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第一次世界大戰,潛艇戰的“潘多拉魔盒”被德國人慢慢開啓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綜合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公海艦隊曾與英國皇家海軍在大西洋交戰。雖然皇家海軍無法被擊敗,但德國艦隊的能力和勇氣得到了證明。其實德國很早就清楚地認識到,儘管德國是世界為數不多的海上大國,但是要與海上霸主英國抗衡,德國海軍還遠遠不是對手。
那麼怎樣才能迅速改變這一不利態勢呢?當時德皇凱澤.威廉二世和他的心腹愛將、海軍元帥艾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一種秘密武器,那就是在水下來去無蹤的潛艇,因此潛艇戰的“潘多拉魔盒”一戰時期就被德國慢慢開啓。
但在1906年以前,德軍連一艘潛艇都沒有,從1914年8月開始,德國才終於在30艘潛艇的基礎上建成了一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潛艇部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了更有效的打擊協約國,特別是英國佬的商船,德國利用手中的大量潛艇資源,宣佈在英國和愛爾蘭周圍水域執行無限制潛艇戰政策:就是將這些區域劃為戰爭地帶,任何進入該區域船隻都將被擊毀,不會提前給予警告。
德國人將這個步驟稱為“僅為針對英國的封鎖而採取的自衞措施”,而英美則認為這是非常不人道的行為,紐約的一位律師弗雷德裏克庫德特稱之為“野蠻的舉動”。這次無限制潛艇戰一直延續到1915年底,直接導致了130萬噸的貨物損失,其中65%是英國方面的。
但1915年8月,德國潛艇擊沉了美國“阿拉伯”號商船,越來越多的美國公民傷亡迫使美國政府採取強硬立場,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嚴正抗議德國潛艇的行為,聲稱如果德國不停止無限制潛艇戰,美國將斷絕與德國的外交關係。
因為擔心美國參戰,德國不得不在大西洋和北海停止了這次無限制潛艇戰。此後德國潛艇開始轉向了美國船隻較少光顧的地中海地區,德國第一次無限制潛艇戰因為忌憚美國而暫停。
德國在潛艇上面的發展越來越領先,1916年他們又列裝了“德意志級”潛艇,這款潛艇也是當時德國的最大潛艇,但它一般只作為非武裝艦艇承擔運輸任務。當該級別中的“德意志”號在以商船身份,從基爾前往當時中立的美國巴爾的摩時,這艘巨大的潛艇曾引起了當地很大的騷動,甚至有艦艇意圖對之採用武力。
它們不久即變身為戰鬥型潛艇,德國人給它們中的七艘配備了兩個發射管和一門150毫米口徑甲板炮的潛艇:其中兩艘編號為U-151和U-157在執行任務時被擊沉,而U-155則在1917年6至9月間的首航過程中,成功擊沉了19艘協約國艦船。
隨着一戰的白熱化,德國依然認為用潛艇封鎖英國的海路十分緊迫,據德國海軍估算,如果每月能擊沉英國商船達到60萬噸,5個月後英國將成為與世隔絕的孤島。即便按每月擊沉50萬噸商船來計算,最多也只要6個月,就足以迫使英國因飢餓而求和。
因此在1917年1月9日,德國軍政高層在普萊斯舉行會議,再次專題研究無限制潛艇戰政策以及由此導致的政治風險。參會人員有德皇威廉二世、首相霍爾維格、總參謀長興登堡、軍需總監魯登道夫和海軍參謀長赫岑多夫等多位高官,最後他們決定重新開展無限制潛艇作戰。
而當德國潛艇肆虐大西洋時,英國人長時間是束手無策的,早在1915年德軍潛艇就擊沉了協約國431艘各型船隻,幾乎將英國賴以生存的海上運輸線切斷。面對海中不可捉摸的U艇,英國人冥思苦想,傷透了腦筋也沒有拿出一個可行方案,一些奇葩的對策方案倒是層出不窮。
例如一些皇家海軍的參謀們認為,德國潛艇攻擊前要通過潛望鏡觀察,只要打壞他們的潛望鏡,德軍U艇就會失去眼睛,在海上也將毫無作為。他們據此制定出一個用鐵錘打爛潛望鏡的作戰計劃,準備從英國招募一批工作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鐵匠搭乘小船去執行這個任務。
