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樂 審丨高靜
“人權”議題已經成為美國隨意干涉別國內政的萬能藉口,日前有美國政客透露,特朗普欲在其總統任期的最後十週就“人權”“美國國家安全”等問題向中國發難。
然而,還沒等美國對中國出手,其就在在聯合國大會上遭到110國聯合“圍攻”,這其中也不乏一向與美國交好的盟友,美國終成眾矢之的!
美國聯合國會議成主角,盟友對其圍攻不手軟
海外網消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國別人權審議工作組在日內瓦舉行了會議。在此次審議會議上,美國成為了人人指責的“主角”。110個國家就美國人權問題進行批評,這其中也包含了美的盟友國英、法、德、加、澳等。
美國一直借“人權”問題對別國進行抨擊、打壓,甚至想要藉由這一理由干涉別國內政。以往,雖然國際社會均知道美國人權問題存在較多陰暗面,但卻沒有幾個國家願意公開與美國對抗,因此諸多國家都頗有“默契”地選擇“看不到”。
在發生“弗洛伊德事件”後,不僅美國境內大量公眾走上街頭示威遊行、反對種族歧視,連國際社會也聲浪頻起地對美國警察的過度執法及美國存在已久的種族歧視進行抨擊和反對。這也成為全球多數國家聯合起來聲討美國“人權”狀況的主要誘因之一。
美國拒籤人權公約,弱勢羣體難獲公平
2020年6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曾經召開緊急會議,而議題恰恰與美國人權問題緊密相關。路透社發表評論文章表示,美國眼下已經成為眾矢之的,眾多國家對美國人權狀況的抨擊與譴責儼然成為了一場針對美國政府人權政策的“公訴”。
據悉,在此次會議中大多數國家都希望美國政府能夠更有效地推動種族歧視、宗教歧視及性別歧視等偏激的社會意識的消除;同時也希望美國改革司法部門可以針對美國警察的執法行為進行有效約束,讓下一個“弗洛伊德”不再出現。
特朗普執政期間,“退羣”、“不合作”成了美國的習慣,在“美國優先”的戰略引導下,美方拒絕簽署一系列國際人權公約,不願承諾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提供公平的人權權利。
特朗普與美國政客們用慣了“不合作”與“賊喊捉賊”的套路,用“人權”幌子肆意妄為地干涉別國內政,如今反被各國羣力而圍,顯然是因果循環的必然!誠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所言:在人權問題上,美方要做的是反躬自省,切實改正自身存在的諸多人權問題。美方沒有資格也沒有權力以“人權教師爺”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