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其濛
“疫情導致人們心理壓力變大”這一點,我也是慢慢體會到的。
疫情初期跑發佈會時,有精神衞生專家就市民如何進行自我心理疏導給出不少建議。“建議不要把超過一半的時間精力放在接受疫情信息上,該追星追星,該追劇追劇”“可以每天給自己安排兩個需要專注的活動”“工作閒暇時間,可以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開開玩笑,適當降低對工作的期待值”。
我承認,在記錄這些招數時,我是有些不以為然的。畢竟,和切實面臨着疾病威脅的病人、家屬和防疫工作者相比,我們這些只要乖乖宅在家就能“作貢獻”的普通人,能有多大心理壓力?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發現疫情給人們心理狀態帶來的變化,確實猶如“黑雲壓城”。有人工作受到影響,收入減少;有人被迫滯留,長期無法與親人團聚;我自己也在長期做疫情相關的報道後,變得有些消沉了,似乎更容易看到事情悲觀的一面。在社交網絡上,我還看到很多人表達了這樣的感受:最近總是失眠,什麼都不想做,莫名其妙發脾氣,心裏難受想哭。
試想,那些還沒進入社會的中學生,學習、生活狀態發生瞭如此劇烈的變化,心理壓力增加也是自然的事。
藉着採訪兩位經驗豐富的心理老師的機會,我也體驗了一次心理諮詢。我覺得,她們給學生、家長、老師提的意見,其實適合所有人。
首先是沈慧老師的話:要知道壓力一定是普遍存在的,但我們放眼看到的應該是更多的狀況。對待壓力時,要學會分析壓力的來源是什麼,是否超出了正常的狀況?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所有的人都不是孤立無援的,要找到自己的支持系統。自我的力量、家人、朋友、專業機構都可以構成這個支持系統。
蔡丹藝老師説的一段話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人的本性就存在對世界、生活的好奇和探索,只有不斷地開拓視野、嘗試新事物,才能找到目標和感興趣的事情。對學生而言,當某一剎那產生好奇心的時候,要拿出行動力來試一試,多往前邁出一步,整個人就像輪子一樣轉動起來了,很可能就這樣找到了興趣和專長,甚至是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標和意義。
她還告訴我,作為家長和老師,也要不斷成長。我想,這對每個人都適用:在工作之餘培養自己的興趣,充實快樂地生活,一輩子保持下去。“用行動去探索這個世界,而不是僅通過心頭一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