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氣也別對孩子發脾氣”這句話騙了多少家長,害了多少孩子
但凡接觸過一些育兒知識的父母,應該都聽過“父母最好要保持情緒的平和、穩定,不要隨意對孩子發脾氣”的告誡。
觀點肯定是沒錯。
但是,我在育兒中發現一種傾向,即不少父母因此被嚇得夠嗆,生怕自己某幾次發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了很糟糕的影響,於是走了極端,將 “再生氣也不要對孩子發脾氣”定為自己的最高目標。
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夠難的。
我一個朋友曾經有陣子在朋友圈打卡。
打卡內容是,承諾“21天不生氣、不對孩子發脾氣”。
過了21天,我問她:打卡成果如何?
她不好意思地笑。
再一看,朋友圈的打卡內容悉數被她刪掉了。
這種“絕對不能向孩子發脾氣”的執念,有時候不僅沒用,反倒還可能有害。
為什麼?
舉兩個例子,大家感受下。
一位媽媽脾氣有點急。為此她信誓旦旦地説,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學會剋制。
上午發的誓,下午就翻車了。
她在陪孩子玩的時候,不小心把孩子的一個小玩具給弄壞了。
孩子在那裏哼哼唧唧半天,媽媽的內心開始上火。她覺得兒子有點故意鬧事,但還是忍住沒發火,甚至耐住性子跟兒子道了歉。
不道歉倒也罷。
媽媽説:“按照以前,我對他兇一點,估計他早就消停了。我道完歉,他卻哭起來了,對着我又是喊又是叫的。我氣極了,最後還是狠狠地吼了他,胖揍了他一頓。”
這是個好笑又好氣的例子。
為什麼媽媽道了歉,孩子還在哭?因為情緒即使被接納了,也不會立刻馬上就消失不見。它有可能會慢慢消退,也有可能會有新的情緒被激發。
如果媽媽能夠真的蹲下來,去真正允許孩子有情緒的釋放,那麼孩子慢慢就會安靜下來。
但是,這個媽媽為何做不到呢?因為她一開始就錯了。
她一開始的努力目標,就是“忍受”。
因為做媽媽的已然憋着火、忍着脾氣了,卻不被孩子“領情”,於是產生了一種微妙的難堪跟恥辱感: 我已經如此剋制,對你妥協了,你竟然還不接受,還要繼續發脾氣。
努力背後,暗藏着對情緒的否認、打壓,以及對孩子屈尊降貴的施捨感。
於是,最初那個“不得已的忍讓”,最後彷彿就是為下一次的爆發做準備。
親子間那個情緒的碰撞,反倒更加慘烈。孩子和家長也都因此倍感折磨和挫敗。
這種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太常見了。
前兩天在小區遛娃,看到一個媽媽不小心碰倒了自己的孩子。然後,媽媽趕緊跟孩子説了對不起。
誰知孩子仍然哭。
媽媽就沒有耐心了,忍不住説,我都道歉了,你還想怎麼樣?
