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焦點訪談):人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和標誌,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文明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近日發表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光輝篇章》白皮書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闢了全面保障人權的新時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奮力決勝全面小康,最終實現了從貧困到温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歷史跨越。這一偉大實踐,譜寫了中國人權事業的新篇章,創造了人類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奇蹟。
一大早,貴州威寧縣涼山村村民馬敏訓一家,就一起開車去自家承包的蔬菜基地上班。
蔬菜長勢喜人,大家幹勁十足。然而五年前,這裏還處於貧困狀態。由於威寧縣地處烏蒙山,山高谷深,嚴重缺水,沒有掙錢的產業,只能靠天吃飯,所以多年來一直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也是最後一批脱貧的52個深度貧困縣之一。2019年底,隨着脱貧攻堅工作的推進,當地政府多方調研,因地制宜發展高山冷涼蔬菜種植產業,並啓動供水保障工程。
缺水的大問題解決了,蔬菜產業也發展起來。在各方努力下,威寧縣種植的蔬菜通過各種渠道銷往全國各地,村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現在馬敏訓所在的涼山村,每户平均每年增收9000多元。
涼山村的變化是這些年我國脱貧攻堅的一個縮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而貧困也是人權的最大障礙。白皮書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把貧困人口全部脱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貧攻堅戰,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鉅任務。2020年底,中國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
基於中國的實際,堅持生存權、發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以發展促人權,是中國人權保護的核心做法。而黨領導下的脱貧攻堅戰,這一切努力也正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這是我國改革發展的根本目的,對這一點,百姓感受深刻。
2018年,在新疆和田地區,一座嶄新的達裏雅布依小鎮拔地而起。
這裏的百姓,此前世代生活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生態惡劣,極度貧困, 經過易地搬遷到這裏,現在户均面積80平方米,通水、通電、通路、通廣播電視、通寬帶,周邊的學校、醫務室一應俱全,村民的生活正飛快地與時代接軌。
在雲南怒江、四川北川等地區,由於地處大山深處,曾經幾乎與外界隔絕,人們要外出只能靠高山峭壁、深谷急流中的溜索,現在深山裏架起一座座飛橋,村村都通了公路。天塹變通途,致富也有了門路,千年貧困已經成為過去。
這裏是山西呂梁山深處,這幾年當地政府幫助農民用新興電商平台發展傳統梨果產業,農民不僅脱了貧,還開拓了發展現代產業的新思路。
這裏白皮書中的一組數字,通過現代化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全國糧食總產量由1949年11319萬噸提高到了66949萬噸,目前全國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474.4公斤,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不到十年的時間,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多,從2013年的6079元增長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長11.6%。通過消除絕對貧困,中國的貧困人口已經實現了基本生活水準權。
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的執政理念,也是中國人權保護的核心理念,人民幸福生活是中國最大的人權。而要讓人民真正過上幸福生活,就要用心解決好羣眾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問題。
今天的中國農村,民生各方面都顯著改善。全國農村已經基本實現了教育、住房有保障,飲水安全全面解決,基本實現村村通電、通光纖4G網絡,基本醫療、養老保險也基本全覆蓋,95%以上村莊開展了清潔行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里程碑,也是人權保護的里程碑。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中國政府在最短時間內,從全國各地調集了最優秀的醫生、最急需的資源千里馳援武漢市和湖北省。舉全國之力,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每一名患者,不放棄每一個生命。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執政理念最真實的體現。
現在我國新冠疫苗接種劑次數已經超過19億劑次,疫苗接種費用也全部由醫保基金負擔。人民生命健康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放在首位的最高的人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三千多張照片組成的北京藍天圖片集,讓北京空氣質量的變化一目瞭然。
讓人民羣眾生活在一個空氣質量無憂的環境中,也是中國一直在努力的方向。2020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54%。中國成為世界上治理大氣污染最快的國家,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在重慶市渝北區雙龍湖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68歲的顧紹芬是這裏的常客。這裏有託養助餐、健身娛樂、康復保健等各種項目,附近11個社區1萬7千多名老年人都能在這裏享受“一站式”服務。
使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住有所居,這樣的生活圖景正在實現。
據白皮書數據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6億人,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能享有醫療保障;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主要健康指標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建立覆蓋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學段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形成了遍佈全國的養老服務網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惠及了全體人民,使中國人民享有了比任何時候都更為充分的人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也是每一個人對自身價值、人格尊嚴和主體地位認識不斷提升的過程。為更好地促進人權發展,中國也一貫強調以法治保障人權。
2020年5月,我國通過了《民法典》,這是一部保護公民私權利的法律,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依據,為我國人權保障提供了更堅實的法律基礎。
一方面保護百姓“私權利”,同時也要依法規範制約“公權力”,才能為人權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為此,我國堅決糾正和防範冤錯案件,“張氏叔侄強姦殺人案”“於英生殺妻案”“陳滿故意殺人案”等一批重大冤錯案件得到依法糾正,人民羣眾普遍對中國法治建設充滿信心。
保障人權是保障所有中國人民的人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白皮書強調:中國切實維護和促進農民權益,高度重視對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及少數民族等特定羣體權益的保障,使他們享有均等機會,以平等身份充分參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共享發展成果。
小康,千年夢圓。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世界人權事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這樣一個偉大進程中所創造的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成功做法和經驗,為增進人類福祉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中國人權發展進步的新起點。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徵程上,中國人民的各項權利必將得到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保障,中國必將為推動世界人權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