這個搞笑的計劃交到當時的海軍大臣丘吉爾手中時,氣得丘吉爾拍桌子,然後將這離譜之極的計劃扔進垃圾筐。英國海軍參謀們只好開始仔細研究對策,他們發現:面對協約國武裝商船,德國U艇往往不加警告就直接用火炮或者魚雷擊沉,而面對非武裝商船,尤其是帆船,德國潛艇則先勒令船員棄艦,等他們全部登上救生艇後,再派人到船上搜掠物資後,再用火炮將其擊沉。
針對這一點,英國欣喜若狂地制定出Q船戰術。所謂Q船戰術,其實就是用擁有強大火力的獵潛艦,將外表偽裝成非武裝商船,遠遠看去,Q船和普通商船無任何區別,但其外表偽裝下卻裝有火炮和反潛炸彈,有的還裝有魚雷發射管。
為了欺騙德軍潛艇靠近,英國人還給Q船裝上假欄杆和橋板,也會堆積一些貨箱什麼的。當德國潛艇靠近並準備登船時,Q船上的英國人立即升起英國海軍軍旗,然後拆掉偽裝,將火炮對準了潛艇發動突然攻擊。
而當德國水兵意識到上當時,已經反應不及,不少德國水兵都已經站在潛艇外面,潛艇根本無法迅速下潛,就這樣被當成活靶子被擊沉。據戰後統計,英國Q船戰爭中共擊沉德國U艇11艘,擊傷60餘艘,自身被擊沉27艘。
但英國人採用了缺德的Q船戰術,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德國人發現英國人的這種“下三濫”手法後,索性不再登船,將所有可疑船隻直接擊沉,因此英軍的Q船戰術也並未能遏制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
不過當德國“海狼”終於等到了大幹一場的機會,潛艇生產問題卻困擾着德國海軍。1916至1917年冬春之交,德國國內糧食、燃料和運輸供應問題使得國內普通民眾的生計大受影響,這就是有名的“蕪菁之冬”,飢寒交迫的生活大大降低了造船廠工人的生產積極性。
1917年1月19日,潛艇監察局通報了1917年底至1918年末的潛艇採購計劃,但因為生產力的制約,德國海軍無奈又擬定了一份大大縮水的潛艇採購方案,但能否按時完成仍然存在很大問題。到了1917年5月末,潛艇監察局就船廠勞動力供應問題向鮑莫爾中校提交了一封備忘錄。
其中提到:1917年底至1918年初,各私營小船廠在補充確保1.2~1.5萬名熟練勞動力的前提下,可按時完成約20艘小型潛艇的建造計劃。但實際情況是,從1917年1月開始,包括一些大型船廠在內,就再也沒有獲得過必要的勞動力補充。
直到1917年12月下旬,軍方才最終確定了1919年潛艇生產計劃為:36艘UBIII型,34艘UCIII型,20艘UF型,12艘戰時動員型和18艘遠洋大型潛艇,不過這注定是一份無法完成的計劃,因為戰爭1918年就結束了,而德國受到條約限制不能再去發展潛艇。
不過在戰爭結束前,德國潛艇部隊一直對英國人形成了令人恐懼的海上威懾力。1917年6月時德國潛艇部隊的巔峯時期,當時共有61艘潛艇同時在海上作業。雖然在潛艇數量上受到了產力的影響,但德國皇家海軍在潛艇設計方面不喜歡搞花樣,常年製造的型號簡單實用,就那麼幾種型號,也讓對海員進行的潛艇操作培訓更省力、更直接。
整個一戰時期,德國潛艇戰績同樣是很輝煌的,它們共擊沉協約國商船6394艘,總噸位1184.8萬噸。擊沉戰列艦10艘,裝甲巡洋艦10艘,防護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4艘,其他各類小型軍艦和軍用輔助船74艘。
德國在戰爭期間共完成建造各類潛艇373艘,其中178艘被擊沉。但代價也是沉重的,戰爭期間共有5249名德國潛艇官兵魂歸大海,人員傷亡比例接近50%。
雖然,戰後英國人盡力去阻止德國潛艇部隊以後死灰復燃,但德意志第三帝國擁有潛艇的努力如同峻峭岩石中的野草,最終還是在二戰前尋隙見縫般地鑽了出來,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再次扮演重要的海上狠角色,英國人無奈再次遭到了更恐怖的“海上狼羣”的攻擊。
感謝您的閲讀,走過路過給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