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實幹,所以精彩。三年來,長城汽車、長三角·平湖潤澤國際信息港等百億項目相繼落户,累計實到內資210億元、實到外資11.35億美元,整車夢、航天夢、數字夢等不斷照進現實,中國夢的平湖篇章日漸清晰。與此同時,錨定“民生座標”,現代化、立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形成,公共服務合作更加深入,不斷托起平湖百姓家門口“穩穩的幸福”。
雙向奔赴,“融”出新高度
“航天平湖產業基地將是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歷史上建設規模、投資強度最大的產業基地。在不遠的將來,平湖將會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能夠自主研製生產火箭和衞星的城市。”在航天平湖產業基地簽約現場,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院長張宏俊如此評價該項目對平湖這座城市的影響。
多年夢想,一朝圓夢。航天平湖產業基地落户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既圓了平湖人的“航天夢”,也實現了平湖航天產業“從無到有”。在平湖經開這片土地上,精密機牀產業同樣遵循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路徑,目前全市已經構築起了“主機為龍頭,功能零部件和工裝夾具、刀量具相配套”的精密機牀產業鏈體系。今年前10個月,精密機牀產業鏈實現規上產值134.1億元,同比增長42.1%。
“敢於做別人不敢做的夢”。從航天產業、精密機牀產業,到全省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平湖借勢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做足平台和產業“從無到有”文章,實現了平台和產業的“雙向奔赴”。
建什麼樣的平台,育什麼樣的產業;引什麼樣的產業,落什麼樣的平台。這樣的“雙向奔赴”,從國家級開發區到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平湖園,從省級經濟開發區再到省級農業開發區,在平湖全市域盛情上演。獨山港經濟開發區利用和上海石化相鄰的有利條件,雙方合作共建了浙滬新材料產業園,新鳳鳴PTA、湛新等一大批新材料項目入駐。今年3月,世界500強企業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和浙江衞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共建新材料新能源一體化項目,總投資115億元,為獨山港區發展新材料產業注入了“強心劑”。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平湖園引入了全市首個百億級數字經濟項目長三角·平湖潤澤國際信息港項目,進一步夯實了全市數字經濟一號“主平台”地位。今年前9個月,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平湖園規上數字經濟核心製造業實現產值11.11億元,增幅達到47.4%。
通過平台和產業“雙向奔赴”,平湖各鎮街道的平台定位越來越清晰,產業路徑越來越精準。“目前,平湖主平台以及其他鎮街道,立足自身實際、發展特色產業,形成了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平台格局,真正實現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市經信局局長張東閣説。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既要修煉內功、提升能級,又要乘勢而起、借勢而飛。長三角是全國創新要素最集聚的板塊之一,平湖位於長三角中心腹地,又是全省唯一一個與上海海陸相連的縣(市、區),借力一體化、實現新跨越,平湖有基礎、有條件。近年來,平湖依託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對內搭建平台、對外建孵化器,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三年來,我市新增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電研究院等科技創新載體5個,建成和在建域外孵化器9個,為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等初創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平發展提供了“舞台”。
增進福祉,“融”出新生活
公交直達、拿着市民卡就可“一卡通”……對家住獨山港鎮周圩村的姚玉良而言,自己去上海市金山區看病就和在平湖沒什麼不一樣。平湖和金山地域相近,人員往來密切,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每年也承接了不少平湖患者的就診。“現在家門口直達金山的公交車班次更多了,乘坐40分鐘左右就可到達,可方便了。”直達的公交車,拉近了平湖與金山兩地的空間距離,姚玉良直呼看病的步伐越邁越輕了。
“輕”的不僅是姚玉良看病的步伐,還有他看病的負擔。三年前,姚玉良因腸胃問題,無法勝任工作,一下子沒了收入來源,但每年醫療費還需要固定支出幾萬元。“我去年開始做化療,正巧趕上了咱們平湖和金山的醫保合作再次深化,我在門診做化療直接刷醫保卡就能享受到住院的報銷待遇。”姚玉良口中的醫保合作深化,主要是指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
