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圖為航行中的“天鯤號”。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供圖
圖為工作中的“天鯤號”船員。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供圖
2022年5月4日,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天鯤號”榮獲第二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天鯤號”,首艘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
2021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天鯤號”首次試航成功,被譽為我國“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的新跨越”。或許有人會問,一艘挖泥船,為何獲得如此殊榮?
挖泥船可謂港口建設、航道疏浚、吹沙填海、造陸成島的利器。直觀地説,“天鯤號”一小時就可以在海底挖出一米深、足球場那麼大的深坑,並將挖起的海沙、岩石及海水的混合物輸送到最遠15公里外的地方。挖掘一座“水立方”,也只需7天左右,還能將挖出來的泥沙岩石吹填成陸地。正因其強大的疏浚挖掘和吹填能力,“天鯤號”被稱為“國之重器”。
尤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為“重器”監造者、使用者、守護者的“天鯤號”團隊,竟是由一羣青年人組成,平均年齡不到32歲。
一
回憶當年往事,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顧明依舊激動不已——
伴隨中國改革開放和全球經濟發展,國內外港口迎來建設新浪潮。然而,港口建設的重要裝備——大型絞吸挖泥船的整船設計、關鍵設備及核心技術,主要集中在歐洲。2003年,我國計劃引進一艘大型絞吸挖泥船,並與歐洲一家世界知名企業談判。
對方直接報出驚人高價。
我方判斷他們會降價,報價單裏面那筆技術服務費不該這麼高。可該公司聽到我方降價請求,不但不降價,反將總價又漲了5%。
坐地起價,背後是對方十足的信心——反正,你不會自己造。當年,這樣的外國企業,豈止一家。
“我們,不買了!”
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關鍵技術,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受制於人。擁有漫長海岸線的中國,沒有理由不成為世界疏浚技術和設備強國。
2006年,國產“天獅”船成功問世。此後10餘年,一批批型號更新、技術更領先、建造更精良的國產絞吸挖泥船雨後春筍般被製造出來,駛向遼闊大洋。
2017年,“天鯤號”橫空出世!
“天鯤號”,智能化水平、挖掘能力、遠程輸送能力、適應惡劣海況能力全面領先,在全電力驅動、快速成島等關鍵領域,實現上千項自主創新,打破西方國家一重又一重的技術封鎖。
比如,“天鯤號”智能控制系統,讓絞刀橫擺的速度隨泥沙濃度的變化自動調整,既保證了施工效率,也保證了施工質量。
比如,“天鯤號”是世界第一艘,也是目前唯一一艘同時配備“柔性鋼樁台車系統”和“三纜定位”系統的自航絞吸挖泥船。這令“天鯤號”擁有非比尋常的惡劣海況作業能力。
2019年,剛剛完成挖掘試驗的“天鯤號”越洋千里,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項目施工。該工程包含106萬立方米的岩石開挖,岩石的最高硬度超過“天鯤號”的設計標準。
首戰即硬仗。
“天鯤號”正式開工。絞刀齒啃咬水底岩石的響聲傳遍全船,每個人都心絃緊繃。絞刀齒的磨損速度非常快,船員們每隔20分鐘就要更換一次絞刀齒,每次更換十幾個,一天24小時不間斷。如果發現齒座磨損,也要及時更換。
連續挖巖的23天裏,“天鯤號”更換絞刀5次,更換絞刀齒座35個,修復齒座150個。74斤重的絞刀齒,一天最多更換280個。這對船員的體力也是巨大的挑戰。為了節省船員體力,船上專門配備了換齒吊車,但年輕的船員們為節省時間,直接人力操作,用雙手舉着厚重的絞刀齒扣在齒座上。
甲板一側,水手白龍標下蹲、抓齒、起立、就位,四個動作一氣呵成,20秒,74斤重的絞刀齒便安裝到位。
“像我這樣的壯實水手,船上有一羣呢!”
與“天鯤號”同台競技的,是世界知名的楊德努“JFJ”船。“從參加工程項目那一刻,我們就在心裏憋着一口氣,一定不能輸給他們。”船員們緊張又興奮。
兩船相隔400米,同時開工,不亞於打擂。
疏浚項目完工時,“天鯤號”與“JFJ”船各完成一半岩石挖掘量,兩船所展現出的挖掘能力不分伯仲。不過,“天鯤號”的長距離輸送能力更勝一籌。
首戰即告捷!
