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報告發布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8月31日,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三方聯合發佈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報告(2022)》(以下稱“報告”)。報告對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的情況作了梳理總結,為粵港澳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相關參考。
科技成果轉化之“制”
在科技成果權屬制度改革試點方面,廣東省2019年就以粵府1號文《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試點科技成果權屬改革,2020年8月26日深圳通過《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在國內首次以立法形式規定“應當賦予科技成果完成人或者團隊科技成果所有權或者長期使用權”,2022年4月廣州市印發了《廣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辦法》,明確科技成果轉化淨收入 70%以上可以獎勵給成果完成人(團隊)。
在持續推進科技成果類國有資產管理改革方面,自《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大授權力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通知》(財資〔2019〕57號)發佈後,科技成果類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力度逐漸加大,2021年相繼出台《關於事業單位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納入績效工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等政策,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動力。
在加速粵港澳創新要素流通方面,近年來,粵港澳三地圍繞“錢過境、人往來、税平衡”等方面加快破題,在全國率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超前性、突破性的政策措施。一是全國率先實現省財政科研資金“跨境”使用,允許項目資金直接撥付至港澳兩地牽頭或參與單位。二是加快港澳人才流動便利化,近年來,從國家到廣東省市層面逐步推動落實有關人才引進、便利港澳人才發展的各項政策,逐步放寬港澳人才投資及執業限制、促進港澳人才通關往來便利化、給予人才住房和其他生活服務保障等方面的系列舉措,為港澳人才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創造了有利的政策條件和發展環境。三是實施大灣區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税優惠政策,2020年珠三角九市累計發放個税補貼23.9億元,引進近9000名包括港澳在內等境外創新人才。
科技成果轉化之“源”
高校院所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源頭供給,粵港澳大灣區擁有5所全球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高校(香港地區),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高校有100多個學科進入ESI前1%,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和廣東股權交易中心探索共建全國首個區域型科技成果轉化板,吸引國內外科技成果來粵轉化,目前已推薦註冊展示科技成果270項,項目涵蓋十大戰略新興產業集羣。這些都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科技成果轉化高地奠定供給基礎。
報告指出,2020年,廣東省高校科研院所以技術開發、諮詢、服務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額為759858.97萬元,位列全國第三;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轉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額為102575.47萬元,位列全國第六。
科技成果轉化之“需”
科技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市場中的主體作用日益顯現,並且成為專利轉移轉化重要力量。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科技企業2017年-2021年5年累計專利開放許可已超2073件,佔全省近9成,成為專利開放許可的重要主體。其中,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位列第一,五年累計開放許可351件發明專利,佔全省12.71%。
科技企業成果轉移轉化需求不斷湧現。自2019年以來,中國創新挑戰賽(廣東)在廣州、佛山、東莞、惠州、中山、韶關、陽江、江門等八個地市共挖掘併發布企業技術需求1210項。第六屆創新挑戰賽(廣東)共走訪275家企業,挖掘企業技術創新需求893項,公開發布581項技術需求,聯動100多家科研院所,徵集331個解決方案。廣東省企業科技特派員專項工作實現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2390家企業精準發佈技術需求1763項。2021年,新增技術需求633項,其中372項成功立項,合計4086.1萬元。
第六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廣東)技術需求發佈會在天河基地舉辦
科技成果轉化之“橋”
自2008年起,科技部啓動國家技術轉移機構申報和評選工作,分別在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2015 年,分6批次評選出455家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其中廣東有31家,僅次於北京、江蘇,居第3位。2020年廣東國家技術轉移機構促成技術轉移項目21068項,促成金額37.55億元,成效顯著。2015年後,廣東湧現了一批新型技術轉移機構,如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等,不斷探索技術轉移服務模式,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科技成果轉化之“人”
科技部火炬中心於2020年3月16日印發《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等級培訓大綱》,為各地開展科技管理和技術轉移從業人員培訓考試提供了重要依據。為貫徹落實國家推進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提高技術轉移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的精神,廣東大力支持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廣東)建設,構建全省初級、中級、高級專業化複合型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體系,啓動全省技術經紀專業職稱認定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省技術經紀人入庫369人,備案初級經紀人82人。
2021年6月,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聯合印發《廣東省技術經紀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價標準條件》。2022年8月,廣東省科學院組織開展廣東首次技術經紀專業職稱評審工作,在符合申報條件的120人中,有89人評審通過,其中正高、副高、中級和初級職稱分別有7人、33人、3人、46人。
科技成果轉化之“體”
科技成果從小試、中試到最後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比例並不高,中間路徑長、難度非常高,只有充分激發參與科技成果轉化各類主體的活力,匯聚各類科技創新資源,通過要素市場化配置,才能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
2020年11月,廣東省首個區域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正式投入運營,廣州市天河區出台了《廣州市天河區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試行辦法》,通過“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的模式,凝聚高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金融機構以及行業組織等各方資源,組建全新的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聯合體,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全鏈條、全生命週期的賦能服務。
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孵化載體對推動科技成果商業化也具有重要作用。當前,廣東孵化器達1111家、眾創空間1076家,載體數量居全國首位。
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粵港澳孵化載體穩步發展,與港澳創業孵化合作加快,推動更多港澳項目到廣東落地孵化。2021年3月,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正式開園,作為廣東省“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的“1”號“領頭雁”,孵化基地打造了“港澳人服務港澳人”、“一對一創業助力官”等港澳特色服務,港澳項目佔比達到88.1%,居全國第一。
科技成果轉化之“合”
報告指出,圍繞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發展目標,三地開展了一系列緊密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新合作,推動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牽頭承擔96項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面向港澳開放共享國家超算廣州中心南沙分中心、珠海分中心、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東莞松山湖)等重大基礎設施,組建粵港澳聯合實驗室20個,聯合6所港澳高校搭建在粵新型研發機構9家,並共建“深港創新圈”積極探索區域協同創新。
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東莞松山湖)
除積極吸引港澳人才“過境”參與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外,粵港澳三地也出台了粵港科技創新聯合資助、粵澳科技創新聯合資助、粵澳(地市聯動)聯合資助、港澳科技成果來粵轉化、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培訓交流等一系列聯合創新資助項目,2021年,粵港科技創新聯合資助共支持16個項目,粵澳聯合資助共支持15個項目,粵澳(地市聯動) 聯合資助項目639個。
報告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取得眾多突破與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高質量的科技成果供給不足、粵港澳三地間科技成果轉化規模偏小、源自港澳的創新創業外溢效應尚未形成、制約粵港澳聯合項目的瓶頸有待進一步破除、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和人才依然比較缺乏等方面。
報告針對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遇到的問題,從進一步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加大科技成果轉化財政投入、大力建設區域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平台“脱虛向實”、探索聯動“大院大所”組建創新聯合體、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三個轉變”、強化粵港澳成果轉化協同機制、深度探索以“揭榜掛帥”機制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構建科技金融助力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體系、破解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盈利難題、培養高水平技術轉移人才隊伍等方面提出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