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撰文 / 牛跟尚

編輯 / 劉寶華

設計 / 師玉超

宇宙的盡頭是什麼?

不是鐵嶺,而是車都。

虎年伊始,在房地產喊冷、汽車業回暖——主要是新能源汽車井噴——春風下,國內熱衷發展汽車的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紛紛加碼佈局新汽車,進一步搶佔新能源汽車賽道,大有把自己的老區、新區、特區、開發區變成新的“造車區”——“車都”的虎勁。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最新的令人大跌眼鏡的是2月12日,在遼寧發佈公眾號(遼寧省政府官微)推發文章《瀋陽市大東區“五抓”並舉,爭當振興發展排頭兵》中提及:“結合文官片區城市更新,拉開工業發展空間,為特斯拉等重大新能源整車項目落地奠定基礎”。

就像此前小米總部和工廠落地北京之前的橋段一樣,這篇文章火了一天——沒活過半集——就去領盒飯了:遼寧發佈公眾號很快選擇刪除,特斯拉官方澄清道為不實消息。

相比被段子害慘的“投資不過山海關”,首都的招商引資最近是槓槓的。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2022年1月,北京市先後公佈2022年的重點建設項目,新能源產業及智能電動車是亮點:推動小米汽車製造工廠、衞藍新能源固態電池一期、豐田燃料電池研發中心、特斯拉設計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支持北京奔馳提高產能、投放新能源產品;完成理想汽車製造基地工廠改擴建,確保設備順利進場安裝調試;支持北汽集團等傳統車企轉型升級。

在繼小米汽車之後,另一家科技巨頭百度的造車項目——集度已在北京悄然設立新總部,並落户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

2022年1月10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的官方網站發佈的2021年度工作總結,無意中泄露這一“天機”。

2022年1月6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提到:2022年,北京市將推動小米汽車開工、理想汽車建設,精準支持創新企業發展,培育更多硬科技獨角獸。

在新舊動能轉換、新老汽車切換的當口,北京並不滿足近幾年發展受到挫折的北汽新能源,同時看上更有活力的理想汽車和小米汽車以及下場造車的百度等科技企業。

2021年10月,理想汽車北京綠色智能工廠在北京市順義區開工建設。新工廠是在原停擺了2年的北京現代一工廠廠區上進行改造,總投資60億元,預計2023年9月建成投產。投產後,一期將實現年產10萬輛純電動汽車。

2021年11月27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小米科技簽約儀式舉行,此前被武漢、合肥、長春等地“追暈”的小米汽車落户北京經開區。

小米汽車項目將建設小米汽車總部基地和銷售總部、研發總部,將分兩期建設年產量30萬輛的整車工廠,其中一期和二期產能分別為15萬輛,預計2024年將下線開產。

不僅是瀋陽、北京,長春、武漢、上海、重慶、廣州等主要城市的領導更是親赴企業一線,鼓勁加油,搖旗吶喊,希望做大做強汽車產業,保持穩增長,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多做貢獻。合肥、南京等新一線城市更是新年放大招,加強招商和營商環境營造力度。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2022年2月10日,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在合肥市高新區管委會帶頭開展現場辦公的新聞在網上迅速傳播,企業負責人紛紛點贊,一位外地來皖投資的企業家説,這次活動“別開生面”,猶如“春風拂面”,看到“三個轉變”:從“企業被動找領導”轉變為“領導主動找企業”,從“企業多次多頭找”轉變為“領導分批逐一聽”,從不僅解決了“一個一個問題”轉變為解決“一類一類問題”。

國務院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提及: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當年汽車總銷量的25%;203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當年汽車總銷量的40%。

中國社科院、中國產業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聯合發佈的《產業藍皮書: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20)No.9》預測,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總規模可達到千萬輛。

中國社科院、中國產業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聯合發佈的《產業藍皮書: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20)No.9》預測,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總規模可達到千萬輛。

從當下及未來來看,失去新能源汽車產業,就缺乏拉動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穩增長、保就業等最強“發動機”,而現在還不“變速、換擋、轉向”,等到燈枯、油盡就沒有帶電、再見豔陽的機會。

新一輪底特律、汽車城、車都、車谷的大城競爭,已經開始。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10個省市把汽車當做支柱產業、主要產業或第一產業的城市,更是把當地車企當做香餑餑,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打造萬億級增長極。

汽車商業評論從各地的官方發佈探尋出虎年一些地方政府對當地汽車產業渴求和希冀。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韓俊:為一汽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1月22日,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韓俊來一汽慰問一線員工,調研生產經營情況,主持召開座談會。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中國一汽官微報道説,陪同的還有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吳靖平,長春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子聯,省政府秘書長安桂武等省市政府大員。

韓俊來到中國一汽集團公司動力總成工廠,實地察看零部件研發、生產線運行等情況,看望慰問一線員工,提前送上節日祝福,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敬意。

中國一汽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邱現東在座談會上介紹一汽2022年生產經營計劃及一季度重點工作安排情況。

