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後遺症”令貝魯特人痛苦
8月23日,黎巴嫩貝魯特港,黎巴嫩藝術家納迪姆·卡拉姆製作的鋼鐵雕塑“姿態”矗立在港口南區。該雕塑高25米,由2020年大爆炸產生的碎片和不久前倒塌的北區穀物筒倉組成。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綜合編譯 袁 野
8月23日凌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北區糧倉建築發生大面積垮塌。這被認為是兩年前貝魯特港大爆炸的“後遺症”。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垮塌前,這片建築燃燒了幾個星期。人們看着它們緩緩倒下,巨大的煙柱騰空而起,令人回想起發生在2020年8月4日的那場悲劇——貝魯特港被大火和濃煙籠罩,巨大的爆炸造成200多人死亡、數千人受傷,成千上萬居民流離失所。
糧倉倒塌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由於預計這片建築會發生坍塌,港口周邊地區的人員已被疏散。
對當地居民來説,這些糧倉是他們幾十年生活的縮影。
據美聯社報道,貝魯特港的糧倉區域有50年曆史,其中最高的建築為48米。在2020年的爆炸中,建築羣北區受到了嚴重破壞,倉內的小麥、玉米等穀物暴露在陽光下。
今年7月,在陽光下烘烤了兩年的穀物自燃,導致糧倉的建築進一步傾斜並坍塌。7月31日,北區發生了第一次垮塌。8月4日,貝魯特港大爆炸兩週年之際,北區又有部分倉體倒下。8月23日,北區幾乎變為廢墟。
今年4月,黎巴嫩政府表示,由於存在垮塌風險,將拆除南、北區所有建築,遭到活動人士、遇難者家屬和工程師的反對。工程師認為,建築羣南區的結構良好。遇難者家屬和無黨派議員要求,在獨立調查完成前保留南區建築,這也是對大爆炸的紀念。
貝魯特港爆炸發生後,黎巴嫩政府曾就官員是否存在瀆職行為展開調查。人們想知道,近3000噸易燃的硝酸銨為何會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儲存長達6年。不過,領導調查的法官很快陷入“缺乏中立性”的指控。此後,官員們獲得了調查豁免權。調查陷入僵局。
“當你得不到公正對待時,你會持續受到傷害。”31歲的環保人士薩默·庫裏對《華盛頓郵報》説,“對我來説,這已經不是創傷後應激障礙了,而是持續性創傷應激障礙。”
庫裏認為,拆除糧倉南區,意味着人們將失去爆炸事件“紀念碑”。“人們不會再去回想(那場爆炸),甚至會忘記它。”
法新社報道稱,今年7月,一名獨立議員向黎巴嫩議會提交了一份緊急法律草案,希望將這些糧倉列為國家遺產。在草案表決期間,不同派別的議員開始謾罵對方,甚至鬥毆。這些議員相信,對方是欺騙選民、逃避責任的元兇。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