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樂樂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不久之前我的腿摔骨折了,但想到這是我作為人大代表履職的最後一年,就算是拄着枴杖也要來參加兩會。”全國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安然今年到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行李之中,多了一副枴杖。然而,這絲毫沒有影響她對兩會的重視與期待。她期待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替華人華僑解決實際的困難,併為中國文化的推廣作出貢獻。
重視教育和社會保障讓她覺得“很暖心”
在與記者連線之前的一天,正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的日子。在聽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之後,安然表示“很暖心”。
作為一名歸僑代表,安然曾經在英國旅居近十年。2004年,她被華南理工大學引進回國,任該校國際教育學院的創院院長。這樣的經歷讓她與海外華僑有着密切的聯繫,更能夠深刻地理解他們內心深處對於祖國的關切;而女性教師獨特的温情視角,也讓她對教育與社會保障格外關注。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有2.9億在校學生,要堅持把教育這個關乎千家萬户和中華民族未來的大事辦好。安然表示,這讓從事教育工作的她深受感動。而“加強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羣眾救助,努力做到應保盡保、應助盡助”則讓她有了強烈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華僑的呼聲沒有被忽視,能夠替他們表達訴求解決問題,我覺得很驕傲。”五年的履職過程中,安然深入一線調研,提出了27份建議,而這其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解決了華僑國內身份證使用不便的問題。
那是在她當選代表的第二年,安然注意到很多華僑回國後,不能像國內羣眾一樣憑身份證享受相應的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互聯網服務。於是,在2019年全國兩會上,她提交了相關建議,呼籲儘快解決這一問題。而這一建議很快便得到了回應:同年10月,國家移民管理局等國家部門出台相關規定,港澳居民、華僑持用出入境證件將與內地居民享受同等便利,享受交通運輸、金融、教育、通信、醫療、住宿等35項公共服務。
建議建立與國內義務教育體系接軌的國際學校
今年兩會,安然關注到了企業外派人員在子女隨遷與教育問題上的需求,並提出在非洲建立與義務教育接軌的中國國際學校的建議。
安然告訴記者,通過長期的調研,她發現外派人員長期與家庭成員分離,尤其是缺席子女教育和成長,成了他們內心難以跨越的坎,“建立與國內義務教育體系接軌的國際學校,能夠解決民營企業外派人員的後顧之憂。”安然表示。
安然還建議,不僅企業外派員工子女可以進入中國國際學校,其他華人華僑也都可以利用這個渠道,為自己的子女選擇最合適的教育。“中國的國際學校,連接的不僅是海外員工,更是海外華人華僑這個廣大的羣體。”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