韓俊表示,過去一年,“省市大力支持一汽克服重重困難”,深挖內部潛力,努力把“缺芯”等影響降到了最低,改革更加深入,創新更加突出,紅旗品牌銷量大幅增長,經濟效益持續提升,總體步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他希望一汽牢記殷殷囑託,保持昂揚鬥志,續寫“風景這邊獨好”新篇章,“省市政府將一如既往為一汽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中國一汽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表示,2022年,一汽將以“紅旗”發展為標杆,以品牌建設為統領,以用户為中心,以全面創新驅動為主線,堅決打好四大攻堅戰,認真抓好九大方面重點工作,向着打造世界一流汽車企業的目標奮勇前進,“努力為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李強:上海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

2月7日虎年開工第一天,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走訪上汽集團旗下的捷氫科技,詳細瞭解企業主營業務發展及核心技術研發情況,走進車間察看生產設備及工藝流程。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捷氫科技官微報道説,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捷氫科技董事長祖似傑和捷氫科技總經理盧兵兵結合發展實際,就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場景支撐、全產業鏈貫通以及運營政策保障等談了想法建議。

李強仔細詢問企業自主創新研發、產業發展前景以及當前存在的瓶頸難點,鼓勵企業瞄準關鍵領域加大攻堅突破力度,真正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強指出,上海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正在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這為企業發展、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和廣闊舞台。

“我們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服務企業、服務發展的各類政策舉措更好更快、更加精準地對接、落地、見效。”李強説。

他希望企業把優勢做優、把長板拉長,進一步加強開放合作、協同創新,與上下游企業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加快推動形成有影響力、有引領力的產業集羣,更好助力“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實現,更好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國家戰略實施。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郭元強:推動武漢市汽車製造產業集羣做大做強

2月14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郭元強赴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武漢經開區、中國車谷)調研並主持召開座談會。他強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咬定全年目標,加壓奮進、比學趕超,確保一季度開門紅,為實現全年再續精彩打下堅實基礎。

2021年10月19日,郭元強到中國車谷調研先進製造業▼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在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第二工廠,郭元強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深入交流,仔細聽取企業產品研發及生產經營情況介紹,察看整車生產線,瞭解整車製造和銷售情況。

他希望東風公司搶抓機遇擴大市場佔有份額,加快佈局下一代汽車產業鏈,建設世界一流汽車企業,共同推動武漢市汽車製造產業集羣做大做強,並表示“相關區和部門要一如既往做好服務,支持企業在漢發展壯大”。

來到漢南片區百億項目現場,郭元強走進項目工地,仔細聽取武漢經開區先進製造業產業佈局、項目建設情況彙報。他強調,“項目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支撐,要壓實責任、加強協調、優化服務,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

座談會上,武漢市委常委、武漢經開區工委書記劉子清就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產城融合和一季度開門紅等工作作了彙報。

郭元強希望武漢經開區要敢於“跳起來摘桃子”,在全國經開區方陣中爭先進位。

郭元強説,(中國車谷)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抓緊抓實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建設,推進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談及汽車產業發展時,郭元強説,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抓緊抓實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建設,推進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此前的2月10日,武漢市委常委、武漢經開區工委書記劉子清和工委副書記、區長唐超與東風本田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鄭純楷交流。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武漢經開區官微説,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加快本田全球首個新能源標杆整車工廠建設,攜手推進東風本田汽車年產銷達到百萬輛規模。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陳敏爾:立足存量做優增量

2月7日——春節假期後上班的第一天,重慶市領導分別前往重大項目建設現場和重點企業調研,為全市經濟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和市委副書記、市長鬍衡華赴西部(重慶)科學城實地調研項目建設進展和企業生產情況。

在重慶金康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動力研發領域擁有多項國內領先技術的企業展廳,陳敏爾,胡衡華觀看核心產品展示,瞭解關鍵技術指標性能優勢。

車間裏機器人在生產線忙碌,實現全流程智能化作業。

陳敏爾瞭解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和生產銷售等情況。他説,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希望企業搶抓機遇,聚焦主業,加大研發投入,立足存量做優增量,持續推動汽車產品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升級,祝願金康公司在新的一年發展越來越好。

2月11日,重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曹清堯、人民日報重慶分社社長王斌調研賽力斯。小康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總裁馬劍昌等陪同調研。曹清堯參加座談並對小康集團近年來轉型升級給予高度評價,希望再接再厲發展好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2月14日,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永利和江北區委書記滕宏偉一行蒞臨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參觀調研,看望全國人大代表——小康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李永利表示,“重慶市各級人民法院將不斷優化營商法治環境,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黃楚平:加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事業發展步伐

2月9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楚平到廣汽集團調研,瞭解企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情況,聽取人大代表和企業的意見建議,希望廣汽集團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事業發展步伐,推動廣東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黃楚平先後走進廣汽埃安、廣汽研究院、廣汽乘用車的總裝車間、電池車間、科技展廳、造型室,詳細瞭解新能源汽車研發、關鍵零部件生產、自主品牌打造等情況,並與曾慶洪、範月新、馬雯、李佳茵等全國、省、市、區人大代表和一線員工深入互動交流。

