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打造全國“稻魚文化”集大成之地
來源:麗水日報-麗水網
百斤魚 千斤稻 萬元錢“稻魚共生系統”
有了更多生態因子
青田岙垟,是該縣仁莊鎮南木宕村歸國華僑徐冠洪“稻魚共生”的種養基地之一。這段時間以來,徐冠洪每天都要到基地裏轉轉,秋風漸起,金黃的稻穗壓得秸稈彎了腰,沁人心脾的稻香四溢,水裏田魚正肥,不時在“爛糊泥”裏扭動着身軀。
“再過一段時間,我這裏就將迎來雙豐收,預計畝均產魚百斤、產稻千斤,產值能夠突破萬元。”徐冠洪露出被太陽曬得黝黑的手臂,算起了賬。
他畢業於原麗水師專物理系,幾經輾轉於2011年開始籌備青田愚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專攻“稻魚共生”項目,並於2012年創辦了目前的生態農場。徐冠洪説他的稻田裏,不施農藥化肥,以返璞歸真的方法試驗“稻魚共生”的最佳種養模式,為這一世界農業瑰寶提供更為豐富的綠色生態因素。他總結説,“稻魚共生系統”裏的水稻和田魚,本質上就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因為青田田魚經過1300餘年的自然選育,具有愛拱泥、雜食等特性,這樣既有利於鬆動稻田泥巴,又能最大程度減少水稻的病蟲害。“而且它還喜歡吃水稻的淺層根,促使水稻根系向下生長,提高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反過來,不施農藥化肥的稻田,也能為田魚提供更加豐富的餌料和更適合、更安全的生長環境。”
幾年試驗下來,他的基地裏的稻田都成了“爛糊泥”,達到免耕條件,進一步減少了人工成本。在不懈探索下,如今他已開始試驗“冬魚”模式,即每年10月份的稻魚收穫之後將田曬裂殺菌,再灌水投入魚苗,到第二年5月份新的秧苗種下之前又可以先行收穫一批田魚。
用徐冠洪自己的話來説,他既愛觀察,也愛折騰。看着稻田裏氾濫的福壽螺,他就在基地裏養了一批雞鴨,把福壽螺作為雞鴨的飼料;後來,乾脆劃出一片田養殖起甲魚來,既消滅了福壽螺,又能吃掉生病的田魚、阻止病菌的蔓延,這一實驗效果也達到了預期目標。通過這些年經驗積攢,徐冠洪認為,和諧的“稻魚共生系統”,本就是一個生物羣落健全的生物圈,包括田魚、水稻,以及各種有機質甚至蟲子在內的生物能夠和諧共生,不需要太多的人為干預。
隨着名氣的增大,這些年他還經常拿自己的農產品參加各種比賽。徐冠洪説自己參賽的首要目標,是向全國乃至全世界介紹青田的“稻魚共生”模式和效益,鼓勵和引導各地因地制宜地發展這一系統,引領更多的人走上小康的康莊大道。
傳承保護是“頭等大事”“稻魚共生系統”
實現“有機再生”
從青田縣城出發往東南,車行半小時就來到了“稻魚共生系統”的核心保護區——方山鄉,這裏連片梯田同樣是一片豐收在望的喜人氣象。
毗鄰龍現村的方山谷素質拓展研學基地正在緊張施工中,10月1日即將迎來試營業階段。“這裏是融合‘稻魚共生’文化、農耕文化、鄉愁文化等打造的其中一個農遺研學基地。”項目負責人張健説,“方山鄉具有濃厚的田魚文化、僑鄉文化、農耕文化的歷史底藴。研學營地項目的引入,旨在通過這種模式的運營,展現‘稻魚共生系統’這個獨具特色的文化主題,在寓教於樂的遊玩過程中,融入鄉間這一純粹的原生地文化,讓更多的遊客在研學中體會各種農事文化的精髓,去領略和了解它們的魅力。我們也將探索建立農遺大學,吸收全日制大學生和進修農民,對他們進行職業規劃,引導他們進行科技種田。”
行走方山鄉,“有塘就有水,有水則有魚,田魚當家禽”是一幅獨特的山水實景圖。鄉黨委書記周江峯介紹,近年來,鄉黨委政府更是把挖掘和保護“稻魚共生系統”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通過舉辦系列高端論壇、農業峯會等,進一步豐富“稻魚共生系統”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內涵;花大力氣把作為稻魚共生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傳統稻魚文化(包括稻魚生產的傳統知識以及圍繞稻魚形成的獨特建築風格、節慶活動、民間習俗等)進行了充分挖掘,讓“稻魚共生”文化進一步深入人心,形成了濃厚氛圍。
方山鄉屬於當地著名的僑鄉,由於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較少,土地拋荒現象比較嚴重,方山鄉政府積極引導當地有能力、有情懷的能人及農民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培育了一批種植(養殖)大户,凸顯集約效益。“在這過程中,大户們通過專業的種植(養殖),有效解決了魚種規格小、放養密度低,克服田魚生長慢、成活率低、整體效益不高等問題,稻魚和諧共生的局面得到了穩定發展。”周江峯説。
賦能鄉村振興美好生活青田致力打造成
“稻魚文化”集大成之地
15年來,在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遺產地幹部以及當地羣眾的共同努力下,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
