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四方”會議最終會有多大效果,目前很難説。
印度“聯邦主義者”網站3月14日文章,原題:“四國”有能力吠叫,但有能力“咬”中國嗎? 印美日澳四國曾聯手幫助海嘯災民。如今四國再度聯手,試圖應對另一種海嘯——中國作為超級大國的穩步崛起以及給亞太地區帶來的挑戰。3月12日四國領導人蔘加“四方安全對話”會議時似乎頭一次有種緊迫感,要確保這個集團具有更實質性內容。聯合制造新冠疫苗、開發5G和其他最新技術的決定表明,四國將共同嘗試在一些可能的非政治性領域有所作為——這些領域對抗衡北京同樣至關重要。
拜登、菅義偉、莫迪、莫里森 資料圖(從左至右)
四國中的每一個對中國都懷有怨氣。印中存在邊界問題,澳中關係出現下滑,日中有島嶼之爭。而拜登罕見地跟進前任做法,把“四方安全對話”的參與度提升到一個更高水平。原因顯而易見:美國將中國視為政經威脅。於是,目前“四國”處於一個有趣的交叉點。
在大多數情況下,各種國家集團一直沒有能夠取得多大進展,因為集團內部國家之間存在種種爭端,影響了更大目標。不妨回顧一下。“四國”計劃是2004年海嘯發生後非正式提出的,四國海軍的合作為印度洋地區數千名受害者提供了幫助。3年後安倍重啓該組織,以應對在爭議島嶼問題上面臨的來自中國的日益增加的壓力。但在一次聯合軍事演習和一輪對話後,該組織再次轉入休眠狀態,直到2017年美中緊張局勢加劇,特朗普又將其激活。
(資料圖)
四國的“阿喀琉斯之踵”或者説是其固有弱點,是四個國家各自與中國的雙邊關係。例如2008年澳大利亞為改善與北京的雙邊關係,曾暫時退出“四國”集團。印度在“四國”集團內行事也很謹慎,在邊界問題上不把中國稱為入侵者,而是更願意圍繞和平主題進行一般性闡述,並要求各國按照國際公認的規則行事。
老話説,“布丁好不好,只有吃了才知道”。“四國”的表現如何,完全取決於其反應是否敏捷,以及對任何可能很快出現的涉華問題的影響。從擺姿態的角度看,此類首腦會議發出信號固然重要,但到了需要採取實際行動時,姿態就不那麼重要了。在這點上,“四方”會議最終會有多大效果,目前很難説。(作者達克辛那·默西,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