提前45天完成疏浚項目,工程品質和履約能力完美無瑕。業主方在視察“天鯤號”後説:
“我們沒想到,中國會有這麼頂尖可靠的挖泥船。”
“其實,當時壓力特別大!‘天鯤號’作為新造船舶,理論上需要一到兩年磨合、調試期,上來就打硬仗,大家心裏都沒底。”船長張燚回憶當時的情形,仍頗感慨:“現在好了!我們中國疏浚企業的實力,已是有目共睹。”
張燚知道,施工現場不同於實驗室,不能反覆試錯,機會只有一次。
在這個沒有彩排的舞台上,“天鯤號”順利經受了考驗。
二
“天鯤號”之所以能在茫茫大洋的驚濤駭浪裏安然作業施工,首先要歸功於那對被船員們稱為“定海神針”的巨型鋼樁。這對鋼樁每根長55米,重184噸。當初,由於相關技術封鎖,監造團隊一度只能望“樁”興嘆。為了把這套系統做出來,他們尋遍國內有實力的廠家,最後才找到能夠合作的企業。
“剛開始,我們光設計圖紙就改了20多回,方案研討會更記不得開了多少次。”監造組副組長馮長華回憶道。
如何提高鋼樁台車系統的承受能力,也是監造團隊日思夜想的問題。他們遍尋國內外相關案例,終於,“柔性鋼樁台車系統”進入了團隊的視野。這一系統可以將鋼樁受到的力緩衝掉,從而顯著提高船舶在惡劣海況下的作業能力。
好消息是,這套系統國際上已有成功範例。壞消息是,“技術封鎖”的壁壘再一次橫亙在團隊面前。
“一定自己把這套系統做出來!”
不服輸,肯較真。“天鯤號”柔性鋼樁台車系統不僅順利完工,而且還實現了超越。比如傳統絞吸船的“倒樁”環節非常麻煩,有時需要3天乃至更長時間。而“天鯤號”通過加裝液壓系統,1天時間便能完成倒樁。
瞄準工程船建造的科技前沿,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監造團隊自主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還不止這些。諸多技術創新,將這艘國之重器打造得日趨完美。同時,眾多創新點對船舶建造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船東方,監造組本來只把控建造進度和質量。但這次,他們不得不轉換角色,親自下場。
在建造現場,負責船體監造的團隊成員侯國輝對施工要求非常嚴格。船體是由一段段特種鋼板對齊後焊接而成,有的對接誤差在5毫米以內即可,他卻要求控制在3毫米以內。提高標準意味着增加工作量,有些工人不服氣,侯國輝就耐心解釋説,“天鯤號”後期要安裝很多設備,要讓每一個設備牢固可靠,必須保證船體的平整度。他精益求精的工作要求得到了工人的理解,最終船體平整度誤差降低到了2毫米以內。
“建造過程無法在實驗環境下模擬,只能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步步推進。一步過不去,下一步也無法執行。”孔凡震是監造組最早的成員之一,對建造難點記憶猶新:“設計中橋架耳軸的材料,我們尋遍了國內各大供應商,都無法買到符合設計要求的。如果繼續找下去,必將影響工期。”團隊經過3天的分析論證,聯合設計單位和船廠現場協調,最終找到了可行的替代材料,令項目得以繼續推進。
除了攻克各種技術難關,團隊還要面對項目管理中的種種狀況。
2017年中秋節臨近,家家都在準備過團圓節,監造組組長王健卻心急如焚:鋼樁台車的交工工期已經滯後一個月了。王健和造船廠總經理一同趕到台車製造廠,方知該廠資金鍊中斷,台車項目也陷入停滯。此時距離“天鯤號”按計劃下水,已不到兩個月。
監造組進入工廠後發現,台車主體結構已經完成。還有一些零部件,需要下水後再結合船體間隙尺寸進行加工。“台車系統造價高昂,不可能再另尋廠家了,必須儘快將台車主體搶運到船廠!”王健帶領監造組經過多次艱難談判,終於談妥了運走台車的相關事宜。不料,由於車間大門低於台車高度,台車無法從車間運出。王健當機立斷,拆除了車間大門和高牆。台車剛運出車間門口,又被高壓線阻擋。監造組聯繫當地電力部門,在他們的協助下用吊車將電線架了起來,台車這才得以順利運出廠區。
