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為了孩子有個好的未來,不斷督促他進步,可一句好話能讓孩子重拾信心,一句不好的話卻能讓孩子陷入自卑。
“愛之深,責之切”,父母有些話一旦説出口,就像鋒利的刀子,傷害着孩子。最傷孩子心的十句話,提醒父母們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語言傷孩子的心。
同時告訴父母,應該對孩子説什麼,以及父母應該怎樣從正面的、積極的角度審視孩子和激勵孩子。
最戳孩子的10句話:
1、你怎麼這麼笨!當別人説你笨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失落、窘迫、憤怒……?這些在孩子身上,不會減少,只會放大。孩子的承受和判斷能力都沒有完善,很容易被別人的話所影響。?對孩子要多點耐心和信心,可以換成:錯了沒關係,再試幾次一定會成功的,做到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
2、哭什麼哭,你還有臉哭?“哭什麼哭,再哭我打你了!”“你看看別人,誰像你這麼愛哭!”“哭有什麼用.....”?有些爸媽一聽孩子哭,就心煩意亂立馬阻止,尤其一些男孩的父母認為,男孩子哭缺少男子漢氣質,堅決不允許孩子哭,甚至告訴孩子哭很丟臉。?孩子委屈時,哭可以緩解情緒。孩子年齡小,不懂得如何調節情緒,想哭就讓他哭會吧。?可以耐心等孩子哭完後再跟他講道理,注意別在孩子哭的興頭上講,因為這時候孩子聽不進去;也別為了不讓孩子哭而妥協,這會讓孩子以後拿哭做殺手鐧來達到目的。
3、我以後再也不會相信你了。誰家孩子還沒撒過幾個小謊啊,爸媽發現了怎麼應對才是關鍵!?都知道撒謊不是好事,但打罵孩子只會讓他更不敢説真話。孩子屢教不改,父母氣急就會説出“我以後再也不會相信你了”這種話。??爸媽不信任孩子,孩子會很受傷,連最親近的父母都不相信他,還有誰相信呢?孩子會更加內向敏感,缺乏安全感。所以,發現問題一定要跟孩子好好説哦。
4、你太不爭氣了,我對你很失望。父母總是對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這種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就變成了壓力,也就導致了父母們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父母如果常説這句話,孩子會越來越不相信自己,失去自信,覺得自己很“蠢”,什麼都做不好。?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自尊心一點一點的被父母的話所磨滅,到最後索性就不學好了,越來越叛逆,成績越來越差。
5、我説不行就是不行。你説不行就不行啊,為人父母也得講道理不是!?但,這並不意味着孩子就此信服,暫時的沉默會在一次次累計之後,形成更嚴重的反抗。?懼怕不等於信服,口服不等於心服,家長的威信不應該用在逼孩子就範上。要尊重孩子的選擇,遇到分歧多跟孩子商量,而不是簡單粗暴的“一言堂”。
6、你看看人家XXX。別人家的孩子聽話懂事學習好,早起早睡搶着做家務,天天看書從不玩遊戲。?很多孩子都是聽着父母講“別人家的孩子”長大的,父母們總是誇大別人孩子的優點跟自己孩子的缺點比,多少孩子心裏也曾偷偷的想過:你也不如別人的父母啊。?每個孩子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特長,聰明的父母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發掘孩子的潛力,而不是隻看到孩子的缺點,貶低孩子的能力。這一招確實有效,孩子聽過之後十有八九不會再“反駁”。已經很不容易了呢!
7、下次能考100分,就給你買。不想買就直説,幹嘛這麼沒誠意!?首先,用物質鼓勵孩子努力學習就不可取。因為這隻能激起孩子短暫的學習慾望,而並不是內心潛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還容易養成錯誤的金錢觀。?其次,給孩子定的目標要切合實際,是那種努力一把能夠實現的。平時只能考及格,非要考100才能買,那不是為難孩子嗎?哪裏還有信心去達成!
8、你可真行啊,學好不行學壞快。有話直説,該罵就罵,別這麼陰陽怪氣的!?有些爸媽總忽視孩子的優點,放大他的缺點,孩子做錯事,指出來就好啊,不要説反話諷刺孩子,傷害他的自尊心。?其實多想想孩子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幫他改正,即使避免不了跟孩子爭論,也好過不明就理,一錯再錯!犯了錯,改了就好了嘛!
9、算了,看你以後也不會有出息。既然你都這麼説了,也不要怪孩子放棄自己!父母不斷説這句話,孩子就會信以為真。一旦遇到困難,很容易放棄自己輕易妥協;失敗之後也沒有從頭再來的勇氣,一蹶不振。?父母的否定和不看好,其實給了孩子放棄自己的理由。永遠不要對孩子説“你不行的”,賞識和信任才是他突破自己的動力所在。
10、為了媽媽,你努點力好麼?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採用激將法刺激孩子,有些父母則是打起了親情牌。?“你看媽媽為了你,工作那麼辛苦,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把所有最好的都給你了,你就算為了媽媽,好好學習行不行?”?這句話的確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衝擊,有些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累贅,給父母造成了困擾,帶着很大的心理壓力去學習,能學好嗎?
有些父母老了會説,我的孩子不愛回家,雖然對我們從不吝嗇,卻也沒有親子間的温情。?其實,你們原本可以和孩子成為朋友。別讓這些刀子傷了孩子的心,這些話千萬別對孩子説了!
給爸爸媽媽的3句忠告: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那些承受得起失敗的孩子是最成功的。現在,父母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他們什麼都為孩子做。他們認為孩子的任務是學習。我組織了一個夏令營,一個很小的孩子被煮熟的雞蛋弄暈了。我説,“你不喜歡嗎?”《愛吃》為什麼那你不吃呢?”這個雞蛋和我們的不一樣!”你的雞蛋長什麼樣?”我們家的雞蛋又白又軟。太難咬了!”後來我問,我知道孩子從小就沒見過家裏煮雞蛋和剝雞蛋的過程。他已安排把它們切成四塊,放在他面前。所以不要總是以結果為前提,而是要注意成長的過程,走好路,能承受得起失敗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
②付出比給予重要——給孩子愛你的機會。只對孩子付出愛,會讓他們沒有責任感,只會索取。一位下崗女工知道孩子喜歡吃蝦,咬牙從市場買來,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捨不得動筷子,眼看孩子已經吃完了飯,媽媽忍不住想嘗一口,“別動!”13歲的孩子説“那是我的”。過分的溺愛、無限縱容滋長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③對話比對抗有效——別跟孩子“較勁”。青春期的孩子愛跟父母“對着幹”,四五十歲的父母也愛跟孩子“較勁”,雙方各站一方,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對方,只想改變別人,不想改變自己。比如談到早戀,許多家長就簡單、粗暴地阻撓、強行壓制。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成人感迅速增強,但心理卻不成熟的時期,他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又對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因此逆反心理很強,心靈的大門只朝着同齡人開放,這時候他特別需要心靈關懷,需要理解。
別隻盯着人家,大膽為孩子喝彩,相信你的孩子也非常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