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 題:進度如何?資金從哪來?怎樣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解讀《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強調要大力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讓人民羣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老舊小區改造目前進展如何?所需資金從哪來?下一步將怎樣推進?記者就此採訪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
指導意見為老舊小區改造列出了時間表: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户;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期末,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老舊小區改造目前進度如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峯説,受疫情影響,截至5月底,今年新開工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約為年度任務量的20%,但進入6月後新開工項目快速增加,截至6月底,已達到40%以上。
據各地初步摸查,目前,全國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涉及居民上億人,量大面廣,情況各異,任務繁重。這些城鎮老舊小區普遍存在設施不完善、衞生環境差、社區服務設施配套不足、社區管理體系不健全等問題。
劉李峯説,意見明確了老舊小區改造對象範圍,應為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城鎮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要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
意見要求,改造內容可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3類,各地因地制宜確定改造內容清單、標準。科學編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和年度改造計劃。
劉李峯説,基礎類應為滿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要的改造內容,包括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小區內建築物公共部位維修等。完善類應為滿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改造內容,包括環境及配套設施改造建設、小區內建築節能改造、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等。提升類應為豐富社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改造內容,包括養老、托育、衞生防疫、助餐、家政保潔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
老舊小區改造資金從哪來?意見明確,要建立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
劉李峯説,在老舊小區改造中,要合理落實居民出資責任,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積極推動居民出資參與改造,可通過直接出資、使用(補建、續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讓渡小區公共收益等方式落實。
“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項目的具體情況,需要一區一策、一事一議,根據不同老舊小區改造內容的不同,由街道社區、實施運營主體等相關單位與居民共同協商確定。”他説,改不改、怎麼改、怎麼出錢,都需要充分徵求居民意見。
意見還明確,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給予資金補助。支持各地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籌措改造資金。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模化實施運營主體採取市場化方式,運用公司信用類債券、項目收益票據等進行債券融資,但不得承擔政府融資職能,杜絕新增地方隱性債務。
據介紹,相關部門將加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審批。結合審批制度改革,精簡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審批事項和環節,構建快速審批流程,積極推行網上審批,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各地要抓緊制定本地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技術規範,明確智能安防建設要求,鼓勵綜合運用物防、技防、人防等措施滿足安全需要。此外,要加強既有用地集約混合利用,在不違反規劃且徵得居民等同意的前提下,允許利用小區及周邊存量土地建設各類環境及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