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剖析:“人贓並獲”孩子卻不肯認錯,很可能是父母自己犯了錯

媽媽,這不是我乾的。”

“房間裏就你一個人。”

“是機器人乾的,它剛剛不見了。”

隨着一聲大喊,孩子哈哈大笑,媽媽來到客廳,看到這一幕卻處在崩潰邊緣,一地繪本和孩子手裏新撕下來的書頁,剛才發生了什麼很明瞭。

可孩子就是不承認,還説是一個會隱形的機器人乾的。

“你説,你錯沒錯?”“

沒錯!”

孩子理直氣壯,兩人爭執不休,媽媽一把抓過孩子讓他面壁思過,孩子反而嚎啕大哭,恐懼又咬牙切齒地説:“不是,就不是!”

媽媽無計可施,只能直接走開。

問題剖析:“人贓並獲”孩子卻不肯認錯,很可能是父母自己犯了錯

為了拒絕認錯,這樣荒誕到能直接識破的謊言,你是不是經常從孩子嘴裏聽到?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願意認錯呢?明明都“人贓並獲”了,其實可能是孩子真覺得自己沒錯,為了弄清背後的邏輯,家長做到先傾聽再引導才科學。

你想過嗎?孩子撕書時為什麼那麼快樂?是不是在鍛鍊精細動作?

大部分時候,家長只看見孩子錯誤行為的表現,卻不研究背後的原因,難免一葉障目。這種情況下,訓斥打罵,甚至“嚴刑逼供”,效果都不會太好。

01為什麼孩子這麼倔,就是不認錯?

1、家長總是高壓管教,太強勢

高標準、嚴要求讓孩子充滿緊張感,緊張時人們很容易撒謊。孩子也知道,一旦承認錯誤,必定會受到嚴厲的批評和懲罰。

某種程度上來説,是家長的恐怖情緒、強勢語氣嚇到了孩子,不認錯就是變相的自我保護。

問題剖析:“人贓並獲”孩子卻不肯認錯,很可能是父母自己犯了錯

2、父母高高在上,權威感太重

為了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很多家長會擺着架子説話,即便是自己錯了,也不承認錯誤。

看到一位博主説,她從來沒有聽過父母説“對不起”,童年時就在爸爸的權威下長大,那句“老子就是老子,老子就是對的”,導致她現在結婚都不自由,要經過爸爸的完全同意。

可想而知,如果父母高高在上,會影響孩子一生。

3、孩子也有自尊心,要面子

聽過很多家長都説:這麼大的小孩,哪有自尊心?

其實不然,孩子的自尊心是慢慢萌芽生長的,而不是突然爆發出來的。從最初的害羞到後來的執拗,再到後來建立內在秩序,大概要到3歲左右,只是語言發展跟不上自我意識發展而已。

他們的自尊心越來越強,家長應該保護,不能忽視。

02如何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1、講明道理,不帶情緒,創造開明的家庭氛圍

嚴肅但不要帶情緒地和孩子講道理,簡單明瞭的描述,更容易讓孩子理解和配合。

很多家長講道理前,總是先把情緒釋放出來,孩子一看見這態度就嚇得不知所措了,由於害怕之後的懲罰,會想各種辦法逃避認錯。

家長可以帶孩子讀一些自我管理、情緒管理、勇敢表達的系列繪本,讓他在生動的故事情節中找到自己的角色,認清發生了什麼。

問題剖析:“人贓並獲”孩子卻不肯認錯,很可能是父母自己犯了錯

2、家長犯了錯要大膽承認

我至今記得第一次和孩子説對不起的情景,那幾天妻子不在家,我睡過頭了,結果導致孩子上幼兒園遲到,沒吃上早飯,也錯過了晨讀。

承認錯誤後,孩子居然對我説:“爸爸應該是累了吧,把帶的牛奶喝了就不餓了”。

原來,孩子更懂得原諒和調整,真的比大人有愛。

問題剖析:“人贓並獲”孩子卻不肯認錯,很可能是父母自己犯了錯

3、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分場合糾正

又是在公共場合會看見家長訓斥孩子,孩子是既恐懼又羞愧。

其實最好別這樣,壓抑着情緒,給孩子留點面子,回家再説會好一點。否則,不僅會讓孩子恐懼,還會破壞親子關係。

如果孩子在公共場合耍賴,正確的做法是靜靜陪伴,等孩子把情緒發泄完之後,再引導他説出感受。不要着急讓孩子認錯,感受到家長的呵護和包容,他會更懂得感激。

另外,即便自己再生氣,也不要對孩子的人格、品質、外表進行批判和質疑,不犯錯不代表好,知錯能改、總結經驗,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問題剖析:“人贓並獲”孩子卻不肯認錯,很可能是父母自己犯了錯

家長也要自我反思,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7 字。

轉載請註明: 問題剖析:“人贓並獲”孩子卻不肯認錯,很可能是父母自己犯了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