就這樣,“天鯤號”團隊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一步一個腳印,穩健前行。他們成立“鯤青年”創新工作室,完成了“水下泵自動控制系統”等百餘項技術革新,填補了多項國內外空白;通過“青年大講堂”“雙導師帶徒”等方式,着力培養技術能手和“大國工匠”,其中楊春彪榮獲“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稱號……這個年輕的團隊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奮發進取的昂揚姿態和踏實苦幹的紮實作風。
三
“重器”須有大擔當。許多重要工程項目,“天鯤號”不能缺席。每有使命召喚,無論面對的是極寒還是高温,“天鯤號”上的年輕人都一往無前。
極寒有多寒?勘察加項目,零下30多攝氏度。在甲板上工作的船員們,穿着厚厚的連體工作服,戴着頭盔和護目鏡,依然難以抵擋抽打在臉上的寒風冰霰。為趕工期,他們三班倒全天無休作業。工作服外面凍着冰雪,裏面淌着汗水,箇中煎熬的滋味一般人難以忍受,“天鯤號”的年輕人卻早就視若平常。
岸上會好一些嗎?積雪經常深達數米,簡易房一樓打不開門,想出來只能從二樓窗户往外跳。水管凍住,只能融化雪水喝。不下雪時,飢餓的棕熊常繞着項目駐地覓食。多少次船員聞聲抬頭,一隻棕熊正用爪子拍着玻璃窗,流着涎水向他張望……這裏是無人區,日復一日,除了海鷗、棕熊、水獺,就是寂寞且狂暴的大海。年輕的船員們一待至少3個月,長的則要10個月。
高温有多高?欽州港項目,“天鯤號”船員工作的輪機艙內温度高達50攝氏度,工作服裏面是汗,外面也是汗。還不只是高温——輪機艙的發電機足可供給一個小型企業或社區,但工作起來噪聲震天,船員們即便戴着耳塞,出艙之後耳朵依然嗡嗡作響。
欽州港航道疏浚也遇到了堅硬岩石,過去一般靠炸藥爆破。考慮到當地的環境保護需求,“天鯤號”青年團隊夜以繼日地攻關,解決了這一難題。項目期間,重達40多噸的拋泥泵突然出現故障。等廠家技術人員來修,又要好些日子。“實在等不起!”全體船員決定自己解決。他們分兩班倒,5天6夜加班搶修。要知道,拋泥泵光一個螺絲都要20來斤,有時安裝一個部件,要靠好幾個小夥子協力推動。拋泥泵終於修好了,小夥子們卻累慘了,吃飯時連筷子都拿不穩。
近年來,“天鯤號”在海外參與的工程不斷增加,施工足跡遍佈多個國家和地區。團隊成員行走天下,但“家國”二字,常在心中。
“天鯤號”首戰,與最堅硬岩石“硬碰硬”那段時間,船上振動特別大,彷彿要把人的五臟六腑震出來。雖然船上安裝的氣動減振器足以保證舒適安全,但此時卻未被開啓。輪機長王東沒有半句怨言:“隔絕振動,就無法感受絞刀的真實運行狀況。振動雖然讓身體難受,但讓我們心裏踏實!”
團隊成員楊家旺,有一天突然左嘴角下垂,原來是連日勞累加受涼,出現了面癱,不及時治療可能留下殘疾。但“天鯤號”是全電力驅動船舶,作為船上最瞭解機電的人,他知道自己不能走。他從附近醫院取回一些針劑藥品。此後十多天,同事張嶽成了“主針醫生”,為他注射治療,直到攻堅結束。
2020年元旦前,“天鯤號”奔赴連雲港參與項目施工。但因疫情防控的需要,施工計劃不得不進行調整。“同志們,項目如果停工,每月將面臨重大損失。現在,全船實行自我封閉,所有人員停止休班換班,務必守護好‘天鯤號’的崗位!”憑藉在船職工的堅守,疫情防控期間,“天鯤號”沒有耽誤一點時間,實現了國內施工以來超3800小時安全運轉,提前完成施工任務。
從2018年至今,“天鯤號”的青年船員們幾乎沒在家過過一個春節。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們樂觀的奮鬥精神:“我們現在不錯了,還能和家人視頻聊天呢。早年的前輩們只能寫信、發電報,等回到家,孩子都不認識他們了。”
舍小家,為大家,有國才有家。這是“天鯤號”上年輕人的共識。他們正是懷着這樣熾熱的情感,駕馭着國之重器,一次次奔赴最需要他們的地方。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天鯤號”,以恰如其名的大氣勢、大胸懷,日復一日奔忙在建設前線,於吞吐間展現宏大的時代氣象……
版式設計:趙偲汝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8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