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初的深圳漁民村。
(新華社發)
2020年8月,珠海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正式開通啓用。
本報記者 賀林平攝
2020年9月7日,工人在汕頭市奧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裝配車間組裝玩具。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2020年8月,廈門全景。
蘇華琦攝(人民視覺)
1980—2020,中國首批經濟特區40歲了!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成為新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其中的深圳南山區、珠海香洲區、汕頭龍湖區、廈門湖里區,正是特區率先起步的地方。從那時起,一批又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們來到經濟特區,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拓荒牛”。
特區之“特”,在於敢為人先。“摸着石頭過河”並非易事。40年來,經濟特區的建設者們秉持實事求是的思想,一心一意謀發展,主動放下“鐵飯碗”、打破“大鍋飯”,讓市場説話、按規律辦事,最終使經濟特區成為資金積聚、人才雲集、技術拔尖的“經濟高地”。
特區之“特”,更在於共享發展。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當年最早的4個經濟特區,如今已成為全球各類人才工作學習的樂土與享受生活的歸宿。與此同時,經濟特區所取得的經驗、所帶來的示範,更是為改革開放40多年來全國各地經濟建設提供着源源不斷的動力。
4個經濟特區的發祥地,曾有過哪些動人的故事?如今呈現怎樣的面貌?面對新形勢又有哪些新發展舉措?本報記者近日進行了回訪,為您集中呈現。
——編者
率先打破“大鍋飯”和平均主義,為全國改革開放創造了鮮活的經驗——
深圳南山區,人均GDP超40萬元
本報記者呂紹剛
從蛇口港出發,駕車沿南海大道一路北上,“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標語牌,與“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的藍色拱門遙相呼應。途中,海上世界、蛇口網谷、深圳大學、深圳高新園等城市地標相繼從眼前掠過,勾勒出現代化、國際化的濱海城區形象。
“40年前,赤灣這裏還是一片荒山禿嶺,只有一條山路。”今年70歲的方誌強,是廣州航道局設計研究院的老職工。40年前在深圳開山填海、建港修路的工作場景,他至今歷歷在目。
那時,大多數人拿的是固定工資。方誌強所在的碼頭項目,被列為定額超產獎勵制度工資改革試點。改革第一個月,大部分人就拿到了108元獎金。“108元現在看來不起眼,當年卻相當於很多人兩個月的工資呢!”方誌強説。
正是蛇口的這項改革,打破了“大鍋飯”和平均主義。隨後,管理體制、幹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工資制度、住房制度……一系列探索與改革層層鋪開,為全國改革開放創造了鮮活的經驗。
招商局集團副總經理王崔軍認為,從蛇口到南山,最重要的經驗就是通過營造市場化的環境和氛圍,吸引一批又一批企業家在此創新創業。
2019年,南山區推出“創業大禮包”,率先打造企業設立“拎包入駐”模式。“以前開辦企業需要近一個星期,來南山後,沒想到最快只要一天就完成了。”首位拿到“南山創業包”的西加雲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方表示。
南山區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對標最高最好最優,為企業、人才提供更好服務。對創新的包容、對規則的尊重、對企業的呵護,吸引眾多優秀人才和創新企業入駐。
騰訊、華為、平安、招商銀行等世界500強企業,從這裏走向世界;中興通訊、中集、邁瑞等航母級企業,在這裏發展壯大;大疆創新、海能達、優必選等一批新鋭企業,從這裏冉冉升起。截至2019年11月底,南山區累計商事主體達504952户。2019年南山區GDP達6103.69億元,相比1990年的78億元增長了78倍,人均GDP更超過了40萬元人民幣。
如今的南山,已經是中國最具創新活力的區域之一。中國多家核心互聯網公司總部或區域總部,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區域總部,以及新興產業的科創企業,坐落於此。2019年,南山區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超過7000件,約佔全國的1/8。
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李鳳亮介紹,目前南山正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分享經濟、平台經濟,搶佔雲計算、大數據、5G通信、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產業化先機。
創富也宜居。南山居民温煒鑫的手機相冊裏,集滿了隨手拍下的精美圖片。在他看來,美麗的深圳灣和“南山藍”已成了這座城市的標籤:西麗湖畔湖光山色,人才公園裏四季繁花,華僑城濕地內百鳥翔集,散落在城區的136個公園,讓居民能推窗見綠、開門見園。
以湖里區東渡碼頭建設為起點,移山填海、開荒拓路,廈門迎來鉅變——
廈門湖里區,顏值氣質俱昇華
本報記者鍾自煒
“我是廈門人,廈門就是我的家!”82歲的朱凱霞精神頭十足,一開口這句有着濃濃安徽口音的自我介紹,形成了一種“反差萌”。紮根鷺島40餘載,見證馬路越來越寬、高樓越來越密、花園越來越美,朱凱霞對廈門的變化感觸頗深。
1980年,中央決定在廈門創辦經濟特區,湖裏這片2.5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為特區發祥地。作為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的工程師,朱凱霞來到湖里區,成為特區建設的第一批開荒者。
那時的湖裏啥模樣?