青田縣政府成立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圍繞“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農耕傳統、保護農遺項目、傳承農耕知識、發展稻魚產業”的目標,在鄉村兩級建立專職保護機構,加強稻魚共生系統保護區的管理保護。同時,設立縣農發公司,開展稻魚產業統一開發利用,統籌農業文化遺產的關聯產業有序保護和開發。
堅持規劃引領。組織中科院專家編制《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保護與發展(2016-2025年)規劃》,明確保護和發展方向。出台《青田縣“稻魚共生”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突出對稻魚產業的支持發展,積極推廣“百斤魚、千斤糧、萬元錢”種養模式和再生稻技術,不斷提升產業科技水平和發展效益。
加大資金投入。2016年,爭取省級循環有機農業試點項目資金5000萬元,用於小舟山鄉魚種保護與傳統育苗基地等項目建設。建立農業文化遺產專項保護基金,自2018年起每年投入資金300萬元,用於青田田魚種種質資源保護、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區建設、交流培訓、科研合作等。今年,還爭取到了青田縣“稻魚共生”全產業鏈提升綜合扶貧試點項目,獲得省級資金3000萬元,用於稻魚米精加工建設和青田稻魚米種植技術推廣與品牌管理。
加強科技指導。2017年12月,由中科院院士李文華牽頭組織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及發展提供專業技術支撐。目前,有來自中科院、浙江大學等單位的18位專家進站,重點開展謀思路、定標準、評示範三方面工作。
突出發展帶動。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充分保護稻魚共生系統核心區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帶動全縣大力發展稻魚產業,以大發展促進更高層次的大保護。推行稻魚米“五統一”產供銷模式,提升品質品牌;積極組織參加各級農博會展銷會,加強品牌宣傳力度,健全營銷體系。
突出文化推廣。青田“稻魚之戀”文化節入選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鄉村文化活動之一;9月18日,《農民日報》專版刊印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青田:世界農業文化遺產的成功探路者》。
截至2019年底,全縣“稻魚共生系統”面積5.04萬畝,其中水稻平均畝產453公斤,田魚平均畝產27.03公斤,全縣稻魚產業總產值達到2.08億元。
剛剛參加完對口援川(四川平昌)活動的青田縣農業農村局推廣研究員吳敏芳介紹説,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在當地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讓當地農民實現“雙”豐收、魚增收,“這一創新舉措,有利於進一步提升‘稻魚共生系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從2005年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特別是2013年青田田魚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以後,“稻魚共生系統”的生態價值進一步凸顯,吸引了為數不少的帶有鄉愁情結的華僑歸國,共同參與這一行業。通過合作社入股、大户帶動小户等形式,尤其是專業合作社解決了魚苗供應問題,讓養魚的效益有了明顯提升。
“我們還在仁莊鎮試點了稻—魚—再生稻系統,將往常的單季稻、魚共生系統進行了延伸。”吳敏芳説,這一試點將稻魚共生期拉長了兩個月,使得在不增加肥料、人力的前提下,實現了水稻增值和田魚品質的提升,這一試點有推廣的價值和意義。
要讓“稻魚共生”這一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更好地發揮帶動百姓增收致富的效用,吳敏芳認為,包括方山鄉在內的許多鄉鎮進行的農旅融合、研學的探索值得肯定,“這樣的嘗試在人多地少的山村,能夠在不增加環境負擔和人力投入的情況下,將‘稻魚共生系統’裏潛藏的生態價值進一步轉化為生態資本,進一步引導當地老百姓樂於參與這一遺產的保護,實現良性互動。”
青田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恰逢“稻魚共生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5週年,縣農業部門努力將青田打造成全國“稻魚文化”的集大成之地,為鄉村振興、美好生活賦能。
來源:麗水日報 文/ 楊敏 黃曉俊 郭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