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站”迎來“老資格”!相伴多年的北站暫時關閉,他們專程來逛西站

“認識成都第一步,我們首先認識的是北站。”

10月11日一早,83歲的朱壽祥就和老伴兒楊立英出發了。剛到9點,他們就到達了成都西站地鐵站,下了地鐵,跟着站內指示圖,很快便抵達成都西站站前廣場,二人攙扶着在廣場周邊四處轉悠,彷彿是要把整個西站的輪廓都印在腦海中。

1952年7月1日,伴隨着新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建成通車,成都站(火車北站)正式投入運營,作為新中國首批投用的車站,火車北站已屹立70載。

在火車北站投運13年後,來自他鄉的朱壽祥與妻子楊立英響應國家號召支援三線建設,也是從這裏踏上了成都的土地,一待就是57年。

“新站”迎來“老資格”!相伴多年的北站暫時關閉,他們專程來逛西站

▲朱壽祥和楊立英來到成都西站

來成都57年,他們與北站一樣“資格”

10月11日起,火車北站停止辦理客運業務,進行擴能改造施工,預計將於2026年正式和公眾“見面”。得知這個消息,朱壽祥和老伴心中有諸多不捨,“因為來成都,第一眼見到的就是它。”

1965年,來自安徽的朱壽祥與來自山東的妻子楊立英支援三線建設,來到成都從事醫務工作,一待就是57年,如今他們的兒子、孫子都在成都紮根發展,這裏早已成為他們的第二個故鄉。

朱壽祥記得,當年來成都要從合肥坐48小時的火車,而且還可能沒座位,只能在過道的地板上將就。那時火車離地面有一定高度,上車還要提着很重的行李爬台階,食物供應也不算充足。

他記得,最開始的火車燒煤,火車過秦嶺鑽山洞,巨大的風力讓煤渣從未封閉的車窗灌進來,弄得他一臉灰,眼睛都睜不開;有時遇上塌方,火車在半道上停上五六小時都沒水喝,“那是相當辛苦。”而現在,火車越來越先進,每兩三年回一趟老家的他,也成了火車變遷的見證者。

如今,朱壽祥回安徽老家,只需不到24小時,“白天上火車,睡一晚就到了。”而且火車上的服務好、環境舒適、供應充足,已然不是當年模樣。

車站的一次次升級改造,就是城市的一步步發展

朱壽祥記得第一次見火車北站的樣子。“很小,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一。”現在的二環路,當時還都是農田。

如今,火車東站、南站、西站依次投入運營,他認為軌道交通的飛速發展,也見證着一座城市的發展,“現在的成都,城市面積至少擴大了二三十倍”,高樓林立、府河清清,大學越來越多,“一天比一天好!”他坦言,這種變化與發展,“一兩句話還真概括不了。”

據悉,火車北站建站初期,每日僅開行2對列車,日均發送旅客1700餘人次,在經歷4次較大規模擴、改建後,2010年,成都站旅客發送量達到最高峯,全年發送旅客2672萬人次,當年10月1日發送旅客13.28萬人次,達到歷史最高客流,但隨着2011年成都東站的建成投用,成都站旅客發送量逐漸減少。

如今,容顏逐漸老去的火車北站再次改造,朱壽祥和老伴兒除了留戀外,也充滿期待,“肯定要超過原來的,越來越好。”據瞭解,改造後,火車北站將成為一個集城際高鐵、市域快鐵、地鐵及城市公交於一體的立體交叉零換乘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現在,火車北站按下“暫停鍵”,朱壽祥回家要乘坐的K1158次列車,也將從北站“搬遷”至西站。今天和老伴兒來到西站,既是為了提前瞭解西站的情況,也是想感受國家交通的發展。

楊立英説,這其實不是他們第一次與西站“見面”。2019年,他們從西嶺雪山遊玩回來曾經過西站,當時很炎熱,且站內沒有標識牌,司機帶着他們匆匆一瞥,今天來也是想好好再認識一下。他們發現,和3年前相比,成都西站有了很多變化,有地鐵、很乾淨、到處都是指示牌,對他們來説,更方便了。

站在西站站前廣場上,朱壽祥與老伴兒楊立英順着工作人員手指引的方向看向遠方,以往的農田變成了高樓,他們就像當年來成都時一般驚訝。

紅星新聞記者 章玲 實習記者 李毅達 攝影記者 王勤

編輯 譚王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99 字。

轉載請註明: “新站”迎來“老資格”!相伴多年的北站暫時關閉,他們專程來逛西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