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有多美?
坐擁青山綠水
懷抱如畫美景
在這裏,有一種古老叫:都江堰水利工程
它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
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水利工程
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前,成都平原飽受水旱災害肆虐。”公元前256年,通曉天文地理的李冰接到秦昭王指示來到蜀郡做太守。李冰剛到蜀郡,一心為民造福,立馬着手瞭解民情。他了解到當時的成都平原廣闊無邊,土地肥沃,但是開墾的田地卻很少,人民生活非常貧窮,當時的岷江年年氾濫,每次發洪水的時候,不僅種的莊稼顆粒無收,嚴重的時候整個村莊都要被淹沒。“江水初蕩潏,蜀人幾為魚。岷江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説是一條“害人的河”。通過對岷江流域的全面考察,幾次深入高山密林,追蹤岷江的源頭,李冰掌握了關於岷江的詳細資料,於是率眾在前人治水的基礎之上着手開始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冰發現岷江在發源地一帶,水源豐沛,水流湍急,到了灌縣,地勢一下變得平坦,水就受着慣性沖決堤岸,同時上流泥沙淤積在這,慢慢抬高了河牀。在灌縣城西南面,還有一座玉壘山,阻礙江水東流,在每年的夏秋發洪季節,水流無處排泄,導致東旱西澇的局面。想要讓岷江水引入成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鑿開玉壘山。在戰國時期想要開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光用錘子去鑿,至少要花30年的時間。但是百姓等不了,前方的戰事也等不了。於是,李冰巧妙地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用火燒石,用水澆石,讓石頭爆裂開,大大加快了工程的進度。
整個治水工程選擇在山地和平原的臨界點,這個地方是岷江的咽喉,鎖住了它,相當於鎖住了岷江江水。於是,“寶瓶口”成為江水改道的第一步。寶瓶口以其千年不變的固定寬度,成了扼制岷江洪水的千鈞關鑰。
為了防止泥沙堆積在寶瓶口,當岷江水從雪山攜帶砂石滾滾而下,到了飛沙堰就會激起一道漩渦,水中的砂石就會順着水勢被拋到外江。同時飛沙堰還肩負着在發洪期間,如果內江的水超過寶瓶口可以承擔的流量,過多的水就會通過“飛沙堰”翻過去,自行溢到外江,確保了成都平原不會受到水災的侵害。
李冰將卵石鋪在江心中間,把岷江江水分成了內江,外江兩個分流,內江是改道成都的引水河,外江就是岷江原來的河道。而這個卵石築成的分水堰,露在岷江外面的堰頭部分,遠遠看上去像個大魚的嘴巴,所以稱為“分水魚嘴”。通過魚嘴,岷江的江水被一分為二,枯水季節,大部分的河水就進入河牀底的內江,使成都不致缺水,產生旱災;水量大的時候,多出來的水就流入了江面較寬的外江。這種設計使江水可以自動分配,很好地調節了內外兩江的水量,既防止了乾旱,又防止了氾濫。
都江堰水利工程三大主體——寶瓶口、飛沙堰、魚嘴,充分利用了周圍的地形環境和岷江河牀彎道環流的水流規律,在整個渠首工程中起主導作用,用巧妙的工程佈局完成了引水、泄洪、排沙等任務,使都江堰成為世界上著名的無壩引水樞紐。 此後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 饑饉,時無荒年 ,謂之天府" 。
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加之 “歷代治蜀者均以治水為重”,在千千萬萬的水利工作者的努力下,都江堰灌區不斷開闢新灌面,灌溉區域沿南北兩翼不斷拓展。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灌區已達30餘個縣市,面積近千萬畝。西蜀大地在都江堰的潤澤下,都江堰灌區成為四川省經濟社會最繁榮發達的腹心地區,林竹修茂、河流縱橫、湖泊星羅、堰塘棋佈,造就了繁榮富饒的“天府之國”,呈現出了“水綠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的美麗景象。
著名學者餘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寫道:
“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
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東流不盡秦時水,自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水利工程,伴隨着時間的推移,被後世譽為“川西第一功”的都江堰,作用越來越大,重要性日益凸顯。因都江堰水利工程,灌縣古城興起於岷江之畔。
都江堰市半城依山、半城融水
這裏有包括岷江在內的9條河流穿城而過
城市猶如一把摺扇鑲嵌于山原結合部
形成滿城水色半城山的生態意境
▲都江堰地形圖
它是中國最佳旅遊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最佳中國魅カ城市、全國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國際拜迪人居環境範例城市,四川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它用文化和旅遊、歷史與未來,營造出我們心中的詩和遠方!
2018年8月14日上午,在加拿大薩斯卡通舉行的第69屆國際灌溉排水執行委員會議及國際會議上,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功通過2018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評選,並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在世界“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名錄之後,都江堰市又進入了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為全球唯一集三項“世界遺產”桂冠於一身的縣級市。
至此
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自然遺產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三大名片熠熠生輝
……
時光流轉
歲月瞬息萬變
而都江堰依舊風光無限
每一處風景
每一幀畫面
都在述説着它悠久的歷史文化
……
都江堰市官方信息發佈平台
24小時新聞熱線:028-87111234
【來源:每日都江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