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諧星李誕為某品牌內衣帶貨,微博廣告文案為“一個讓女性輕鬆躺贏的裝備”。該微博引發網友爭議,不少網友認為這包含隱晦性暗示,涉嫌歧視女性,目前該微博已刪除。隨後,該內衣品牌Ubras發微博致歉,下架了相關內容。並稱會以更嚴謹的態度進行內容的創作與審核。
推薦未使用過的商品涉嫌違法
網友質疑稱:“李誕一個男的,根本沒有使用女性內衣的需求,做女性代言就是違法了。”“男明星代言美妝這些我也就忍了,畢竟也幾乎沒有美妝產品説只限女性。但是這回是女性內衣,妥妥男性不能使用的,還要男明星代言,這些廠商寧願違法也要男藝人來做廣告……”
很顯然,作為男性的帶貨人李誕並未使用過他推薦的女性內衣。《廣告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廣告代言人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應當依據事實,符合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並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
明星錄製推薦視頻、在社交媒體發佈宣傳內容,是否算作該商品的代言人?關於明星錄製推薦視頻時的身份認定和責任釐定問題,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介紹,對於明星為企業錄製的非代言人身份視頻,只要該視頻內容對相關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具有證明、推薦性質,就應該視為廣告代言人,承擔相應的代言責任。其中,如果明星錄製的類似視頻沒有收取代言費用,或者是在參與特定電視節目,按照節目組的要求,在節目中按照腳本讀出相應的具有廣告性質的內容,這種情況下,廣告代言責任應由相應的製作者(節目製作)或發佈者(內容播放單位)承擔。
此外,這則廣告的推廣話術讓不少網友表示反感,認為“一個讓女性輕鬆躺贏的裝備”包含隱晦性暗示,涉嫌歧視女性。關於性別歧視,《廣告法》第九條明確規定,廣告不得含有民族、種族、宗教、性別歧視等內容。有律師稱,若李誕文案內容被認定為歧視女性,根據法律規定,或受到相應處罰。當前互聯網時代存在不少經營者明知違法,依然冒着違法而為之的情況,目的是希望通過媒體報道,而達到炒作的目的。針對這種情形,在處罰時可能被視為“情節嚴重”的情形,最高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網友對道歉“不買賬” 他們關心的到底是什麼?
帶貨視頻中,李誕稱自己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直播帶貨,卻沒想到有女性內衣品牌找到自己幫忙推廣。他表示,接到此推廣需求後,絞盡腦汁思考該從哪一個角度推薦,最後想到了女性職場壓力。現代職場女性壓力很大,回家還要照顧孩子,職場和生活壓力都很大,選對內衣就能緩解壓力。
在此立意之下,Ubras的這則廣告最後採用的廣告語卻是“一個讓女性輕鬆躺贏的裝備”“我的職場救身衣”,它讓人感受到的是明顯在用“躺贏”內涵女性在職場中“靠身體上位”。
隨後,品牌方道歉稱,該品牌“致力於為女性提供無束縛、更舒適的貼身衣物解決方案,讓更多的女性以更輕鬆的身心狀態去應對生活與工作的疲憊。”而李誕本人也發佈道歉微博,稱“拿到這份文案時,理應更能意識到它帶來的影響。”“我本人一向是尊重女性的立場,在工作中,尤其是涉及到女性話題的發聲需要更多考慮女性朋友的感受。”
然而,網友們對這番道歉並不買賬:“躺贏這個用詞就是有問題,憑什麼女性不用努力穿個內衣就能馳騁職場?”同時質疑這則廣告是明知故犯地耍小聰明、打擦邊球,玩自以為是的“幽默”——“你的理解能力那麼強,拿到文案的時候就不會質疑嗎?”“那麼多廣告語可以用,非得用這種顯得自己很幽默嗎?”
許多品牌的目標客户主要是女性,但性別歧視問題屢次出現在這些品牌身上。就在今年1月8日,全棉時代旗下某品牌卸妝巾廣告在微博上掀起風波,廣告中一名女子被男子尾隨,隨後從包內拿出該品牌卸妝巾卸妝,後變為一長髮男子,回頭面向尾隨男子後畫面變黑,屏幕上出現一個“嘔”字並配有嘔吐音效。這個令人費解的廣告,不僅物化甚至侮辱女性,還將“尾隨”這一潛在的犯罪行為當做廣告創意,有美化犯罪的嫌疑。
近日,消費者發現奶茶品牌“茶顏悦色”幾年前在馬克杯上的廣告詞涉嫌歧視、侮辱女性:“來茶顏買奶茶的美女很多,如果你碰巧認識了一個,你可以小聲告訴我們的小夥伴:‘我撿了一個簍子’。”“撿簍子”是長沙方言,有“得便宜、佔便宜”的意思。2月19日、20日,茶顏悦色接連發布致歉聲明,稱廣告錯誤地把抖機靈、打兩性關係擦邊球當作創意靈感。
營銷不可無下限 守法遵規是紅線也是底線
廣告具有公眾性,傳播力、影響力較大,廣告中的性別歧視較為突出,容易誤導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此,各種法律法規也在不斷細化、完善。2020年12月,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審視指南》共分為編寫説明、性別歧視的認定,預防和教育,廣告性別平等審視,相關職能部門、廣告主體的職責,投訴和舉報等六個部分,建立了較為清晰的審視標準、審視機制,有較強的操作性。這是我國內地首部廣告性別平等審視指南,填補了我國廣告性別平等審視的空白,是建立和完善傳媒領域性別平等監管機制的一次重要探索,是性別平等評估的又一項豐碩成果。
許多品牌都以女性為消費主體,但女人是消費者不是消費品,侮辱女性的“創意”廣告遭到輿論指責是必然的。在營銷上搞創意、抖機靈無可厚非,但不可破了底線。守法遵規,尊重公序良俗是紅線也是底線。任何試圖挑戰公眾底線、突破幽默邊界的手段,不僅添不了彩,反而會起到反作用。被冒犯的廣大女性消費者會用腳投票,不會為侮辱性“創意”買單。如此“創意”宣傳商品,不如把自己的產品做好。同時,只有積極倡導傳播先進的價值觀包括性別文化觀念,才能體現出一個企業端正的三觀,才能贏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同。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楊童童 綜合中國新聞網、人民網評、上游新聞、中國婦女報、法制日報、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