切影響新技術產品的定價。
此外,抗腫瘤藥物PD-1單抗依然是焦點。在2019年和2020年的醫保談判中,PD-1單抗降價幅度矚目。當前,國內PD-1市場競爭激烈,已獲批上市的PD-1/L1共有10個,新適應症不斷獲批,新藥上市持續加速。安信證券分析師馬帥分析稱,國產品種中,有資格參與2021年醫保談判的企業及品種還是參與去年醫保談判的4個品種,國產品種競爭格局相對緩和,預計2022年醫保談判中PD-1/L1單抗將面臨較為激烈的競爭。
對於公眾和投資者關切的降價幅度問題,興業證券表示,當前創新藥醫保談判制度已漸趨成熟和完善,預計未來談判結果大概率延續過去幾輪的整體降價幅度。雖降價幅度不小,但在量價博弈後創新藥成功納入談判目錄,仍將為相應品種帶來增量貢獻。快速推進研發搶奪先發優勢以及合理的定價策略等方面,將成創新藥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
上市藥企積極備戰以期放量
當前,多家藥企都在為醫保談判積極做準備。百濟神州11月5日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正為符合條件的產品準備即將到來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包括新增一線治療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和二線或三線治療肝細胞癌適應症的百澤安等。4日,榮昌生物披露招股説明書,稱公司核心產品泰它西普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維迪西妥單抗用於治療胃癌分別於2021年3月、2021年6月在國內獲附條件批准上市,公司正積極準備參與醫保談判的相關資料,以期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拓寬產品的銷售渠道,有效、快速促進產品銷售。貝達藥業在2日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中表示,目前正值新一輪醫保談判之際,公司也在積極對接凱美納及貝美納的准入工作。
納入醫保目錄無疑已成創新藥放量的重要催化劑。今年7月,國家醫保局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9562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經過三年連續調整,共計233個藥品通過談判成功納入醫保目錄,患者對藥品可及性大幅提升,企業也達到了市場銷量預期。最終實現了“市場換價格”的目標。藥品數據平台醫藥魔方的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經過醫保談判納入醫保目錄的藥物,2020年的銷售額相對納入年份分別實現了128%、337%、39%的增長。
中國藥學會和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發布的《醫保藥品管理改革進展與成效藍皮書》顯示,在2016年至2020年上市的34款創新藥中,已有26種藥品進入醫保目錄,佔比達76.5%。創新藥從上市到納入醫保的時間也大大縮短,2017年新藥從上市到進入醫保要花4年至9年不等,2019年縮短至1年至8年,2020年進一步壓縮至0.5年至5年。
華創證券認為,從銷售金額看,除個別專利到期產品,絕大多數創新藥都實現了以價換量,在進入醫保後迅速實現了金額的大幅增長。
“創新藥進入醫保後有望改善准入難的問題,實現覆蓋醫院、藥房的快速滲透。”馬帥分析稱,一方面,藥物進入醫保後,獲得臨牀醫師的推薦申請、通過科室的初步遴選乃至最後通過醫院的藥物遴選會的難度都會降低,大大降低了藥物進入醫院的難度,為未來藥物在院內放量打下良好基礎;另一方面,今年5月,國家醫保局和國家衞健委出台了《關於建立完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藥物進入醫保目錄後,有望通過“雙通道”機制加速藥房端產品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