“小漁村,人口也就2300多,區內只有一條坑坑窪窪的泥土路。”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朱凱霞和同事們開始了第一個項目東渡碼頭的建設。1984年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東渡碼頭開啓了廈門港口運輸的新篇章。以東渡碼頭建設為起點,和平碼頭、廈門大橋、廈門地鐵……朱凱霞與同事移山填海、開荒拓路,在一個個項目中親身參與和見證廈門特區40年的滄桑鉅變。
“從當年的小漁村開啓騰飛之路,今天的廈門已經發展成一座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和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中共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説。
城市高顏值——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的風姿吸引世界目光。聯合國人居獎、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眾多殊榮,樹立了高顏值生態花園城市標杆。
好風景並非等來的:立法手段鐵腕護綠,30餘部與生態環境建設和資源保護有關的法規規章落地生根,環境監管走到了前端決策。先行先試創新突破,廈門率先規劃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行動方案,重點推進36項改革任務、58項重點改革成果。
如今的廈門,每一寸肌膚都被綠色浸潤。建成區綠地率從1985年的35.34%提高到40.79%,綠化覆蓋率從41.15%提高到45.1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12.42平方米提高到14.85平方米。
發展高素質——神州鯤泰廈門生產基地順利投產、“5G 無人駕駛”賦能智慧港口、天馬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開工……2020年中,一批高精尖項目再度彰顯廈門經濟的不俗實力。聚焦轉型升級,以創新為主引擎的發展動力機制和產業支撐體系在廈門加快形成。
數據顯示,如今廈門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1.8件,為福建省平均值的3倍。2019年,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900家,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40.3%。
第一次百萬元重獎科技人員,第一張信用卡,第一家中外合資酒店——
珠海香洲區,宜業又宜居
本報記者賀林平
40年來,作為珠海經濟特區的發祥地,香洲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總量躍升1200多倍;每年投入大量公共財政用於城市品質提升,讓羣眾盡享青山綠水、碧海藍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100%,幼有所教、病有所醫,善行義舉蔚然成風……
多年前,身為金山軟件初創員工的雷軍,在珠海留學生節開幕式演講時,懷念那段時光:“我們金山就是從珠海出發,一步一步做起來的。”如今,起家於香洲區石花西路62號的金山軟件,依然是國內最優秀的軟件開發、分銷和服務供應商。
特區設立之初,香洲區在許多領域引領全市乃至全國改革開放之先河。吸引雷軍等創業者的,正是充滿活力的創業氛圍和開放便捷的營商環境——在這片土地上,進行了全國第一次百萬重獎科技人員的壯舉,發行了中國第一張信用卡,成立了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酒店,培育和成長了一批領軍型科技企業,湧現了董明珠等多位傑出企業家。
歷經40年的發展,香洲區從原先只有一條路、一個交通崗的小漁村一躍發展成為廣東省經濟強區。全區GDP2019年達1542.93億元;人均GDP2.8萬美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在創新型經濟發展中嚐到甜頭的香洲人,以更大力度推進軟硬環境建設,打造“一園一鎮一廊一帶”產業發展新格局,城市空間功能實現結構性優化。
