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歐盟今夏擬向美國遊客“開門”,但有條件……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綜合

據報道,歐盟一位高級官員近日表示,符合一定條件的美國遊客應能在今夏前往歐洲,因新冠疫情而中斷近一年的跨大西洋旅行有望恢復。但在全球疫情未平、病毒變異、歐盟成員國擁有更多自主權等背景下,跨大西洋旅行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恢復,是否會掀起新的矛盾和分歧,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有條件准入

據《紐約時報》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25日表示,符合一定條件的美國遊客應該能在今夏前往歐洲。根據她的説法,這些遊客必須已經完成新冠疫苗接種,而且接種的是歐洲藥品管理局批准使用的三種疫苗——輝瑞疫苗、莫德納疫苗和強生疫苗。

“據我所知,美國人使用的是歐洲藥管局批准的疫苗,”馮德萊恩説,“這將使自由流動和前往歐盟的旅行成為可能。因為有一件事是明確的:(歐盟)27個成員國都將無條件接受接種了歐洲藥管局批准疫苗的人(入境)”。

馮德萊恩沒有提供相關計劃的具體時間和細節,但《紐約時報》指出,她的言論代表着歐盟高層表態——目前的旅行限制將根據疫情形勢變化而改變。

“閉關”一年

眼下距離歐盟因疫情而“閉關”已近一年。去年3月,歐盟及其成員國領導人決定,對入境人員實施旅行限制等多項措施。輿論認為,此舉等同於“封盟”,在歐盟歷史上堪稱前所未有。

據悉,多數前往歐盟的非必要旅行已被官方禁止,但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和韓國等病例數量較少的國家遊客除外。但是,入境人員仍須遵守歐盟各國防疫要求,包括病毒檢測呈陰性和進行隔離等。

在遏制疫情的同時,“閉關”也令歐洲國家,尤其是依賴旅遊業的國家遭受重創。一些歐盟國家已經搶先“破例”,允許來自歐盟以外的遊客入境。例如希臘上週表示,將從4月26日開始向美國遊客“開門”,前提是出示疫苗接種或病毒檢測陰性證明。

《紐約時報》報道,近幾周來,以旅遊勝地希臘為首的歐洲國家表示,鑑於美國、英國等國家在疫苗接種方面取得的進展,歐盟不應純粹根據病例多寡來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安全”。

歐盟委員會計劃改變入境政策之際,正值美國和歐洲加速推進疫苗接種,美國與歐盟當局就如何證明遊客免疫而進行深入談判。

馮德萊恩説,美國在爭取到6月中旬實現“羣體免疫”(即70%的成年人接種疫苗)方面正在“走上正軌”,並取得了“巨大進展”。恢復旅行將取決於“流行病學的情況,但美國的情況正在改善,希望歐盟的情況也在改善。”

雖然歐盟的疫苗接種進程一開始有些滯後,但最近幾周已經有所好轉,多國計劃於5月擺脱封鎖。另據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或於5月取消對歐盟的旅行禁令。

同時,歐盟和美國官員之間已經進行了幾周的“技術討論”,關於如何在實際和技術層面上使用尚未具有全球統一標準的疫苗證明。

布魯塞爾的官員表示,相關討論仍在繼續,但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使用一種“低技術含量”的解決方案。例如,遊客或可在抵達歐洲時出示本國政府簽發的疫苗證明,以此換取歐盟的證明。官員們説,希望將來可以免除這一步,由歐盟直接接受外國政府簽發的疫苗證明,反之亦然。

歐盟內部也在計劃推出相關證明。歐盟委員會上月發佈立法提案,計劃在歐盟內推出新冠“數字綠色證書”。據稱歐盟正計劃在27個成員國境內推廣“新冠通行證”,希望這一證書今夏便可在機場等地方派上用場。

影響廣泛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歐盟委員會計劃改變入境政策,個別成員國仍然可能保留實施嚴格限制的權利,例如不允許歐盟以外的公民入境,或者實施檢疫等限制,甚至對有疫苗接種證明的遊客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現有疫苗對變異病毒效力尚不明確的情況下。

但是,像希臘、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克羅地亞這樣每年夏天都會迎來數百萬美國遊客,並且依賴旅遊業的國家來説,將在歐盟支持下抓住機會,向美國遊客重新開放市場。

當遊客重返海灘和旅遊景點,將給歐洲國家,尤其是南歐國家帶來急需的經濟刺激。同時,對於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潛在遊客,以及航空公司和更廣泛的旅遊業來説,這將預示着一種謹慎而有限地迴歸常態。

《紐約時報》指出,尤其是對美國人來説,這也將突顯他們在疫情下的命運變化——從一年前疫情在美國肆虐時不受歐洲歡迎,轉變為可以率先恢復跨國旅行。

同時,歐洲休閒遊的大規模迴歸,也將突顯出接種疫苗者和未接種疫苗者之間日益加深的不平等,不僅是在國家內部,尤其是在全球層面。在印度疫情肆虐的當下,這種對比可能會變得更加鮮明。

彭博社指出,接種疫苗被視為恢復生活常態的有效方法。但隨着國際旅行恢復,一些已經接種疫苗的人可能會發現,他們的出行仍然受限,取決於他們接種了哪種疫苗,或對國際商務活動和旅遊業產生影響。

香港城市大學衞生安全副教授尼古拉斯·托馬斯(Nicholas Thomas)表示:“全球因疫苗採用而出現的分歧,只會加劇並延續這場大流行的經濟和政治影響。這將有可能使世界被分成基於疫苗民族主義,而不是醫療需要的疫苗孤島。”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欄目主編:楊立羣 文字編輯:楊立羣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陸依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