黃楚平充分肯定廣汽集團取得的成績:廣汽集團充分發揮創新主體作用,打造令人自豪的民族品牌,產品贏得消費者信賴,成為我國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

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芯片短缺的衝擊,廣汽集團全體幹部職工凝心聚力、主動作為、迎難而上,汽車產銷、營業收入、利税總額等主要經營指標均超出預期,充分發揮作為國有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壓艙石和主力軍作用。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虞愛華:“寧讓程序等項目、不讓項目等程序”

以招商引資和豪賭出名的合肥市一開年就加碼工作強度。2月12日下午,安徽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虞愛華主持召開今年第1次重點項目要素保障會指出,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服務保障項目建設,要做到“四個靠前”:政策發力靠前、程序審批靠前、指導工作靠前、破解難題靠前,力保不讓一個項目因工作不及時、服務不到位而受困。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虞愛華強調,理念要新,標準要高,速度要快——“寧讓程序等項目、不讓項目等程序”。

説起合肥市政府對於招商引資的頭部企業、重大戰略項目敢大膽出手跟投、領投,要數合肥與蔚來的故事。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這個“2019年最慘的男人”,曾向全國18個城市求援,最後只有合肥把蔚來從ICU(重症監護病房)搶救回來,重獲新生。

實際上,2020年一季度儘管還在疫情中,合肥派出的多路“偵察兵”,把李斌及蔚來朋友圈問個遍,查了個底朝天。這用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的話説,合肥這個投資團隊拼的不是手氣是手藝。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讓汽車圈記憶猶新的是,2021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峯會6月10日在合肥開幕首日。虞愛華特地抽出時間,與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參會嘉賓分批會談。

虞愛華説,合肥將堅持做“最懂你的人”,攜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電動汽車之都。

虞愛華説,智能電動汽車是合肥戰新產業的重點方向,合肥堅持以政府更有為推動市場更有效,創造了很多政企合作成功案例。歡迎更多企業家、投資家來肥共話合作,合肥將堅持做“最懂你的人”,攜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電動汽車之都。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據説安徽省從省委領導開始,每個人分工一個產業鏈,除了分管工作,還是某個具體產業鏈的鏈長。因為合肥連續引進了液晶面板巨頭京東方、押中了半導體企業長鑫和兆易創新及造車新勢力蔚來,成了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合肥也得了一個綽號——偽裝成政府的最佳投資機構。

合肥首先把“芯屏汽合,集終生智”作為招商目標——芯片的芯、液晶屏的屏、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集成電路、面向消費終端的現代製造、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不管是請院士專家和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大半個汽車圈來開研討會,還是請頂尖諮詢公司來做諮詢,關鍵是把產業鏈地圖拉出來,然後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每個分支,分佈怎麼樣,有哪些頭部公司,拉出清單來。缺哪些,那就精準出擊,把它拉到合肥。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可謂,目標非常精準,一個個上去談;目標企業需要什麼便利條件,就給創造條件;目標企業正在推動什麼策略,就配合策略;今年談不成,那就明年接着來,直到拿下目標。這一點,非常值得其他城市學習。

汽車商業評論還發現,其他新一線城市,例如南京,同樣把汽車等產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頭戲。

南京被稱為引進造車新勢力最多的城市,雖然所剩牌新能源汽車品牌不多,但南京在2月7日召開新春第一會向全市上下發出動員令、發佈《南京市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加快形成全面便利、高度活躍、本質公平、充分開放的發展環境,努力邁入全球營商環境一流城市行列。

南京發佈微信號説,這是該市出台的第四個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16項工作任務均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其中,建立政策服務場景化實施細則制度、深化“先解決問題再説”機制等7個方面的改革創新舉措,走在全國前列。

汽車商業評論也提醒各地政府,許多地方都想把汽車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積極性是好的,但能否大家都成為車城或車都,這還要取決於許多方面,尤其是否具備基礎條件。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一是從市場需求看,我國並不需要那麼多新能源汽車城。

賽迪研究院統計,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規劃總產能達2669萬輛,遠超實際需求。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36.7萬輛,產能利用率只有5.1%。即使按照2021年銷量289.3萬輛來算,產能利用率也不過11%。

二是底特律向來並不是自封的,是水到渠成,車到路有,車到城起,你做好了,別人自然承認你。

三是不搞汽車城建設,做精做強做大某一汽車鏈上的零部件——做新型汽配城、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城、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城同樣也很好。

50多年來持續研究產業現象並有數部“汽車強國”書籍出版的汽車專家程振彪建議,大家不要一哄而上,搞成投資熱,結果沒有效益,最後損失很大。“不是不要遠大目標,而是不要好高騖遠,輕視了基礎和做紮實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346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能源汽車井噴背後的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