經濟發展,還伴隨着人居環境的改善。
黃昏時分,香洲區梅華街道南村社區新城市中心廣場上,孩子們在煥然一新的遊樂場裏盡情玩耍;大一些的孩子,則在家長的帶領下走進菜園,擺弄辣椒青菜,忙得有模有樣……“你肯定想不到,這裏以前被幾家酒樓佔用倒垃圾,成了一片臭氣熏天的垃圾堆;而這樣的變化,是小區居民自己推動實現的!”南村社區黨委書記林文勝説。
從2018年開始,香洲區精準對焦鎮街、社區基層治理,探索城市管養新體系和“城管局指導協調—鎮街主體責任—企業參與養護”的城市管理新模式。至今,香洲區已投入10億元,在全區建成140座社區公園,總面積達578萬平方米,完善了區、鎮街、社區三級監管,全部免費開放,“香洲社區公園”成為響噹噹的城市名片。
以民為本,讓這裏匯聚更多人、惠及更多人。通過積分入學政策,來自湖南的務工人員潘霞讓女兒順利入讀香洲區一所新建成的公辦幼兒園。嶄新的校舍教室、和藹可親的老師,令她滿意。
從落後小漁村到現代都市,香洲“以民為本”的初心始終不改,堅持將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1984年全區民生支出210萬元,佔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9%,到2019年已增長至63.8億元,佔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83.2%。為補足公辦幼兒園短板,香洲區2019年動工建設了16所幼兒園。
制訂全國首部獨資企業法規,在企業率先推行聘任制——
汕頭龍湖區,“創客”的樂園
李剛張明純
從汕頭市龍湖區黨政大樓遠眺,道路筆直寬敞,高樓林立。樓前廣場中央,汕頭經濟特區的標誌性雕塑“升騰”直指蒼穹。
汕頭經濟特區一開始被稱為“巴掌特區”,剛成立的時候,面積只有市區東部龍湖村西北側的1.6平方公里。“30多個工作人員、600多萬元啓建資金,加上一輛破舊吉普車,就是我們全部的家當。”特區管委會第一任主任劉峯迴憶。
當年的特區,燈不明、水常停、電話不通、道路不平……但劉峯和最早的一幫“拓荒牛”們,憑着“一定要探索出一條路子來”的信念,在這片沙丘地上開啓了征程。
敢為人先,這裏創出了一個個全國矚目的“第一”——率先制訂出台我國首部獨資企業法規;成立全國經濟特區唯一“顧問委員會”;在用人制度上推行聘任制;率先實施領導幹部定期述職、評議……
同時,汕頭經濟特區充分利用僑鄉資源,鼓勵、吸引潮籍僑胞回鄉投資建廠,興辦了一大批“三來一補”和“三資”企業,充分發揮了“試驗田”和窗口作用,為特區發展積累了經驗、打下了基礎。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位於龍湖科創中心一樓的“車庫咖啡”迎來了一天之中最熱鬧的時光,來自四面八方的創業者匯聚在這裏,分享創意、共享資源。
龍湖科創中心運營負責人嶽小平告訴筆者:“項目啓動不足一年,這一棟樓11層就全滿了,像‘豬八戒網’這樣的雙創大咖就落户這裏。”
入駐龍湖區兩年多的潮創智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錫雄説:“當時我們邊設計邊施工、邊完善邊招商,短短半年就順利啓動項目並實現入駐企業80%以上,這就是特區效率。”
類似的故事,每一天都在龍湖上演。龍湖科創中心、潮創智谷、潮人創客、五維創意園……總園區面積近20萬平方米的創新載體,讓龍湖成為創業者競相逐夢的熱土。
“龍湖要成為創新的集聚地、策源地、支撐地,就要為發展科技創新和培育新業態創造基礎條件,集聚創新要素,整合優質資源。”龍湖區委書記林定亮説。
隨着一項項創新之舉相繼實施,龍湖發展蹄疾步穩,產業創新力、競爭力不斷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從1992年的14.4億元增至2019年的522.6億元,年均增長14%;2019年人均生產總值達9.3萬元。
四十不惑再出發,新時期的汕頭始終保持着領先姿態。“24小時內答覆”這一領先全國的理念,就是在汕頭龍湖響亮喊出。一項項涉及税費減負、資金扶持、創業發展問題的政策性解答,附上職能部門聯繫電話,被匯聚成“企業發展寶典”全覆蓋推送,讓“創客”們真正感受到政府的服務隨時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