去年,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從“住院”延伸至“門診”,金平兩地的“點對點”聯網結算增加了門診大病結算及規定病種的特治特藥備案等醫保服務,省去了現金墊付的壓力和來回辦理報銷的麻煩,讓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好。如今,姚玉良的病情逐漸好轉,他只需每三週乘坐228路公交車去金山醫院複診一次即可,即便在門診配藥,也能直接享受到與平湖醫院同樣的報銷比例,為他省了不少醫療費。
聚焦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共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融”出了平湖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上海醫生,平湖坐診”,在平湖各大醫院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專家的到來不僅將優質醫療資源帶給平湖百姓,還將先進的診療理念和技術帶給醫護人員,使對口醫院的診療水平、醫院管理、人才梯隊建設等方面有了整體提升。
“病有優醫、學有優教”是百姓之盼、政府之責。自“全面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全市首位戰略以來,平湖全力對接上海優質醫療資源,“輸血”與“造血”並重。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平湖也緊密接軌上海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打響“學在平湖”的教育品牌。2018年至2021年,平湖與上海合作辦學共50項,覆蓋校際交流、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研學基地等項目,加快推進教育國際化建設。
平湖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速度在加快,一體化發展帶來的紅利真實可感。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邊界十聯、生態綠色共治……在黨建引領下,平湖和上海通過經驗共享制度創新、民生共享同頻共振,讓各類優質資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在一起,給平湖百姓帶來了更多便利。兩地共建共享的同時,長三角居民的心理距離也隨着公共服務同城化而拉近,浙滬鄉村馬拉松比賽、長三角農民豐收節、長三角青少年棒球賽等一項項文體賽事,帶給長三角百姓別樣體驗的同時,也在打破着行政壁壘,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謀深謀遠,“融”出新定位
遠處是浩瀚的大海,近處是停滿貨輪的碼頭、忙碌的吊裝作業……在獨山港經濟開發區的海岸線上,繁忙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作為全省唯一一個海陸都與上海相接的縣市,平湖擁有27公里的黃金海岸線、58公里與上海毗鄰交界線,“2758”是平湖獨特的發展密碼,也是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黃金密碼。
在如今的海岸線上,一座座現代化大型碼頭拔地而起。去年,啓用嘉興港獨山港區液體散貨作業區A9碼頭;今年,啓用長三角地區最大的單體內浮頂化工儲罐A4碼頭啓用,再加上海河聯運、水水中轉等項目落地,今日的海岸線已非比尋常。數據證實,眼下獨山港6個泊位的貨運吞吐量佔到嘉興港的40%,今年貨運吞吐量同比增長25%。獨山港區產業科科長李月萍介紹説,這既得益於港口建設提質增效、後方產業聯動,也得益於獨山港至洋山港外貿集裝箱中轉業務開通,承接了上海洋山港的溢出效應。
平湖海岸線上,海風正勁。眼下,A3碼頭已進入部分收尾階段,B13、B14碼頭正在加緊建設,獨山港口擴容項目正在持續“擴容”中,“港口經濟圈”指日可待。融入長三角,交通當先行。三年來,滬平兩地織密交通網的動作明顯提速,不斷暢通發展血脈。隨着杭平申航道升級為三級航道,我市航道水路已進入千噸級時代。陸地上,一面拔除全部邊界路障,打通省際斷頭路,S302、S202省道平湖段加快建設,現代化、立體化的綜合交通體系正加快形成。另一面積極推進鐵軌建設,滬乍杭鐵路已列入“十四五”規劃,滬平城際鐵路抓緊推進。“交通先行”成為平湖全面接軌上海、加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窗口名片”。
大戰略體現大視野,大格局需要大作為。今年2月,《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獲批公示,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又一個重大戰略任務。位於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南向拓展帶重要節點的平湖,今年年初就啓動編制《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南向拓展帶平湖建設方案》,旨在搶抓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南向拓展帶建設機遇,高水平、全方位、多領域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聚力打造虹橋金南翼浙江第一站。
(藍媒聯盟·平湖市傳媒中心 胡佳英 華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