那個小孩才3歲多,當然沒法回答媽媽的問題。
她只是望着媽媽怨憤的模樣,眼神裏含滿了驚懼,越哭越痛……
這些情景,其實都是家長錯誤地將“不能向孩子發脾氣”等同於迴避情緒、打壓情緒導致的。
因為做父母的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接納,就別提接納孩子的情緒了。
因為父母認定自己的情緒是糟糕的、需要被消除掉的,於是認定那個隨時可能哭鬧的孩子,也不過是個不可理喻的、未開化的小東西。
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可言,這樣的剋制和忍耐,能夠真正解決問題才怪。
做父母的,真的就不能對孩子發脾氣、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失控?未必。
有時候,恰是父母發脾氣的舉動,會讓孩子感受到界限。
而孩子絕對需要界限,否則他們會非常迷失,而且感覺不被愛。
下面是個在心理圈流傳很廣的案例。
説是國外的一位心理學家,他很疼愛自己的女兒。
而且,因熟稔育兒心理知識,他太懂得如何養孩子了,從來都不曾對女兒發過火、紅過臉,更別提打罵、批評、指責什麼的了。
有一天,他回到家,一打開門看到驚險一幕——他家是複式樓,女兒正坐在家裏的樓梯扶手上,快速地從上往下滑着衝刺。
那一瞬間,這位心理學家感覺有一股無名火從腳底湧上腦門。
他沒想到自己深愛的女兒會做出這種可能傷害自己的舉動,暴怒之下他衝到女兒面前,給了她一巴掌。
打完女兒,心理學家自己也愣住了。
那一刻,他的內心複雜。
他自己那麼愛女兒,從未在女兒面前失控過,這一次,是怎麼了?他覺得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就在這時,女兒先反應過來。
她開口道:“爸爸,我今天終於知道,你是愛我的了。”
身為心理學家的父親很震驚。
這時候他才開始明白, 界限原本也是愛的一部分。
平日裏,他已經為女兒提供了一個很有愛的成長環境,而他打向女兒的那一巴掌,就是界限。是在對孩子説:我愛你,可是你需要保護好你自己,這也是我愛你的一部分,我會緊張你可能傷害到你的那些舉動。
最關鍵的是,在他失控的那一刻,他表現的更像 一個鮮活的、有温度的、觸手可及的人。
我們是人,所以再努力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而且,越是愛和在乎,越可能在某個時候愛到失去理智;以至於説出一些過激的話,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無形之中給孩子帶去了一些傷害。
但是這尚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它是正常的,可理解的。
這裏,我並非要鼓動父母去打罵孩子,我們絕對反對育兒中打罵孩子和情緒失控的行為;我們更建議父母們儘量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去和孩子做溝通。
可是。
如果你曾沒忍住對孩子發了火,甚至打了孩子,原諒自己那些愛過了頭的“錯誤”吧,它或許沒有你們幻想層面的那麼大影響。
只要你在平日裏確保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整體上有愛的成長環境,那麼你某次打罵孩子造成的個小創口,會被更多的愛和滋養填補和修復。
説起來,我們的孩子可是天生自帶測謊儀來到這個世上的。他們總能夠敏鋭地覺察到你到底説了真話還是假話。
如果孩子們會表達,他們一定會對那些“憋着不發脾氣”的父母説一句: 你們好假哦。
沒錯,情緒並不是需要被徹底摒棄的垃圾。我們也不必深惡痛絕地完全迴避掉它們。如果我們能夠正視自己的情緒、尊重自己的情緒並表達自己的情緒,其實反倒會給孩子一個好的示範。
記得在一個餐館吃飯時,碰到過一對母女倆。
媽媽吃飯的中途,接到了一個電話。講了蠻久。5歲左右的女兒在旁邊就顯得無聊,於是忍不住去拉扯媽媽的衣服袖子,伸手去夠媽媽的手機。
換了信奉“憋着不發脾氣”的家長的套路,很可能是先忍着。忍無可忍了,再衝孩子大吼:別拽了,你怎麼這麼討厭啊!我眼前幾乎能浮現出這樣的畫面。
但是這位媽媽沒有。
她第一時間暫停了電話,回頭嚴肅告訴女兒,你現在這樣子讓我不太舒服。我不喜歡別人拽我的衣服。如果你有什麼需要,5分鐘後跟我好好説説,好嗎?
小女孩臉上滿是欣喜,乖乖地點點頭,接下來的時間,果然安安靜靜地待在一旁了。
這個媽媽真的很厲害。
她第一時間接納並表達了自己的情緒,客觀描述出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於是避免了情緒積攢到失控、最終將孩子變成了自己的情緒發泄對象。
而且,這個媽媽跟女兒的互動也清晰告訴我們:
只要父母在表達不滿或憤怒的時候,沒有對孩子進行攻擊,孩子其實很願意跟我們合作。
總之,若説情緒管理這件事有什麼竅門的話,那個竅門就是學會發自內心地接納和容許情緒的發生。
具體的育兒技巧都在其次。
你甚至可以一種方法都不懂。
更不必追求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毫無細菌的真空般的成長環境。
當我們不再去跟情緒為敵,也不再去跟孩子在情緒上計較,當我們對孩子的情緒有真正的接納和允許,這個時候,教育才會真正地發生。
所以,與其強迫自己為了孩子而各種“憋着”“忍着”,不如多多關注一下自己。
當你好了,情緒順暢了,你的孩子自然就有了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